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太極拳:動靜相因,神而明之

由 宗政從蓉 釋出於 經典

太極拳的動靜關係,也就是太極拳的動中求靜,靜中求動,動靜相因。

動靜二字,可以說是太極拳修煉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對關係,學問非常非常之大。王宗嶽的《太極拳論》開宗明義談道:“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一語道盡動靜二字對太極拳修煉的重要意義。

所謂動靜相因,就是說動和靜是對立而統一的,動靜互為因果。張三丰論太極拳,有“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迴圈,相連不斷,則二氣相交,而太極之象成”的說法,武禹襄在古典拳論中義提出練拳要“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古典拳論則有“視靜猶動,視動猶靜”“靜中觸動動猶靜”。

太極拳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相因。是指靜是動的因,動是靜的果。動是靜的因,靜是動的果。這就是莊子所說:“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

因為有了動,才產生了靜,所以動為靜因,靜為動的果。因此,無論是“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還是“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說的都是一回事,是事物的一體兩面。也就是說,動靜一定是相互為因果的。

所以太極拳講動靜相因,應當體會動以習靜,靜不擾動,動不離靜,靜以處動。到了高階階段,則更要理解動就是靜,靜就是動,動靜如一,既無動相,亦無靜相。

太極拳表面看來有套路,有很多的動作,要走架盤拳,要練推手、散手,練習時要講松、柔、圓等種種原則,這些都是動,與道家的靜坐,釋家的禪修一味主靜似乎相去甚遠。但是,如果大家明白究竟何為靜的話,就會明白太極拳的所謂“動中求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也才能明白怎樣去求得方法。

一般人理解太極拳的動中求靜,大都是將外面肢體的動作看做是外動,練拳時的心神是靜的,神意氣要保持靜。但這種層次太粗淺,只看到外形的變化。比如說,有時你的外形動作停下來了,是靜的,但你的意是動的,這就是外面的動與甲面的靜、外面的靜與裡面的動是互為因果。再往深裡面找,主要是從心法上去找動靜關係。

從心法上去找動靜關係,才能夠明白太極拳的靜,並不是人們通常所能理解的靜。從一定意義上講,太極拳的靜是指看不見的神、意、氣的中和運動。盤拳走架時的動中求靜,一方面是求心靜,以一念代萬念,另一方面則要求練山能夠駕馭我們心動的內勁,也就是神、意、氣的中和功夫。這樣的時刻,動固是動,靜也是動。

當代太極拳名家楊澄甫曾經對太極拳的起勢提出這樣的要求:“在此時,精神內固,氣沉丹出,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靜,以待敵人之動。然人每於此姿勢容易忽略,不知無論練達、用法,俱不得脫此。”

楊澄甫是要告誡我們,太極拳的起勢,難就難在要下子就做到調息凝神、精力集中、氣勢騰挪、身體鬆柔等種種要求。有道是太極拳的兩個式子最難練,一個是起勢,一個是收勢,難就難在其要求是動中寓靜,雖動猶靜,寂然不動,內外順遂。

李雅軒對太極拳的起勢也有類似的體會,他說:“未隨出勢,先將腦筋靜下來,摒除雜念,身心放鬆,去掉拘束,如這樣子才能恢復人在未被事物纏繞之前的自然穩靜及天生具有的靈感。穩靜之後而後出1動,並要在動時仍保持其穩靜,不可因動將身心的穩靜分散了,這是需要注意的。”

動中求靜是練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一個重要的練功方法,是道家內觀之道的基礎 透過這種太極拳的動中求靜的訓練,逐漸瞭解太極拳“有動之動,出於無動”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逐漸做到“內外均整,心力合一"。

經過動中求靜的階段,還要進入靜中求動的訓練。太極拳真正的靜,或者說更高層次的靜,是如《陰符經》中所言的“自然之道靜”的那個靜,是“至虛中生神,至靜中生氣”,是“心安則虛則道自來”,是“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這就是說,太極拳的靜是生機勃勃的,是活潑潑的,是內勁盎然的,是要真正能產生動的,而且是不靜不動,小靜小動,大靜大動,那是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