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但是個體的差異也就越來越大,攀比之風也日漸增強,這種現象並不僅限於成年人,在孩子之間也趨於明顯。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圖文無關

當孩子突然要求零花錢

前兩天表姐跟我說,上二年級的侄女放學回家突然告訴她想要零花錢,她當場愣住了,孩子一直以來沒有這個需求,甚至以前主動給的時候也選擇不要。詢問女兒為什麼突然想要零花錢,得到的回答是“別人都有”。

表姐說在這個時候忽然意識到小孩子之間也會存在攀比心,因為害怕這種情況不及時遏制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於是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和女兒進行了交流。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她的同學們都有零花錢,下課一起去買喜歡的零食,互相分享,然後一起玩耍。她也想和小夥伴們一起遊戲,一起玩耍,享受分享的快樂,所以才想要零花錢。

攀比產生的幾種原因

事實上,出現攀比心理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想要正確引導孩子,首先必須弄清楚他是出於哪種情況——

1、與人競爭

曾經有心理學家提出:兒童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需要較強的優越感。

幼兒階段,他們的心理發育並不完全,基本上所有的行為都是天性使然,因此他們就會將這競爭意識發揮到最大。

主要表現為:事事都想和別人比較,並且想要比別人更強,因為他們想要讓自己的優越感更加突出,吸引別人的目光。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2、追從他人

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孩子的全部生活都是與父母或者家中最親密的人相處,所有的人都會給予其照顧和關愛,然而進入幼兒園之後,便是孩子獨立生活的開始,無論是想要被愛或者是愛別人都需要自己爭取。

而人在處於一個團體環境中,是需要歸屬感的,而對幼兒來講,這種歸屬感來源於相似性,在他們眼中,與大多數小朋友一致,則能被認可和接納,也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歸屬。

但是對於他們自身而言,並不具備足夠的辨別能力,不能區分哪些行為正確哪些行為錯誤,統統照搬,由此可能形成攀比之心。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3、家庭影響

有些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很大的原因是來自家庭教育的失敗,有的家庭對孩子過度溺愛,尤其是獨生家庭,基本是孩子要啥給啥,久而久之,自然容易導致他們學會攀比。

另外,有些家長本身具有某種自卑心理,於是在孩子的教育中想要給這份自卑找一個出口。

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家也得有,成為這種家長的心理常態,但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卻是讓寶寶產生攀比之心,長此以往,只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最後難以收場。

面對孩子的攀比心,家長應該這樣做

▲第一步:理清攀比心的原因

因為攀比心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想要正確解決,必須弄清源頭。瞭解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會想要進行攀比,是因為想要競爭還是想跟朋友打成一片又或者是真的缺乏某種需要的東西。

如果以上幾種原因都不成立,那麼家長就應該反思自身是否給孩子灌輸過攀比的思想或者表現出攀比的行為。

只有在理清原因的基礎上,在對其進行糾正的時候才能對症下藥,給出正確的解決方式。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第二步:正確引導

找出孩子的原因之後,就應該給予其正確的引導——

比如處於競爭原因,家長就應該告訴他們,競爭的作用是什麼,在哪些方面的競爭才是正確的,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積極的競爭意識,還能及時糾正攀比之風。

除此之外,無論是競爭還是想和其他小朋友融為一體無疑找到正確的方式向都是能夠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的,因此家長只需要做好引導即可,不需要做過多的干涉。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第三步:自我糾正

當然排除以上兩種原因之後,有一種原因來自於家長自身,孩子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錯誤,並且這種情況下是很難給予正確的引導的。

因此,這個時候家長首先應該做好自我反思,明白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糾正,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正面的榜樣,才不至於讓其陷入攀比之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9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學會攀比,可能與父母做錯這件事有關,獨生家庭往往最易中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