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進高中,高考怎麼衝?

“雙減”進高中,高考怎麼衝?

圖/圖蟲創意

2022剛開年,校外培訓監管再度加碼。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顯示,“雙減”逐步延伸至高中學科培訓,在去年治理義務教育學科培訓的基礎上再進一步。

校外培訓退潮,一年來大勢所趨,“雙減”政策顯然對教育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推進“雙減”,仍然是今年的工作重點。

“雙減”的出臺,是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負擔。只是當前,高中尚未納入義務教育,同時面臨著高考激烈的升學競爭。

那麼“雙減”進高中,高考衝刺將會如何變化?

延伸

過完第一個沒有校外培訓的寒假,年後“雙減”政策的監管範圍,進一步延伸至高中學科培訓。

春節之後,多家知名線上教育機構陸續釋出春季招生名錄,高中學科類課程已不在其中。對教培機構而言,2月本是高中春季課程的招生旺季。

根據日前釋出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今年教育部將指導各地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的政策要求落地執行

同時還將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加強執法力量,提升執法能力,抓好執法巡查。2022年的“雙減”工作,力度有增無減。

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檔案,開啟了一場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行動。

2021年7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印發,“雙減”政策正式落地。

按照“雙減”檔案規定,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嚴禁資本化運作。校外培訓機構亦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這一監管措施的力度,史無前例。2021年12月,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透露,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

彼時“雙減”主要針對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校外培訓參照義務教育政策執行。今年進一步加碼,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的政策要求落地執行。

那麼,“雙減”逐步延伸至高中學科培訓有何用意?升學規劃專家梁挺福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首先,從實踐效果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停止提供服務,並不影響學生的學習進步,實施“雙減”政策後的效能和好處日益顯現,學生、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多方受益。

其次,經過半年期的對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治理的經驗積累,也有效地為高中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的監管提供借鑑。

再者,1月10日教育部發布《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要求普通高中學校要“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嚴禁高三上學期結束前結課備考”“嚴禁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集中補課或變相補課”等。政策的釋出,為叫停高中校外培訓提供了依據。

升學

“雙減”的目的,在於為學生減負。校外培訓在增加學生負擔上,頗顯推波助瀾。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顧明遠認為,這使得中小學教育變成了兩軌制:一軌是學校的免費義務教育,一軌是高額學費的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衝擊學校教育秩序,而且擴大了教育不公平。

當前,高中還未納入義務教育,同時面臨著高考升學的挑戰,一定的競爭在所難免。由於升學還是需要靠分數來決定,家長們更不敢大意。

中國家庭向來重視孩子的教育,由於這一客觀需求的存在,補課就很難完全消失。此前隨著義務教育校外培訓的監管加碼,學科類培訓已然轉向更隱秘的角落進行。

梁挺福指出,高中學科類培訓與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學習有一定的相關性。初中減負,而高中面臨高考升學選拔壓力,家長和學生難免會從高一、高二進行“報復性”校外培訓超前超綱學習。

因此堵不如疏,從嚴監管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同時,直面學生、家長的現實需求。同時,高中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培訓監管,在具體執行時是否相應地存有一定區別?

梁挺福認為,高中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培訓監管,在具體執行時沒有什麼區別,一樣嚴禁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集中校外補課或變相補課等。

不過,在各地的實際落地過程中,一定會存在從義務階段覆蓋到高中階段全覆蓋的時間差問題,也一定會存在政策落實有偏差的問題,但是最終結果,不論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都會在“雙減”政策實施監管範圍之內。

當然,要讓高中階段的“雙減”落到實處,還是要進一步推進高考改革,擺脫依靠單一的考試分數、排名錄取學生的應試教育傾向,同時逐步實現學校之間教育資源的均衡,如此方能真正緩解學生的負擔、家長的焦慮。

上海市教科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聖足指出,只有進一步均衡資源配置、縮小教育差距,同時最佳化教育評價方式,深化中高考改革,全面打破學校教育“唯分是從”“以分取人”的困局,才能從根本上紓解社會各界的教育焦慮。

而最佳化教育評價和招錄體系,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正是未來教育領域的戰略任務。

校內

大力治理校外培訓的同時,不要忘了校內才是“雙減”的主陣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指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基於此,校外培訓治理的同時,不能忽視校內問題的解決,它們是“雙減”的系統措施,單一的治理效果其實有限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陳志文指出,在“雙減”上,首先是校內教學不足導致的問題,要治理校外培訓,必須維護好校內教學這個主戰場,最大程度在校內解決更高質量教育需求,不要擠出到校外。其次才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

其實在學科類校外培訓中,高中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的學生佔比最小。箇中原因,就是高中階段校內課業壓力大,幾乎佔滿了校外的學習時間。

在校內最大程度地解決教育需求,高中教學質量的均衡,顯然就成了“雙減”見成效的前提

比如超級中學的高考神話與縣中塌陷,就是高中教學質量均衡的一個典型矛盾。切實解決好超級中學、民辦高中跨區域掐尖招生破壞區域教育生態問題,就成了“十四五”時期的一項重點工程。

不久前,教育部等九部門已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出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防止縣中生源過度流失。

梁挺福指出,高考升學是中國教育的一個“指揮棒”,針對高考的“獨木橋”,高中競爭日趨激烈。透過校外培訓提高成績成為不少學生的選擇,而“雙減”政策的監管範圍延伸至高中學科培訓,自然會影響部分學生校外補課的空間。

沒有了校外補課,對於想進步的差生少了很大助力。這樣的焦慮會前置到中考升學,學生和家長都會想方設法努力進入優質高中,優質高中意味著有優質教學質量和優質師資力量等。

要想“雙減”政策在高中階段見成效,確保高中教學質量均衡、高中優質師資均衡,真的是關鍵。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02 字。

轉載請註明: “雙減”進高中,高考怎麼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