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邊
這段時間《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映,不少小夥伴後臺發訊息,讓博主講下,那麼輝煌牛逼的大唐,怎麼做到在巔峰時期如秋葉般迅速滑落,從此一蹶不振。
正常事情都有個過程嘛,無論是個人,公司,亦或者帝國,崛起比較慢,有個巔峰,慢慢滑落,這才是正常軌跡,唐朝這種實在是太奇葩,以至於沒法接受。
所以我們今天談下這個話題,說清楚了,大家自然就明白了。
當然了,我們這個號不會簡單地說是因為李隆基越老越無恥,跟兒媳搞破鞋,重用奸臣楊國忠,也就是楊玉環他哥,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私人恩怨導致爆發安史之亂等等,這樣的說法太廉價了,直接把王朝興衰的原因歸到了兒女情長和家長裡短的各種瑣事上,只要有點思辨能力,就會覺得什麼地方怪怪的。
要說清楚這事,還要從李世民開始講。
以往講大唐的時候,大家習慣性地是以中原為本位,也就是當時世界以中原為中心在轉,其實不是,在當時的亞洲,對後來影響幾千年的幾股勢力已經全部到位,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了:
唐朝建國的時候,頭頂上就是後來縱橫中亞的突厥人,西邊就是信奉伊斯蘭的阿拉伯帝國,也就是上圖的那個“大食”,再往西就是羅馬,還跟大唐有交往,整個唐朝近三百年,一直在和突厥,伊斯蘭,波斯等互動。
有時候是在交流技術,比如當時中亞在冶鐵方面有重要突破,傳到中國的“鑌鐵”,據《劍橋中國史》說就是“大馬士革鋼”,一直都是最好的兵器原料。此外也有文化上的互動,比如當時景教也跟著波斯人傳入中國,一度在唐朝很興旺,景教就是基督教的一支,你們能想象長安城裡有基督教的教堂嗎?要多朋克有多朋克。當然了,除了景教還有拜火教和伊思蘭教,廣州城當時到處都是波斯人和穆斯林,唐末黃巢屠廣州一口氣殺了12萬阿拉伯、波斯以及各色外邦慕斯林。
當然除了文化和技術交流,最重要的交流就是戰爭,突厥被滅了好幾次,唐朝跟穆斯林之間的戰爭一直打到安史之亂爆發才罷手,雙方在西北邊境上你來我往,這個過程中造紙術傳入中亞,隨後傳入西方。而且唐朝多次跟東羅馬聯絡,希望一起夾擊阿拉伯帝國。
此外還有我們書中不咋提的粟特人。這夥人不得了,是那個時代的猶太人和明清的山西人以及傳教士,善於做買賣,到處溜達,搞銀行放貸業務,事實上“支票”這個詞,就是起源於中亞粟特人平時放貸和搞金融匯票業務,唐朝內部這類人特別多。而且正是這夥人和波斯人帶著黑人當牲口使,黑人到了唐朝,也就是崑崙奴,“崑崙”的意思就是“西方”的意思,如果看過《長安十二時辰》,自然是不陌生的。
說了這麼多唐朝之外的東西,這種跟外族的交流和互動,一方面成就了大唐,另一方面也成了大唐的負擔。
比如突厥人,唐朝跟突厥的關係可謂是“相愛相殺”,一方面突厥從來都是唐朝的心頭大患,當初太原起兵,李淵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突厥人那裡請示,突厥人派了一支突厥騎兵,沿途跟著唐軍,說是要支援大唐革命事業,其實是在暗中觀察。防止李唐異動。
李世民玄武門事變之後沒多久,突厥騎兵突然南下,大軍殺到長安城下,跟唐軍隔著渭河對峙。從那以後,只要突厥內部發生分裂,或者草原發生饑荒,唐軍鐵騎幾乎沒有意外會越過長城突襲突厥大營,突厥在一次次打擊中,一部分被迫向西,進入了穆斯林的地盤,後來信了穆斯林,改變了世界格局。另一部分歸附中原,成為唐朝對外戰爭的大殺器。
