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太極拳也有百年的歷史,經過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延傳至今已有許多不同的流派,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孫式太極拳常見的幾個練習誤區,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哦!
孫式太極拳常見的幾個練習誤區
1.錯誤理解孫式太極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極為一的概念。
將孫式太極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極,時剛、時柔、時快、時慢的樣子,這是非常錯誤的練法。孫式太極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動靜合一的本質和形意拳一觸即發之本能,但無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練法和勁意來練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走出的勁意是陰陽互濟的太極勁,其外形要極盡鬆柔連順之致。孫式太極拳各式的承接變化中孕育著形意、八卦的內涵而不是其外表,此點尤須習者注意。
2.錯誤理解孫式太極拳套路的含義。
孫式太極拳套路的含義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開發內勁,其二是蘊寓各種技擊狀況的母式。也就是說孫式太極拳中每一手都不是技擊的固定招式,而是能夠演化為技擊中千法萬法之總機關。常見一些習孫式太極拳者將拳中的一些動作當做技擊招式來練習,這是非常錯誤和有害的練法。太極拳追求的是習者自身的協調穩態,故能產生以有法而御無法的技擊之效。此點習者當用心體悟之。
3.錯誤理解推手在太極拳修為中的作用和意義。
推手的意義,是透過與他人相互作用這樣一種形式,來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協調穩定的能力,使身體內外中和的程度得以深化。因此,推手不是要把別人推倒,撲人於丈外,而是要在推手中尋求體會如何使自己不失穩、不倒的道理和方法。隨著各自協調穩定能力的提高,互相作用的劇烈程度也可隨之加強。太極拳技擊是一個由定步推手、動步推手、四隅推手、大捋再至技擊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練推手就想著如何把別人放倒,就是極端錯誤的練法。這種練法也將造成使推手和盤架相脫節,使自己永遠站在太極拳之門外。太極拳講究力從人借。撲人丈外也好,數丈外也好,都不是發人者的主觀意識,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結果。此點尤須習者深悟。
4.對氣的錯誤認識。
常見習太極拳者相互問有無氣感。有,則洋洋自得,以為已進乎太極拳之三味。沒有,則內心焦急,或於行拳中腹內鼓氣,或口中噓氣,皆大謬也。真氣,非我們日常所呼吸之氣,乃是拳架盤走正確後,習者身體內外相合,由此在習者體內產生的一股能量流,給人的感覺與氣相仿,故以“氣”字表達之。心越靜,則此氣越為充盈。若有心御氣,則氣反奔騰,即紊亂也。故氣感也罷,麻感也罷,脹感也罷,相吸之感也罷,皆屬皮毛之相也,不可過分追求,應聽之任之,以靜心求中和為要。否則將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
5.用“神”不當。
練太極拳貴在神聚,精神高度集中,不使之散亂。故神要內守,或食指梢,或身體其他某一處,總之,要與拳式之運作相合。常見初習太極拳者用“神”不當,或精神散亂,左顧右盼,或精神張揚宣洩於外,此皆謬也。精神散亂,必神氣不能相合,內勁無望矣。精神外張,久則自靡,更無從得以內勁。故須精神內守,含而不露,養神於一。
6.不明內勁。
何謂內勁?神氣合一而已。隨著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神、氣耦合愈為協同、有序,內勁漸純。故內勁是習者身心有序協調達致中和時,機體產生的一種潛能。常見習拳者或從腹中求之,或從腰中求之,或從胸中求之,或哼或哈皆不得其所。內勁無聲、無嗅,無形無跡,無一定之處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氣合一,方可得之。鼓動小腹、抖動腰身、掄肩縱胯皆可謂之發力,然皆非內力也。
7.或散或僵。散、僵二者,為初習太極拳者之通病。
周身不整,病根全在頂項未能豎起、腰胯未得下塌、肩胯之根未能抽住之故。頭頂與尾椎骨之根未能互逆相撐,身軀自然不整。肩胯之根未能抽住,四肢與身軀必不能相合。故此為散之病源也。***僵則轉換不靈,病根全在足胯上。兩足未分清虛實,必然移動不靈。兩胯未能鬆開,必然上下難隨、虛實難換。故此為僵之病源也。所以豎項塌腰抽住肩胯之根與足分虛實兩胯鬆開為去此二病之良方。
8.不合於步。
孫式太極拳為活步太極拳,要求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故難度較大,不易掌握。尤其是跟步的時機要掌握得準確,確非易事。常見初習孫式太極拳者不是跟步跟得較遲,使跟步演成拉步,就是跟步跟得較急,於是身體有前仰後俯之勢。要克服此種毛病,關鍵是要在跟步中求以中和。即當邁步後身體重心前移,將及而未及前腳之腳跟時,跟步,同時由腰胯牽帶身體有向後移動之勢,前腳回搓(回蹬),後足亦即落地,重心即落於後足上。此時身體由腰、胯處分為二節,前後互逆,故能動中有靜,重心不失於中,所謂順中用逆。退步時亦如此,全在足胯相合,虛實分清。故順中用逆以求中和,為走架中身體與足相合之訣竅。
總之我們學習孫氏太極拳要以平常心去對待,切不可操之過急,過分要求。
孫氏太極拳內涵
