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幕後老大,一不小心成了幕僚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史記》
我們先來說說蕭何的官職,蕭何縣吏,出自沛縣當地的大家族,根據後來的表現,可以期滿縣令與劉邦暗通款曲,蕭何相當於如今的副常務副縣長或者是縣委辦公室主任。而反觀劉邦,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在秦朝郡縣制的結構下,郡下面設縣,縣下面又設立鄉、裡、亭,所以亭長就相當於如今的村長。
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蕭何的地位要高於劉邦,即使是典獄長曹參,地位也要高於劉邦,在最初起義的時候,之所以推舉劉邦做老大,主要原因是蕭何與曹參的有意為之,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來看,秦朝依舊如日中天,始皇帝的餘威尚在,這時候造反相當於鋌而走險,而作為造反的帶頭人是要被株連九族的,蕭何與曹參的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家族,自然不敢為天下先。
雖然劉邦當了老大,但在開始的時候和傀儡差不多,直到劉邦一夥起義軍,被同伴出賣丟了老巢,在大家失去希望的時候劉邦去向項梁處借兵,隨後又重整了隊伍,從此以後劉邦才從傀儡成為了真正的沛縣義軍老大。而原本想做幕後老大的蕭何,一下子成了劉邦的幕僚,在此之後也能很好的調整自己與劉邦的關係,並且做到了善始善終,也著實有些不簡單,看來基層公務員做久了,能屈能伸的本事還是有的。
為何唯獨舉薦韓信?韓信的特別之處在哪裡?
何進韓信,漢王以為大將軍,說漢王令引兵東定三秦。——《史記》
蕭何除了幫助劉邦管後勤外,最主要貢獻便是舉薦了名將韓信,但是事實真的僅僅是如此嗎?裡面其實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地方。我們先來說韓信,在他遇到蕭何之前,韓信遇到的所有人幾乎都不待見他,甚至有些討厭韓信。所以用現在的話來說,韓信屬於一個典型的技術型人才,情商很低,這樣的人放在和平年代,其實很難混出個樣子。
即使在項羽陣營裡,與韓信軍事才能相當的人其實大有人在,這也是項羽之所以不重用韓信的原因重要原因。要知道項氏一族是楚國著名的將門,門下軍事人才眾多,猛將如雲。類似韓信這種的,骨子裡帶些陰柔(受胯下之辱)的人,說實在話,在項羽陣營裡至多也就是個鳳尾。
但反觀劉邦的陣營,則是典型的草根大雜燴,樊噲是屠戶出身,夏侯嬰是車伕出身,資歷稍微高點的蕭何、曹參也只是縣級公務員,一能拿得出手的張良,卻是個典型的書生,紙上談兵還可以,這樣帶兵打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劉邦陣營中是缺少一個”科班出身“軍事人才的,而韓信的到來恰恰填補了這個空缺,成為了這個陣營的雞頭。
除此之外,蕭何之所以舉薦和看重韓信,韓信的情商低好掌控,也是重要原因。畢竟劉邦陣營本身出根就低,素質就差,冷不丁請來一尊大神,很容易喧賓奪主,就如隋唐起義中瓦崗山請來了李密,最後一干將領,都成了李密的嫁衣裳。考慮到這點,我們會發現韓信之於劉邦確實算得上是天賜福將,對於韓信來說,也註定了他慘淡的結局。
正是因為蕭何對韓信的瞭解,在劉邦建立漢朝以後,韓信才沒鬧出什麼大亂子,是一步一步走到了別人為他設計好的深淵噩夢,即使到最後回過味兒來,想要奮力一搏的時候,也被一旁等待他已久的蕭何,那捏的死死的。
其實早在那個蕭何策馬直追韓信的夜晚,蕭何真實的內心戲或許是:好不容易碰上個人傻有才的,可千萬要牢牢把握,這傢伙還是個直心眼兒,給點好處就會記在心裡,不會忘恩負義。
平凡卻又不簡單的蕭何
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史記》
放在歷史長河中,蕭何絕對不屬於那種精才絕類的,他的才能中規中矩,如果放在和平年代,他或許會在常務副縣長的崗位上幹得十分出色,那也就僅限於如此了,改變命運的是他選擇追隨了劉邦。在銷售身上也的確有一些普通人不具備的素質,得以成為你在王朝的開國功臣。
像之前我們提到的,在秦末大起義前,蕭何是縣一級別的公務員兒,而且資歷頗深,人脈很廣,在沛縣,有著一個龐大的家族,而劉邦只是一個村級幹部,當拉起隊伍的時候,劉邦卻成了老大,這要換個普通人,估計心裡很難平衡,與劉邦對著幹,或者耍點小心眼兒,鬧點小脾氣,都是普通人常會做出來的事情。
但蕭何卻很好的調整了心態,不但任勞任怨,做好劉邦的後勤工作,還在待人接物上做好臣子的本分,能做到這點,其實是蠻不蠻不簡單的。尤其在劉邦晚年,蕭何能夠看出呂后的強勢,並很好的選擇了站隊方式,最終得以善終。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歷史性的機遇降臨到普通人身上的時候,相比較那些時代浪潮中的那些人中龍鳳,蕭何身上的這些優點,更值得普通人學習和借鑑,他既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甘心輔佐最初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在表面上做的心甘情願,然後在由患難到想富貴的過程中,又能夠及時反思,保持清醒,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蕭何才是值得普通人學習的大丈夫,因為他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