而突厥汗國被打爆之後,突厥皇族歸順大唐的那部分,很多成了大唐名將,帶著草原騎兵東征西討,鐵騎從東北高句麗踏到西域穆斯林汗國,比如比較著名的阿史那思摩,“阿史那”就是東突厥貴族的姓,這人是李靖突襲東突厥的時候帶回來的,後來南征百戰立下赫赫戰功,最後跟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的時候帶領突厥騎兵衝鋒,中箭陣亡。
此外還有另一個著名的阿史那,叫阿史那杜爾,李世民貞觀時期他帶著東突厥部落投奔大唐,後來在征討高句麗和薛延陀戰爭中履歷戰功,並且在新疆對龜茲的戰爭中,他帶領的東突厥騎兵又立大功,滅了龜茲,搶了鐵礦,唐朝在西域的戰爭機器一個重要部件,兵工廠,徹底得到解決。
此外還有我們剛才提到的粟特人,粟特人作為經商民族,唐朝西域部隊給養,很大一部分就是粟特人給解決的。這一點很像後來的大清,大清進攻新疆的部隊給養就是山西晉商負責轉運。唐朝中後期的領土是這樣的,看一眼就知道給養是個大問題:
上圖的那個黑衣大食,也是阿拉伯帝國,而且唐朝和阿拉伯之間的發生過一次著名戰役,由歸附大唐的高句麗名將高仙芝帶領西域聯軍和黑衣大食在怛羅斯展開了一場大戰。怛羅斯在哪現在已經不知道了,大概估計應該是在現在哈撒克斯坦境內。
因為此前唐軍統帥高仙芝在西域有背誓屠城行為,導致唐軍的盟友心灰意冷,臨陣倒戈,隨後的大戰中唐軍戰敗,唐朝從那以後沒有再能向西突破,而且4年後安史之亂爆發,西域邊防軍被調到了中原平叛,也就沒有然後了。
不過怛羅斯之戰遠遠沒有大家現在說的那麼重要,因為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後唐朝和阿拉伯駱駝們打了好幾仗,阿拉伯帝國似乎只贏了那麼一仗,而且在怛羅斯戰役中也只是折了西域兵團的一小部分,不然不等安祿山大反叛,阿拉伯人打到長安去了。
說了這麼多,竟然還沒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大家肯定要問了,這些東西跟安史之亂有毛線關係?
其實大唐的這種模式,就為安史之亂埋下了種子。
唐朝有兩支野戰軍,分別是大唐西域兵團和范陽兵團:
因為唐朝的壓力主要是來源於北方嘛,所以重點防範的也是北方,而我國地形比較奇特,北方全是山脈或者沙漠,沒法走,只有倆通道,一個是河西走廊,也就是現在甘肅酒泉武威那一帶;一個是遼西走廊,也就是現在出北京向東北,過錦州和山海關,到瀋陽,就見到了東北人,不過唐朝那會兒東北還不是現在的活雷鋒東北人,當時都是留個小辮,一言不合就砍人的奚契丹野人什麼的。
於是就在這兩個方向上形成了兩個集團軍群,每個軍群下邊都有幾個藩鎮。
當時統帥東北兵團的,就是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安祿山的爹是粟特人,媽是突厥人,後來他媽改嫁了一次,又嫁給了一個姓“安”的突厥人,安祿山就跟著信了“安”。他的小夥伴史思明的突厥名字是阿史那崒幹,你聽這名字,明顯就是一個破落突厥貴族。
而且多說一句,那個“范陽”,就在現在北京附近,北京歷來是北方遊牧部落南下的一個大要塞,這也是為啥明粉們說“天子戍國門”,北京就是國門,也是邊疆,明朝朱棣相當於把都城搬到邊疆上去了。在唐朝,范陽軍區差不多有20萬邊防軍,佔到唐帝國國防軍的30?右。
大唐西域兵團的領導叫哥舒翰,是一個叫“突騎施”的部落的人,這個突騎施正是西突厥的一個部落。
結合我們剛才提到的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大家應該已經發現了,大唐在邊疆上作戰的,都是少數民族啊?!