太極拳雖然名之為拳,但實際上,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它一直在向功的方向轉化。從創舉初始的強調技擊效應,到近代的強調健身和養生,都說明了這種變化。因此,近年來,大多數人習練的各式太極拳,稱之為太極拳功,其實更為合理。
孫式太極拳由孫祿堂先生創制,是現代流行酌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太極拳中最晚產生的拳種。應該說,孫祿堂先生從文化建設的層面對其所學的形意、八卦、太極等多種拳功進行了匠心獨運式的重構,追求運動形式和內涵的高度統一,不以動作層面的“難能”為可貴。求意和形的高度協調,可將孫式武學的歷史性和學術性特徵簡單歸納為,”孫氏武學、綜合流派、沉思精釀。參武當、訪少林;採形意、和八卦、證太極。
一、孫式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在大家的印象中,孫式太極拳的特點是架高步活,進退相隨,進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轉身以開合相接。實際上,進一步講,孫式太極拳深層面的特點是追求形順基礎上的意形調和,講究形和意適中。形不緊,則意自活;意自活,則形必順;如此形到意和意到形。不斷除錯,方使身體運動時,中正不偏,協調有度,乃至於最佳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下偏不倚,忽隱忽現”的中庸狀態;對肢體和神經有較大的健益作用。此外,孫式太極拳講究“避三害守九要”,避三害是要求練拳時,切忌努氣、拙力和腆胸提腹;守九要是要求練拳時必須“一塌,二扣,三提,四頂,五裹,六松,七垂,八縮,九起鑽落翻要分明”。其實,這些規矩就是王宗嶽先生<太極拳論>中所要求的“動之則分,靜之則臺;隨曲就伸,無過不及”的太極狀態對身體各大關節和相關部位的運動要求,是心意在指揮身體動作時的具體指令;是孫祿堂先生根據自身武術實踐的切身體會對王宗嶽先生<太極拳論)的進一步闡示和細化。對“避二害守九要”可作進一步的解析,努氣則丟力,拙力則忘意,腆胸提腹則導致氣浮力剛,身體無根。因此,練拳時,“三害”不可不避。塌扣提頂裹松垂縮主要落實在心意上,起鑽落翻分明主要落實在動作的節奏上,講究“九要”即是講究動則俱動,靜則俱靜.動靜相宜有廢,節奏鮮明適中。另外,練習孫式太極拳時,建議將練拳過程定位在雕刻狀態,也就是說,在太極拳練習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周身,對每一個動作細節要精打細算。在這一過程中。心意和力是工具,身體各大部位和關節則是被雕刻的物件,記得前輩老師們曾講過,慢到十分處,便是快到十分處。也就是要求將練拳過程細心揣摩,悉心體認,注重對自身進行感覺觀察。要體會“心靜、身靈、氣斂、勁整和神聚”的狀態,建立其間的邏輯關係。這種關係最初是模糊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很模糊。但隨著理清路明和乾乾之功的不斷相互促進,必然“功用一日,技進一日”,最終達到自如狀態。
二、孫式太極拳的文化內涵
孫式太極拳的文化特徵非常明顯,對孫祿堂先生所著(太極拳學)進行認真解讀,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太極是中國文化的標誌性特徵,將一種運動形式冠之以太極的名稱,是先人們對運動進行理性思維的一種訴求,是對一種運動形式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的必經之路。
孫祿堂先生在其所著的(太極拳學)書中.從傳統哲學層面出發,全面系統闡述了太極拳名稱的由來。指出,“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即太極是一種高度有序狀態,並且,這種狀態困時空而變,是一種隨時適應時空變化的高度有序態。這種有序態的標誌性特點即是協調,就是“隨曲就伸,無過不及”。用孫祿堂先生的話講,就是“一氣之伸縮”。也就是說,因為孫式太極拳從運動形式和心意狀態而言,已經具備了太極文化的這種特徵,故此名之為太極拳。體系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徵,太極文化從“一理、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星”來建構自己的學術體系。現在看來,這種說法確實有些與當下流行的自然科學主體文化在表面字義上顯得格格不人。但形式上不致,未必實質內容上不存在聯絡。對之進行消化式的吸收,而不是簡單的拋棄應是當代太極學者的使命性任務,否則,我們會失去先人們苦心孤詣用他們那個時代的文化標定下來的實踐成果的精髓。
孫祿堂先生將這種建構的太極文化思維應用於自身武**動形式的思考,並具體解釋為“一理者,即太極拳術起點腹內中和之氣,太極是也。二氣者,身體靜動之式,兩儀是也。三才者,頭手足,即上中下也。四象者,即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也。五行者,即進、退、顧、盼、定也。六合者,即精臺其神,神舍其氣,氣臺其精,是內三合也;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是外三合也。七星者,頭、首、肩、肘、胯、膝、足共七拳,是七星也。八卦者,掤、捋、擠、擠、採、挒、肘、靠,即八卦也。九宮者,以八手加中定,是九宮也。”這九句排列式的組話,應是孫式太極拳自身又化體系的標誌性特徵,是孫式太極拳的太極文化綱要。
如此太極拳發動,則“大明終始,六位時成,雲行雨施,品物流行”矣。此為孫式太極拳拳理之大概,又為孫式太極拳文化內涵之大略。
總結:透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大家一定對孫氏太極拳的練習誤區有了一定的瞭解,那麼以後在練習孫式太極拳時一定要避免出現這些錯誤,這樣才能將太極拳發揚光大,在此祝願各位拳友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