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保姆式育兒:會整理的孩子,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小麗和小雯是兩個家長,家裡都有孩子,年齡相仿,但是,這兩個家庭卻一點兒也不一樣。
小麗的家裡經常亂糟糟的,沙發上扔滿衣服,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茶几上永遠擺滿孩子的各種用品,水壺,零食,玩具,畫筆和各類兒童的繪本,地上總是扔滿玩具,小麗並不是不想收拾,而是她覺得收拾也沒有用,早上剛收拾完,下午就又亂糟糟的一片,十分心煩,乾脆就“放棄治療”了,孩子愛扔就扔吧,大人跟著孩子一起扔。
小雯家的情況則大不相同,不管什麼時候到她的家裡,總是整潔明亮,窗明几淨,沙發上除了墊子之外沒有其他東西,髒衣服放在髒衣簍裡,孩子的書放在書櫃裡,茶几上只有水壺、水杯和抽紙,地上也沒有玩具。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小雯是個十分勤快的人,見不得屋子裡髒亂,每天都要收拾好幾遍,她也是有苦難言,畢竟孩子沒有整理的意識,每天的家務都讓她疲憊不堪。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去哪個家裡做客呢?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小雯的做法對嗎?
孩子在兩歲時就能試著學習整理和歸納物品了,而且,這件事十分必要,可以讓孩子養成有條不紊的好習慣。
在這本書中,她給廣大深受困擾的家長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
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學會整理呢?
第一,要讓孩子明白整理物品的必要性
首先,跟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技巧,畢竟大人和孩子對世界的理解方式不同。比如,孩子用積木在地上“蓋”了一座“城堡”,自己穿著披風在裡面玩,這個時候,在孩子的世界中,她就是公主,而積木就是她的“城堡”,如果你是公主,願意拆掉自己的城堡嗎?當然不願意。
可是,對於大人來說,地上的那堆積木就是需要收拾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命令孩子“拆除”城堡,因為這樣一來,你就跟童話裡的“巫婆”一樣壞了,不妨就讓孩子在“城堡”裡多玩一會兒,小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分散,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玩其他遊戲,“城堡”自然就忘了,這個時候再讓他們去收拾積木。
其次,不要使用模糊的句式。在孩子把衣服亂扔,玩具亂放的時候,千萬不要發怒,使用命令的口吻發號施令,很多家長喜歡用這樣的句式和孩子說話:
“你看房間多亂,還不趕緊收拾一下”
“你怎麼這麼能搗亂”
“一天天只忙你一個了”。
這種方式說話孩子往往會一臉懵,他們的心裡只會想“媽媽在說什麼,完全聽不懂”,對小孩子說話時,應該使用明確語句,比如“把鞋子放到鞋櫃裡”“把髒衣服放到髒衣簍裡”或者”把玩具放到玩具箱裡“,這樣孩子才能聽懂,做到。
再次,要讓孩子明白整理和收納的重要性。比如,早上穿襪子時,只找到一隻,這個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把襪子收好,是不是穿衣服時就容易多了”,
孩子想要玩某個玩具時,可以讓他們自己去找,等孩子找不到時,可以這樣告訴他們“你看,如果我們把玩具收拾好,是不是下次玩的時候就能找到了”。
總之,要讓孩子切身感受到整理給自身帶來的好處,孩子們才會願意去做。
第二,給孩子提供正確指導
孩子生下來如同一張白紙,整理技巧和方式不會無師自通,家長必須要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孩子。
具體來講,應該先從分類開始,先把物品進行歸類,然後放到屬於它們的地方,工具應該放到工具箱中,廚房用品應該放到廚房,髒衣服要放進髒衣簍,疊好的衣服要放進櫃子裡,書和學習用品要放進書櫃裡,玩具則要放進玩具箱裡。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整理前的分類十分必要,可以為我們節省不少時間,將物品分類之後,還要給孩子提供方便的環境,比如,給孩子準備一個專用的髒衣簍,把孩子的書籍放在書櫃的下層,這樣孩子才能夠到,把玩具箱放在地上或者低一點的地方。
第三,家長一定要保持耐心
孩子在剛開始學習整理時,遇到問題是難免的,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當孩子不願意去做時,父母應該多督促,而不是斥責。
比如“馬上就要睡覺了,快把玩具收起來吧”“如果疊好衣服,明天就可以有更多時間玩了”;當孩子做的不夠好時,家長應該多做鼓勵,比如“這次已經做的很好了,下次一定會更好”
總之,教會孩子整理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不僅對孩子是一種鍛鍊,對家長也一樣,只有耐心,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