是的,唐朝從太宗開始,就一直在玩以夷制夷,用北方戰鬥民族去穩定邊疆,順便開疆擴土,唐朝幾乎每次戰役,都是帶著好幾支部落騎兵在作戰。而且在建國上百年裡,一直在邊疆吸收北方遊牧部落,現在河北北方那一帶,全是少數民族老百姓,邊防軍全是遊牧部落的人,連軍官們慢慢的也全部換上了突厥人和契丹人。西域就不用說了,更是這樣。
所以河北那地方已經“胡化”了近百年,胡人比例越來越高,唐太宗對少數民族的理解很深,所以一直也沒出啥事。但是到了他兒子李治時代,就出現了問題,到了李治的老婆武媚娘上位,矛盾已經一定程度上被激化,比如從太宗開始就跟著大唐並肩作戰的突厥人又一次脫離大唐,獨立建國去了。《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就是突厥復國主義者們在鬧事。
而唐玄宗李隆基,只是在快要墜崖的一輛車上踹了一腳,車就翻了。而且不是單純因為他蠢,李隆基可不是糊塗人。
他當時面臨一個大問題,而且基本無解。
政府沒錢了。
我們之前的文章講過,唐朝一開始的時候人少地多,就跟農民分地,農民拿到地之後按照人頭納稅,你家幾口子人就納多少稅。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兼併嚴重,國家稅越來越少。
怎麼理解呢?比如老王家人治病急需要錢,就去找地主借錢,地主說可以啊,不過利息高達30?到了月底還不上就拿地抵債。老王沒招,不借要死人,借了可能還不上,事實上他肯定還不上,所以老王的地就被弄走了。這套玩法玩個幾十年,每個王朝都會出現這種趨勢的變化,土地越來越集中。
到後來,地都跑地主那裡去了,老王一家子只好去地主家當佃農,地主家向國家隱瞞自己有幾口子人,所以老王一家子就消失了,不再納稅,這種人叫“客戶”。
所以唐朝後期出現個奇怪事,國家人口越來越多,納稅人口卻越來越少。你肯定納悶了,這麼簡單個問題,很好解決啊,徹查不就行了?大唐也想啊,當時鐵腕人物宰相宇文智(一聽這個姓就知道是鮮卑貴族)要查清楚這些人,然後他就被地主們在朝中代理給趕下臺了。大家好好體會下這種權力的執行方式。
那國家收不上來稅怎麼辦?唐朝最後沒辦法,讓節度使們自己解決,國家不撥款了。這下可把節度使們高興壞了,他們自己清楚自己地盤上的事,各種想招賺錢,比如做買賣,讓士兵們種地,採礦,這下財權和軍權都在節度使手裡,節度使權力越來越大。以前節度使敢鬧事分分鐘斷他奶,現在好了,節度使根本不需要央媽,成了獨立王國。
現在的局面就是:國家既需要大兵團駐紮在北方防守遊牧民族南下,又沒錢,你說怎麼辦?
所以唐朝高層對安祿山等人充分放權,希望透過給安祿山放權來讓他把工作做好。一開始一片祥和,節度使們都比較安靜,沒人敢造次,擔心政府帶著其他幾個節度使過來揍他。
而且朝廷任憑安祿山跟他手底下的各種遊牧部落勇士結為養父子的關係,安祿山最重要的核心8000死士,叫“曳落河”,都跟他是父子關係。
關於“認兒子”這事,如果太宗活著,他肯定會提高警惕,李世民以前就在太原待著,隋煬帝讓他爹去太原防著東突厥,太原那地方就是抵抗突厥的前線,李世民自己在太原城裡養突厥死士,所以知道遊牧部落的人對這事很認真,大規模認兒子,肯定沒安好心。但是唐朝建國已經過了一百來年,上層貴族誰還願意去了解草原野人怎麼想問題啊,所以坐視安祿山做大。
最後上來踹了一腳的人,是楊國忠。
楊國忠跟楊玉環他倆是遠房親戚,透過楊玉環進了城,他自己會玩一種高階遊戲,跟玄宗成了好哥倆。楊國忠和安祿山合不來,經常在玄宗面前說安祿山的壞話,而且不止楊國忠,朝中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安祿山權力太大,遲早出事。
