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孩愛惜物品,只要3個妙招
剛過完新年,家裡的小寶寶們
是不是又收到了很多親戚朋友們送的玩具呢?
常聽很多媽媽都會抱怨說,寶寶喜新厭舊的速度太快了,對玩過的玩具就不愛惜了,想要年幼的孩子學習愛惜物品,光靠說道理難以讓他們體悟, 可以運用一些方式引導,讓他們自然學會愛惜哦。
小孩天性喜歡新奇的事物,容易「喜新厭舊」;對新玩具的「新鮮感」常常不到兩週,然後就沉睡在房間的角落裡。孩子不懂得愛惜玩具,也難免會讓爸爸、媽媽擔心,以後會不會變成容易浪費的人呢?
孩子不珍惜玩具,其實並不是個性問題,而是我們和孩子對於「價值」的定義不同。對於常常把價效比掛在嘴上的大人而言,「價格」往往是我們判斷物品價值的標準,但「價格」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對於老師送的5元橡皮擦珍惜得要命,但你買給他2、300元的玩具卻到處亂丟。
這是因為孩子更在意的是物品背後的「故事」,每一個珍惜的物品,背後一定有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故事。因此,要讓孩子懂得珍惜物品,並不需要耳提面命的說教,因為即使說破了嘴,孩子可能也無法理解。
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方式來引導孩子,一起試試看:
想想看,當你出國是不是會買一些「紀念品」,有些令你印象深刻,讓你一看到它就回憶起某段旅程中的事情;但也有些紀念品,明明很不錯,卻連在哪裡買的都要想個老半天。所以給玩具賦予更高的價值,關鍵在於它們有沒有「故事」,能否喚起我們的某段回憶,因為不願意遺忘這美好的記憶,所以我們才會更加珍惜。其實,我們保護的從來都不是物品,而是一段回憶。
凱爾諾特提示:因此, 幫孩子的每一個「玩具收藏」編輯一段小故事,偶爾就拿出來和他聊一下,孩子自然會去愛惜。當孩子學會珍惜一個物品後,也就會漸漸類化到其它事物上。
在二、三十年前,電器用品都是以耐用、實用為號召,雖然價格非常昂貴,但即使故障了,只要換幾個零件就可以再撐好幾年。現在,電器用品的價格愈來愈便宜,人工費用卻愈來愈貴,有時修理一項電器的價格,讓人覺得倒不如再買一臺新的。這些情形我們的孩子都看在眼裡,加上孩子有時會出現「過度歸納」的問題,把「不用的」當作是「沒用的」,自然就不會珍惜物品。
凱爾諾特提示:因此,當玩具壞掉時,爸爸、媽媽可以扮演玩具的「維修工」幫忙修復,不需要修到完美無瑕,只要有幫孩子「修理」的舉動就好;讓他們知道東西壞掉了,只要修理一下就可以再使用。
愛惜物品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再利用」。例如:舊衣服可以做成娃娃的衣服、硬紙箱做成恐龍、鬆掉的襪子做成娃娃、喜帖和包裝紙可以變成卡片……只要仔細想一想,手邊看起來沒有用的小東西,都可以拿來創造出新的東西。
凱爾諾特提示:孩子們總是非常享受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只是他們的創造力往往超過手部運用的能力,所以需要爸爸、媽媽陪著他們一起完成,才能體驗到資源再創造的樂趣。
孩子並不是聽道理長大的,而是透過生活經驗的類化,在小腦袋瓜中體悟出道理。因此,讓我們運用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帶著孩子一起創作出想象中的作品,就是最直接的惜物教育哦!
參考:《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