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大的考試有多難?錢學森當年試卷公開,少寫一個“s”滿分變96分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4月8日報道:你見過“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大學考試卷嗎?正值上海交通大學125週年校慶,歷經3年多精心打造的新校史博物館4月8日在閔行校區文博樓正式開館。展陳中有不少首次公開的珍貴文物文獻,包括交大創始人盛宣懷《愚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李大釗老師、南洋公學師範生白毓崑烈士紀念碑,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年)……這批“鎮館之寶”中還包括一張錢學森的水力學考試卷。
上海交大新校史博物館
1896年,盛宣懷秉持“自強必先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理念,建立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學校從建立伊始就一直和國家民族的命運休慼與共,直接參與和見證了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富強的全過程。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從實業救國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抗美援朝到學校西遷,從改革開放到走進新時代,交大125年的辦學歷程,既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曲折發展的歷史縮影,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尋求教育興國之路的生動歷史紀錄。
1交大創始人盛宣懷《愚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
交大曆來重視學校辦學成就和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展示。早在1931年,學校就在徐匯校區老圖書館成立了“南洋史料室”,成為了校史博物館的前身。1996年4月8日,為迎接交大百年校慶,一座全新的校史博物館在徐匯校區老圖書館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2016年學校120週年校慶之際,新校史博物館開始啟動建設。據悉,全新落成的新校史博物館展陳面積2350平方米,展線近500米,整體展陳風格恢弘大氣,以學校125年的歷史沿革、輝煌成就和辦學理念的演變為主線,透過校史縱覽、群英畢集、今日校情、交大文化等四個部分全景式展現學校的百餘年來的文化傳統、辦學成果和社會貢獻。
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年)
全館展示的檔案、文物和珍貴文獻近460件(套),照片1200餘張,影音資料20餘段,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對外公開。館內展示著多件“鎮館之寶”,如交大創始人盛宣懷《愚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趙祖康交通大學畢業證書(1922年),南洋大學師生教學與生活無聲影片(1926年),錢學森就讀交大期間的水力學試卷(1934年),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傳刊物的手推油印機(1949年),交通大學歷屆畢業生學籍檔案,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年)等。
李大釗老師、南洋公學師範生白毓崑烈士紀念碑的碑文底座(1913年)
其中,錢學森於的考試卷格外引人注目。這份試卷由錢學森大學時期的水力學老師金愨儲存了近50年,於1980年時透過校史研究人員陳貽芳捐給了上海交通大學。試卷的卷首時間為1933年6月,課程是水力學(Hydraulics)。考卷書寫工整,整潔漂亮,連等號“=”都像是用直尺畫的一樣,中英文字寫得秀麗端莊。
錢學森的水力學考試卷
據悉,這次考試由金愨老師本人出題並主持,金愨在批閱考卷時,發現錢學森的試卷卷面整潔,解題一氣呵成,6道題全部解答正確。只是最後一題公式推導中“Ns”漏寫了一個“s”,被扣去4分,得96分。
標註處為錢學森卷面唯一失分點
當時交大老師出考題時,總有一兩道難度很大的題目,幾乎沒有學生能全部答對。而錢學森不愧為“學神”,總能憑藉聰慧和紮實基礎使難題迎刃而解,令金愨老師頗為驚奇。這份漏掉下標“s”的96分試卷也是老交大優良教學傳統中“要求嚴”的典型反映。
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傳刊物的手推油印機(1949年)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交大黨組織也走過了96年的不平凡歷程。全新展陳的校史博物館對學校的紅色革命傳統和黨史發展著墨頗多,如含有辛亥革命以來交大26位烈士的浮雕牆,1925年學校第一個黨團組織成立的文獻圖片資料,以及李大釗的老師、南洋公學師範生白毓崑烈士紀念碑的底座原件。關於交大西遷的歷史展示,則透過場景和景片結合的方式,再現了當年交大西遷考察團從徐家彙校園出發的歷史瞬間。以期把紅色基因繼承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以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新時代交大青年的家國情懷。
開館儀式現場
此外,新校史博物館還設計了多處場景復原、動態模型、魔鏡牆、互動屏、大型投影等全新展示方式,以符合新時代博物館展示的發展趨勢,滿足年輕一代的觀感需求。(傅文婧)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