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一生可以用前明後昏來概括,在位前期開創開元盛世,使盛唐走向了巔峰,而在位後期又一手釀成了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一蹶不起直到亡國,唐朝可謂是“成也玄宗,敗也玄宗”。
那麼唐玄宗為什麼會一手釀成使唐朝由盛轉衰甚至一蹶不起的安史之亂呢,宋安之今天以府兵制度入手,來說說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所在。
先說說何為府兵制度呢?
府兵制度起於西魏,唐朝開國以後繼續沿用這一制度,在唐高祖李淵時期可謂是一波三折,幾次變動。到了唐太宗貞觀十年,唐太宗李世民又對府兵制度進行了整頓完善,並且大致定格了府兵制度,將“統軍府”改稱為“折衝都府”,別將改稱為果毅都尉,軍府也就稱為“折衝府”了。折衝府一般根據軍府的所在地“各自為名”。
而府兵一般是由均田戶選拔充任的,關於均田戶的情況前面文章中宋安之具體說過,大概意思就是唐王朝按人口給農民分配土地,一小部分土地在耕作到六十歲之歸其所有,大部分土地則在農民死後由官府收回再行分配。
府兵往往是“於六戶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選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調”。也就是說府兵本人可以享受免納租庸調的待遇,當然府兵的家屬還是“不免徵徭”的。
府兵是每三年挑選一次,稱之為“揀點”。“揀點之法,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
從這裡可以看出府兵制度就相當於兵農合一的徵兵制度,當然這個是有爭議的,並沒有蓋棺定論為這就是兵農合一的徵兵制度,大家注意一下。
唐朝的府兵不只是要服兵役,而且還需要自備很多武器用具,如果自備不足的話,按照《疏議》來看:“謂隨身七事及火幕行具細小之物,臨軍征討,有所闕乏,一事不充,即杖一百”。由此可見當時府兵的負擔很重,但好在初唐時期因為國家百廢待興,世家大族兼併土地並不嚴重,所以府兵往往透過均田令可以分到足夠的田地,經濟上有所保證,再加上優質的武器裝備,所以發揮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唐朝還有其他兵種,諸如召募兵和州鎮兵等,但府兵是初唐的主要武力支柱所在。
說完府兵制度,接下來宋安之再來說說唐朝是如何利用府兵制度鞏固統治的。
在初唐時期,唐朝的的主要武力支柱在於府兵,而府兵制度則是按照“內重外輕”來進行設定折衝府的,因為折衝府的不時變動,在唐太宗貞觀十年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差不多一個世紀之中,根據《唐六典》和《通典》來看,唐朝多則有638府,少則有574府。而唐朝統治的中心地帶關內道就集中了261府,有時候甚至是273府,兵力有二十幾萬之多,佔據府兵總數將近一半,這樣對於當時唐朝鞏固政權和加強中央集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且唐王朝對於調兵權也很是謹慎,將兵權牢牢控制於中央朝廷,府兵的調遣必須要有皇帝的敕書和兵部下達的府契,由州刺史和折衝都尉共同檢查無誤以後才可以發兵,除此以外地方官員和中央的十二衛都無權調遣軍隊。
遇有重大戰事之時,軍隊由各地折衝府抽調而成,朝廷再派大將前去統領出徵,戰爭結束以後,府兵各回自己的折衝府,而大將回朝,使武將掌握不了真正的兵權,避免了武將擁兵自重進而威脅中央朝廷的情況。
雖然府兵在自備武器用具方面有很大的負擔,但分到的田地足以保證其經濟來源不說,在戰場立功以後,朝廷也會大力表彰獎勵,這樣一來帶動很多百姓參軍的積極性,所以初唐時期的府兵制度可以成為唐王朝的武力支柱,戰鬥力也是很不錯。
