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戰後,為何宋朝再也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公元936年,後晉國主石敬瑭為向契丹借兵,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所謂燕雲十六州,也稱幽雲十六州,即如今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的北部地區,東西寬約六百公里,南北長約二百公里,總面積約十二萬平方公里。
燕雲十六州以燕山、太行山為界可分為山前七州和山後九州。山前七州包括幽(今北京)、順(今北京順義)、檀(今北京密雲)、薊(今天津薊州區)、涿(今河北保定涿州)、瀛(今河北滄州河間)、莫(今河北滄州任丘北);山後九州包括儒(今北京延慶)、新(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媯(今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武(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蔚(今河北張家口市蔚縣)、應(今山西朔州市應縣)、寰(今山西朔州東)、朔(今山西朔州)、雲(今山西大同)。其中山前七州的重中之重在幽州,山後九州的生死攸關在雲州,這十六州地區控制的正是從蒙古高原和遼東地區南下進入中原的通道和歷代中原王朝最優良的牧馬地。
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在太原之戰消滅北漢後,未犒賞三軍,又不顧宋軍兵疲將怠,便一意孤行地進攻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意圖乘其不備,一舉奪取幽州。戰爭初期,宋軍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守軍望風而降,易州、涿州相繼叛遼降宋,幽州百姓甚至“簞食壺漿迎犒王師”,遼國在山前七州的統治搖搖欲墜,局勢對宋軍非常有利。六月中,幽州留守韓德讓固守不降,宋軍圍攻幽州堅城二十餘日不下,將士多怠,士氣低落。遼景宗下旨增援幽州,七月初,遼軍將領耶律休哥率騎兵長途增援,宋軍三面受敵於高梁河,宋太宗乘驢車逃離前線,十萬宋軍全線崩潰,死者萬餘人。
高梁河一戰,宋軍前期勢如破竹,一度攻入幽州,可惜高梁河戰役最終還是慘敗。然而,宋軍先勝後敗非是無因,首先,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宋軍剛剛與北漢進行太原大戰,雖然取勝,但戰事遷延日久,宋軍師勞兵疲,而宋太宗卻未行封賞,將士多有怨言,士氣衰弱。其次,宋太宗長於政事,短於軍事,對遼軍實力估算不足,貿然進軍又指揮失措。宋軍頓兵幽州城下二十餘日,將怠兵疲,遼軍增援後,宋太宗臨陣脫逃,致使宋軍全線潰退。其三,遼軍發揮騎兵優勢,遠道奔援,變被動為主動,直取宋太宗中軍,給宋軍以沉重打擊。
高梁河一戰,對宋遼雙方的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從宋朝一方來說,從此再也不敢進行這種大縱深的軍事突破,換言之,宋朝君臣早已經被敵人嚇破了膽。而且趙匡胤精心組建的十萬禁軍喪失殆盡,這批禁軍是百戰之師,是趙宋能夠在五代十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而對遼國一方來說,則完全建立了對宋軍的心理優勢,燕雲地區的老百姓自此再也不敢對宋軍寄以期望。這種影響在雍熙北伐時得到體現,在心理上畏懼遼軍的宋軍,只敢採用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方式,而且經過高梁河的慘敗後,燕雲人民已經不可能象當初那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
因此我們看到在雍熙北伐的過程中,再也沒有遼國官軍聞風而降的景象。最終,失去天時地利人和的宋軍在雍熙北伐中大敗而回,大名鼎鼎的宋朝將領楊業就死於此戰。宋遼實力逐漸趨於均勢之後發生了“澶淵之盟”,儘管遼國將燕雲十六州中的涿州、莫州和瀛洲給了宋朝,但最核心的幽州與雲州仍牢牢掌握在契丹人手中。直到400多年之後的明朝,公元1368年8月,朱元璋遣大將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才收復燕雲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