這讓安祿山越來越不淡定,再加上安祿山當時對朝廷應該也很鄙視,用來傳送軍情的特快專遞給娘娘送外賣,混混出身的楊國忠竟然當上了宰相,越看越要亡國。所以他們范陽那邊起兵了。
其實換個思路,安祿山的那個勢力規模,遲早會被唐玄宗猜忌,就算沒有楊國忠,他也會有一天造大唐的反,或者因為尾大不掉被修理。作為對比,大家可以思考下岳飛,岳家軍跟安祿山的隊伍其實沒啥明顯差別,都是私人部隊,都不聽中央號令,都佔到了帝國國防軍三分之一的編制。而且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援,打著深深的私人烙印,如果安祿山沒造反,那他就是岳飛,如果岳飛造了反,他就是安祿山。
如果只是安祿山一個人想鬧事,安史之亂不會發展成那麼大規模,因為發動戰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人心,需要糧草,需要士氣。范陽起兵後,整個河北除了部分大地主,老百姓基本上都強烈支援叛亂,說明當時河北已經跟中央快要脫鉤了。有個反例很說明問題,當初武則天上位後,徐敬業造反,但是手底下的人不願意,很快就把他的腦袋給送朝廷去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收到安祿山造反的訊息的時候,竟然很高興地跟楊貴妃說又有人說你兒子造反了(安祿山是楊貴妃的乾兒子,儘管安祿山大楊貴妃十幾歲)。
這裡能看出兩件事,一是唐玄宗經常收到別人檢舉安祿山,這也側面證明我們剛才說的那件事,時間長了,檢舉的人越來越多,玄宗遲早懷疑安祿山。二是玄宗真老了,當年的神勇天子變傻逼了。
很快訊息就被確認,大唐倉皇迎戰,精壯武士都在邊疆,所以只能招募新兵倉促迎戰,由西域名將哥舒翰帶領新募集到的部隊到潼關抵抗叛軍。
一開始形勢還不錯,不過很快就內部出了事。
因為安祿山打出來的反叛旗號是“清君側”,也就是皇帝身邊有壞逼,說的就是楊國忠,安祿山他們武裝上訪是要去幫皇帝清理垃圾。
所以唐軍內部議論紛紛,說是要不咱們去把楊國忠殺了,早點結束戰爭回家過年?
這些議論迅速傳到了楊國忠那裡,楊國忠發現哥舒翰呆在潼關一直防守,越來越擔心前線軍頭們不去打安祿山,是不是在打自己主意?
所以一再給皇帝出主意,說趕緊讓哥舒翰對叛軍發動進攻。唐玄宗也糊塗,就逼迫哥舒翰趕緊出戰,哥舒翰被迫放棄有利的防守態勢,出潼關發動進攻,隨後全軍覆沒,大家看下圖就知道,潼關基本和長安是挨著的,潼關陷落,長安不保。
聽說哥舒翰全軍覆沒之後,李隆基連夜帶著老婆孩子跑路了,準備去楊氏兄妹的老家四川成都避難。沒想到,到了馬嵬坡禁軍發生譁變,把楊國忠砍了個稀巴爛,然後圍住皇帝住的地方說楊國忠造反,我們已經幫皇上把他殺了,不用謝,此外請把他妹妹交出來,我們懷疑她也謀反。誰都不相信楊貴妃那個腦子會造反,但是一群軍頭手持滴血的長刀在外邊要人,這還能咋辦?皇帝只好一擺手,把楊貴妃交出來勒死了。
不過事還沒完,皇帝正要走,一幫老百姓圍住皇帝,說是求皇帝不要走,帶領他們收復長安,皇帝說那啥,我還有點事先走了,你們有啥事跟我兒子說吧,然後丟下兒子跑掉了。兒子就是那個肅宗李亨。玄宗這次逃跑,直接把自己的合法性跑沒了,權力在於人心,大家覺得你是個慫逼的時候,你的權力也就蒸發了。
玄宗去四川了,李亨跟農民們溝通完感情後,帶著隊伍去甘肅了。去甘肅幹嘛了?
