“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歡迎觀看

歷史背景:

公元1636(天聰十)年五月,皇太極於瀋陽稱帝,定國號為“大清”,至此,歷史上關於“大清帝國”的篇章正式翻開了第一頁。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從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伊始,直至皇太極稱帝為止,後金(清朝)國家在此二人的領導下已經走過了近20個歲月,在這個過程中,八旗士兵經歷與明軍之間的無數次血戰之後,後金統治者終於贏得了全遼地區的基本控制權,此舉無疑是為清軍入主中原這一“宏圖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山海關

誠如我們所知,在皇太極稱帝之前,後金就已經仿照著明朝建立起了一套適用於自身發展的政權機構和社會制度,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機構和制度還在日臻完善,與此同時,清朝的國力和軍事實力也在伴隨著這一體制(政權機構和社會制度)的完善在不斷地增長。但儘管如此,它所統領的管轄區域範圍仍然被侷限於山海關以東。而且就在山海關以東的這片區域內,除了清朝自己的勢力之外,仍然存在著明朝統治者死死不肯放棄的幾個軍事據點,比如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寧遠、山海關等等。這些據點連成一線後緊緊地封住了由山海關通往內地的大門,使得清軍每次進出內地都不得不繞道山海關由漠南蒙古地區長途奔襲而入,這一戰略雖然可以達到進入明境的目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存在著被切斷退路的風險,因此,每次清軍繞道進入明境基本都是“打完就跑”。

對於明朝來說,遼西地區的這些軍事據點雖然喪失了一定的進攻作用,但當它們連成一線後,在軍事上對清軍勢力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牽制作用。換言之,清朝想要由山海關進入內地,就必須要把這些關外的據點通通拔掉,不然,就算眼睜睜的望著國運日益衰頹的大明帝國也難以一鼓作氣取而代之。原因便是倘若清軍繞道蒙古孤軍深入的話,其後方必然難以得到保障,再加上本身軍隊裝備水平的限制,要想拿下當時處於最高設防水平的北京城,談何容易!為此清朝方面一改以往的套路,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對明朝關外的據點一一蠶食。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明朝地圖

編者導讀:

繼“大淩河之戰”勝利之後,公元1641(崇德六)年,皇太極加強了對錦州城的圍困(圍點打援)措施,在皇太極的命令下,八旗士兵分成了數個團體輪流不息的進行圍困錦州,而且為了使圍困能夠更加持久,清軍還在義州一帶實行屯田,籌備糧草,以作長遠打算。

對於明朝來講,錦州城作為“寧錦防線”的主要軍事據點,此城一旦被清兵攻克,整套遼西防禦系統(寧錦防線)的防禦效率必將有所下降甚至有可能面臨瞬間瓦解的危險,而這一防禦系統一旦瓦解的話,也就意味著將山海關袒開胸膛,直接受到清軍的正面攻擊,且毫無退路可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錦州、松山、寧遠等這些關外據點的得失是關乎到大明帝國生死存亡的大事。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明朝政府不得不將正在與農民起義軍作戰的大部分兵力搬到了遼東戰場,以解錦州之圍。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寧錦防線簡圖

就在皇太極對錦州城進行圍困的當年,明朝政府將位於西部戰場正在與農民軍作戰的主帥洪承疇調到了遼東,令其出任薊遼總督,並讓他全權負責此次“援錦行動”,同時還調來了其餘兵力臨時成立一個由其統領的援錦大軍。參與這場戰役的主要人員有: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薊州總兵白廣恩、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密雲總兵唐通、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寧遠總兵吳三桂共計八總兵13萬人馬,毋庸置疑,這些兵力基本都同屬於明邊兵的系統,是明軍中的精銳部隊。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鎮壓農民軍時屢戰屢勝的洪承疇卻不幸敗在了此次與清軍的作戰當中,而且其本人還被清軍所俘虜,最後索性降了皇太極。那麼,在這場明清對決(史稱:松錦大戰)之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會慘敗而歸呢?關於這一話題,筆者在該篇文章當中就來與讀者朋友們做一番深入的探討。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曹變蛟、洪承疇、吳三桂、白廣恩畫像

本文的研究內容:

首先,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這場戰役的主要輪廓:

松山、杏山、塔山乃錦州和寧遠之間的三個軍事據點,是“寧錦防線”的主要連線點。寧錦防線想要發揮出其對清軍的威懾力就必須要保證這三大軍事據點不被切斷,因此,洪承疇謹慎的將部隊放在松山,其目的便是要以松山為根據地保障杏山、塔山的安全,同時去解救錦州之圍。

公元1641(崇德六)年八月,得到多爾袞和豪格從錦州前線傳來的“明國會集各省兵來拒我師”的訊息後,皇太極於當月十五日率兵親征。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皇太極雕塑(右)

皇太極的戰略部署為:第一,將部隊部署在松山與杏山之間,欲求切斷松山與後方杏山、塔山之間的聯絡,使松山處於孤立狀態(而後又將勢力範圍延伸到了海邊,對松山形成包圍的局勢);第二,在第一步順利完成之後,再對從塔山、寧遠一帶前來援救的明軍實行打援,並同時伏擊從松山方向突圍的明方潰軍。

毫無疑問,皇太極的此番戰略部署完全是針對著明軍自身所遭遇的情況而“量身定製”的。因為洪承疇在朝廷所下達的數次催戰訊號之下不得不倉促出兵,而且為了能夠速戰速決,他將輜重部隊放在後方,而輕裝前進到前線,使得每名將士所帶的糧食僅夠支撐數日。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給養線被切斷,前線部隊就會立刻失去戰鬥力,從而不戰自潰。作為一名極富戰鬥經驗的指揮官,洪承疇當然知道這一做法的冒險程度,但是身為將帥的他不能不執行朝廷所下達的數道催戰命令。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崇禎皇帝畫像

洪承疇原來是想在松錦之間與清軍進行決戰,但由於背後遭到切斷後,使得將士在心理上造成了恐慌感,形成了這麼一種狀態:

欲戰,則力不支,欲守,則糧已竭,遂合謀退遁。——《同文匯考》

最終,洪承疇主張與清軍決一死戰,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這一命令並沒有多少人真正服從。八月二十日黎明,八大總兵率兵進攻清軍防地,欲求突圍,不料在此期間受到了早已埋伏好了的清軍的大規模阻擊。當晚,大同總兵王樸率先率其部下逃走,在這種形勢之下,其餘總兵也都紛紛望風而逃,其中王樸、吳三桂、白廣恩、唐通、馬科、李輔明等六大總兵的兵馬在潰逃過程中再次遭到了清軍的伏擊,損失慘重,據史料《同文匯考》記載,光這些人當中被消滅的明軍就達到了五萬三千餘人。此時此刻,只剩下了曹變蛟、王廷臣和遼東巡撫邱民仰等人追隨在洪承疇的身邊,並撤入了松山城內固守。公元1642(崇德七)年二月,松山城副將投降皇太極並當作內應輔助清軍攻克松山城,洪承疇等人全部被俘。在失去了最後一線希望之後,堅守於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也被迫投降,至此,持續了近一年的松錦大戰以明軍慘敗而告終。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祖大壽畫像

作為一個極富軍事經驗的統帥,洪承疇在這場大戰當中因何而敗?

實際上,導致這場戰爭失敗的人並不是洪承疇,而是明朝政府。開戰之前,儘管朝廷賦予了它全權指揮這場戰役的權利,但很大程度上他還是要聽候朝廷所下達的軍令而行動,也即是要聽兵部或者崇禎皇帝的命令列事,這一詬病從宋朝以來就有,直到明朝也依然未能淘汰。而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又急於求功,再加上國庫也難以一時間拿出用來支撐洪承疇最初所制定的“持久之策”的大批糧餉,因此唯有速戰速決這一招可行。也恰恰是如此,導致明軍在這場大戰中慘敗,而且經此一戰,明朝方面基本再無禦敵之兵。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崇禎皇帝、李自成畫像

結語:

時過境遷,我們不難發現,爆發於公元1619(萬曆四十七)年的“薩爾滬戰役”其實也是在這種緊急催戰的環境之下而失敗的,22年後,明朝政府再次使用這一“紅旗催戰術”將自己徹底葬送!可想而知,明廷這種用紅旗催戰,不知是誤了多少大事矣!

感謝觀看

參考文獻:

《明史》

《同文匯考》

《清史稿》卷136,《洪承疇傳》

劉建新:《論明清松錦之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64 字。

轉載請註明: “松錦大戰”中,洪承疇親率13萬遼東精銳作戰,為何卻慘敗而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