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門淨地,向來以清幽為尚。固有印象裡,出家人不喜歡為紅塵俗世所累,也不該為了金錢而改變禮佛的性質。自東漢白馬寺建成以來,經過千百年間的發展,佛教這個來自古老天竺的教派,已經與中原文化融為了一體。
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隨著佛教的滲入,它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普羅大眾的天生信仰。有些人雖然在宗教信仰一欄填寫的是無,可大都還是對菩薩,對佛祖心懷敬畏之心,並祈求神靈護佑自己。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上個世紀李連杰的一部《少林寺》令很多人都知道了河南嵩山的這座古剎。自那以後,前往的遊客絡繹不絕,還有人在山下興辦了武校。因為這裡既是中原佛教的禪祖宗庭也是少林功夫的發源地。
這座南北朝時期,修建的寺廟,也開始了自己的轉變之路。如今少林寺的當家人為釋永信,早年間為少林寺武僧團的團長,其功力深厚,可見一斑。同時,在參禪悟道方面,又有著很高的天賦,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少林寺的一把手。
很多人將其稱之為"離經叛道"的和尚,因為他將佛法與世俗連線起來,促成了少林寺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他早年間利用網際網路,向世界宣傳少林寺,還在洛杉磯等地開設了分寺,也使得少林寺名聲大振,成為全球各地禮佛之人心中的聖地。
當然,這有些違背了少林寺僧人不染紅塵的初衷,釋永信本人也是飽受爭議。他執掌少林33載,也時常感覺到力不從心,因為很多人都對其種種行為感到困惑。所以,他早在12年前,就曾想過退居二線,不再當方丈,而現今卻如石沉大海,是不願拱手讓權嗎?
他並非貪戀權力之人,只是他不想讓那些計劃全部付諸東流。早年間,釋永信接手少林寺時,這座古剎就已經開始走向沒落。
若不是他力挽狂瀾,藉助影視作品宣傳,並與現實社會接軌,想必少林寺早就被人們拋之腦後,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他的努力下,少林寺文化才能為更多人知悉,少林功夫和中國功夫,才能享譽全球。
在2008年,釋永信就曾公開表示,自己沒有退位,是並未找到合適的接班人。貪戀手中的權力,這肯定是一方面。畢竟,在他的帶領下,少林寺上市指日可待,也愈發的輝煌。他怎麼能夠甘心自己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就這樣拱手讓人?
權力是會讓人上癮的,一旦觸碰過,就再也不能忘卻那種滋味。釋永信手握權力33年,如今雖然已經五十多歲,可權力正是令人返老還童的良藥,它促使著人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向前,絲毫也不敢停歇。從他第一次說要想退位至今,已經十幾年過去了,猶如石沉大海一般,至今一直無動靜。
如今的他橫跨政商佛三界,儼然成為了上流人物。大權在握,又怎會輕易的放手,未免會讓人有所不甘。這可能是他遲遲不退的一個原因,更深層次的是,他要讓少林寺經久不衰,繼續的延續今日的輝煌。
釋永信是作為一個僧人,具有很強的經商頭腦。若是沒有他,不會有少林寺的今天。這也令他譭譽參半,認為釋永信固然帶領少林寺走向輝煌,也正是他毀掉了佛門的清譽。當年釋永信實行雷霆手段,為了少林寺的文化空間,強行讓當地百姓搬走,引來了很大的風波。
如今的少林寺,商業氛圍愈發的濃厚,這座國家5A級景區,若不是寺廟內寶塔林立,晨鐘暮鼓,實在令人與佛門聯絡不到一起。
其實,不論少林寺變成什麼樣,都是僧人們自己的選擇。一心求佛之人,只消盡上自己的心意即可。倘若因為其商業化而厭惡,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古剎去拜訪。釋永信是站在了少林寺整體的利益上去考慮,雖促成其發展,卻失去了很多東西,這也許就是變強的代價。
當年他說自己身居高位,已經厭煩,這的確是實話。因為四面八方的輿論,都湧現他這裡,肯定會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當然,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在享受那份榮譽的同時,就需要承受一定的代價。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是這個道理。
即使流言蜚語,再令其煩躁不堪,他在短時間內也不會下臺。畢竟,那都是他多年苦心經營的心血,在大功未竟之時,又怎會捨得輕易放手。想必等到少林寺上市之日,釋永信就會履行當初的諾言,安安穩穩的當一個禮佛誦經的僧人,再不問紅塵過往。
當然,他一路走來也是歷經風雨的,在短時間內想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並不容易。客觀來講,他本人處理危機的公關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水平都是一流的。也正因為他,少林寺才能歷盡波瀾,每次都可轉危為安。
他可能不是一個合格的僧人,但的確是一位優秀的董事長,也是少林寺的恩人。當然,這些都是有所犧牲的。在少林寺獲得鉅額收益的同時,名聲和清譽肯定有所損壞。釋永信受到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的。
他的確為少林寺和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卻違反了作為一個出家人的本心。這其實也是歷史趨勢所致,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不論是那個行業,要想做到獨樹一幟,總歸是要有所犧牲的。世間萬物,都無法做到十全十美,釋永信是錯是對,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