剛才說了嘛,帝國兩大支柱,東北和西北各一個集團軍群,現在東北的反了,西北還有一支邊防軍,他去找那支部隊去了,而且那支部隊也是突厥,党項,吐谷渾等遊牧部落組成的。隨後太子李亨到了寧夏靈武,靈武就是史書裡經常提到的朔方,然後李亨在大家的簇擁下稱帝,表示要帶著大唐抵抗叛軍。
旗幟豎起來了,大家就有奔頭了,大唐的中興三傑,李泌,郭子儀,李光弼帶著隊伍趕過來。而且大唐的長安京兆尹(長安市市長)在長安城外帶兵對叛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殺了叛軍數千人,也去投奔肅宗。
李泌不多說了,少年天才,大家這兩天看的那個《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那個主角就是。
剛才我們說了,哥舒翰是突厥人,安祿山是突厥和粟特人混血,對平定安史之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李光弼是契丹人,你們再感受下唐朝的將官組成成分。
郭子儀也比較奇,兩次收復長安,第一次是從安祿山那裡收復的,第二次是從吐蕃那裡收復的,而且回紇人竟然叫他“郭爸爸”。安史之亂之後有次回紇人跟吐蕃人一起來長安打劫,郭子儀一個人上去竟然勸說回紇人反戈一起跟大唐去打吐蕃,吐蕃罵了句媽賣批,慌忙連夜逃掉了。
李亨的小夥伴來了,隨後讓人又去找回紇,從回紇借了騎兵,一起打叛軍,前前後後打了8年,終於平叛成功。
不過在這八年裡,大唐的一系列操作產生了一系列後果,讓場面徹底無法收拾。
首先,西域的邊防軍都調到國內參加平叛,大唐迅速丟掉了西域,下次中原大軍再次踏上新疆的土地,要等一千多年後。從此以後大唐不再是一個對外擴張型的帝國,軍隊失去了外部目標,開始愈來愈內訌。等到安史之亂結束後沒多久,大唐的疆域成這樣了。
其次,大唐在鎮壓這次叛亂中,疲態盡顯,中央威嚴喪失殆盡,再也無法對地方絕對形成控制。以往大家不知道其他藩鎮會不會聽中央的來對付自己,現在知道了。藩鎮們本來就可以自力更生,現在更不鳥中央了。
最後,大唐為了鎮壓叛軍,把一堆昔日安祿山的下屬封為了新的藩鎮大佬,唐朝對這些節度使也沒有好的辦法,打又打不動,談又沒法談,這些殘留不聽話的節度使,就叫“河北三鎮”,也叫“河朔三鎮”,一直也不太聽中央的,直到唐朝滅亡。
而且有個奇怪的局面,朝廷後來也掌握了一支禁衛軍,規模不太大,不過足以形成一種戰略平衡,軍閥們滅不了朝廷,朝廷也滅不了軍閥,就這樣一直槓著,啥事都幹不成,苟延殘喘了一百多年。
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吧,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國家陷入了實際上的分裂,再也形不成合力,所有的能量都在內部被消耗。
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安史之亂之前,大唐就是幾匹馬拉著的車,車上坐的是皇帝,負責指揮方向,節度使就是拉車的馬,幾隻馬奮力拉車,帝國一路狂飆。
但是在安史之亂之後,皇權被踐踏,中央失去威信,以前拉車的馬天天到處亂竄,天子再也沒法約束這幾匹馬,馬也不再理會天子的指令,失去了共同方向的馬越使勁情況越糟,到處亂竄相互抵消了彼此的發力,最後誰都啥事都幹不成。
這種亂哄哄的狀態,要維持兩百年,直到後周節度使趙匡胤起來收拾殘局,建立宋朝,建國後杯酒釋兵權,收拾掉了軍頭們,國家才重新回到之前的軌道,但是宋朝沒有燕雲十六州,疆域比唐朝小的多。趙匡胤他弟弟趙光義有個外號,叫“高粱河車神”,紀念趙光義帶著宋朝步兵去挑契丹人,準備搶回漢唐故土,大軍前進到安祿山當年起兵的范陽,也就是北京西直門外高粱河遭遇契丹騎兵,被虐成了渣,幸虧駕駛一輛驢車玩漂移,連草原騎兵都沒追上,才順利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