但再好的制度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不合時宜,大家知道府兵制差不多相當於兵農合一的制度,雖然有爭議,但毋庸置疑府兵存在的基礎在於均田令給予百姓的土地是否會分配到位,是否擁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不然誰還有心思去當兵。
而王朝越到後期,世家大族的勢力越來越大,世家大族的強大自然意味著土地兼併的嚴重。到了唐玄宗時期,隨著土地兼併的嚴重,均田令受到了不小的破壞,有些府兵除了保有二十畝的永業田以外,按理說還應該有八十畝口分田,結果是一畝口分田都得不到,沒有經濟基礎,府兵自然戰鬥力下滑。
而且唐王朝長期對外用兵,不說窮兵默武但也差不多了,這樣一來府兵兵役加重,導致了士兵大量的逃亡,老百姓紛紛躲避徵發,使府兵的兵源都保證不了。
這時候均田令和府兵制的破壞,致使國家武力支柱府兵已經是大不如從前,已經成為唐王朝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唐玄宗這個人“前明後昏”的一面了。
其實唐玄宗李隆基這個人在位前期也是一個有著大作為的皇帝,在位前期不說他創下的開元盛世,就說唐朝制度上的兩大缺陷,分別是藩王作亂,諸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都是透過強大的軍事實力,才得以登基為帝,不然按照正規程式,根本輪不到他們這些藩王繼位的。還有後宮干政,諸如武則天稱帝還有韋皇后毒死唐中宗,都被唐玄宗給輕鬆搞定,是以他在位45年,雖然狠心殺死三個兒子,但沒有出現過藩王作亂,雖然寵愛楊貴妃,但並沒有出現過後宮干政情況。
光是唐玄宗對於這兩大缺陷的彌補,就可以看出他當時何等英明,但唐玄宗在位後期,在對於府兵制問題上,就開始昏庸起來,面對府兵制的被破壞,為了彌補兵源的不足,唐玄宗開始以募兵制度來取代府兵制度。
像開元十一年,京師的宿衛基本上都是由招募而來計程車兵承擔,總共十二萬人,號稱“長從宿衛”。剛開始招募計程車兵還講究質量,後來則多是招募一些市井之徒。軍隊戰鬥力自然是江河日下。
當然這些還不是關鍵,畢竟只是軍隊戰鬥力下降的問題,還不至於大權旁落,或者說釀成安史之亂。
但到了開元二十五年,邊鎮兵也開始採取招募制,招募而來計程車兵被稱之為“長從兵”或者“長征健兒”,這些士兵由邊境將領長期統領,自然會形成武將擁兵自重的情況。
更要命的還在後面,到了天寶年間,不只是府兵被廢除,募兵制大行其道。好大喜功的唐玄宗李隆基還在邊境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合稱十節度使,為了方便這些節度使開疆拓土,唐玄宗開始放權於下,節度使往往還兼任其所管轄域內的經略、營田、轉運、支度、鹽牧諸使,以一事權,可以說是擁有地方上的軍政大權。
本來募兵制度就會造成武將擁兵自重的情況,唐玄宗還加了一把火,放權於邊境節度使,使節度使擁有當地的軍政大權,而且當時全國兵力大概為五十七萬,而邊鎮兵馬就達到了四十九萬之多,初唐時期的“內重外輕”反而成為“內輕外重”的局勢,唐王朝更是沒有了以關中重兵來統治天下的優勢,形成了節度使可以地方割據的局面,大大方便了諸如安祿山這種野心之輩瘋狂擴張勢力,最後釀成了安史之亂。
可以說安史之亂就是唐玄宗在位後期,面對府兵制度的大崩潰,採取昏庸手段所一手造成的,以至於唐朝由盛轉衰一蹶不起,苟延殘喘一百多年以後憋屈的亡國。
正所謂以史為鑑,那麼唐玄宗李隆基“前明後昏”的人生經歷,告訴了我們什麼樣的人生道理呢?
那便是皇帝也是人,以會出現老糊塗的情況,所以有時候平常人活的久是一種幸福,而掌握天下的皇帝活得久了,往往真不是什麼好事兒,這種情況不只是唐玄宗一人,還有諸如漢武帝、康熙帝、乾隆帝莫過於此,由此可見封建社會百姓的悲哀所在,天下安定與否,要寄託於皇帝一人身上,而皇帝一人老糊塗了,遭殃的則是數十上百萬的百姓。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