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2004年6月,劉少奇遺孀王光美做了一件意義深遠的大事。此時,已經83歲高齡的她,決定組織“毛劉”兩家後人大聚會。
其實,晚年的王光美因為身體的原因,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更是很少參加活動或者聚會,但這次她卻拖著病弱身軀,破例請毛主席的女兒李敏、李 讓兩家吃飯。
在發出邀請前,王光美對長子劉源說:“前些日子,她們兩姐妹都過來看我。如今我年紀大了跑不動了,又總是惦記她們和孩子們,就聚會一次吧!”她還刻意交代劉源:“這只是兩個家庭的聚會,千萬不要麻煩秘書和別人。”
此時,當年的風雨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經離去,作為兩個家庭裡最年長的長輩,年邁的王光美要用她的一顆心,來彌補歷史造成的隔閡。
聚會當天,王光美刻意打扮了一番,也許她是想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的印象。不過畢竟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王光美是在別人的攙扶下,來到聚會場地的。
當所有人都到齊後,氣氛瞬間就熱鬧起來了。雖然這是兩家人第一次大型聚會,但彼此都沒有任何拘謹的感覺,尤其是王光美,因為高興她的臉上都散發著一種別樣的光芒。
席間兩家人都頻頻舉杯,共祝王光美身體健康,這也是所有晚輩最大的心願。毛主席的兩個女兒多次關切地詢問王光美的身體和飲食起居情況。王光美笑著說:“你們倆身子都弱,年齡也不小了。但是和我比是年輕多了,所以你們才應該多注意身體。”
話音剛落,王光美突然舉起手邊的酒杯,對李敏和李訥說:“你們多保重!”同時老人家還對毛主席唯一的外孫女孔東梅和外孫效芝說:“祝孩子們有出息!”
簡單樸實的語言,卻表達出了王光美對毛主席後人最真誠的祝福和關愛。因為身體原因,整個聚會期間,王光美的話並不多,但看到兩家後代歡天喜地的暢聊,她心裡分外高興,臉上一直掛著慈祥、和藹的笑容。
當時毛劉兩家後人的聚會,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有報紙報道說:“這場聚會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後來王光美的長子劉源將軍在接受採訪時,談及這次聚會,他這樣說:“有的報紙將我們那次聚會,概括為相逢一笑泯恩仇,相逢一笑還不止,確實大家聚在一快說說笑笑。泯恩仇似乎就更談不上了,我們在一塊,還是很講原則的,我們並不迴避歷史,但是歷史造成的悲劇,是我們共同的。我們不願意總生活在歷史的噩夢中,我們應該多汲取,那些今天對我們有意義的,使我們能夠向前看,朝前走的歷史經驗…”
從劉源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次大型聚會對於兩家後人而言,意義及其深遠。當然這背後的組織者王光美,才是最值得敬重的偉大女性,她的一生可以用大起大落來形容。
王光美是名門閨秀,她的父親王治昌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商科,後來被北洋政府任命為“特命全權公使”,並在1919年代表北洋政府參加了“巴黎和會”,之後在1921年,他代表北洋政府參加了“華盛頓九國會議”,在當時社會非常有威望。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註定王光美的人生是光彩奪目的。雖然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但她的成長經歷很順遂,不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學校裡的名人。
別看是女生,但王光美數學特別強,不但是當時北京中學中有名的“數學三王”之一,更是我國第一個原子物理的女碩士。
當年,獲得碩士學位的王光美,原計劃是去美國讀博士的,還獲得了美國密歇斯根大學的批准,如果那次她出行成功,恐怕日後就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學博士了,還有可能是楊振寧的師姐。
但人生總是充滿了意外和偶然。一次“任務”,徹底改寫了王光美的人生軌跡。這裡要說下,王光美雖然是名門閨秀,但是她和同時代的許多年輕人一樣,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早在抗日勝利前夕,她就和地下黨成員有聯絡,這也為她日後為共產黨翻譯埋下了伏筆。
1946年,正在為去美國辦理手續的王光美,突然接到了一張紙條,這張紙條的核心內容是,邀請王光美去北平軍調部(為了調處國共兩黨軍事衝突成立的)擔任中共方面的英語翻譯。
接到紙條後,王光美有些猶豫。一方面是自己學的是物理學,接觸最多的是自然科學,如果去擔任軍事方面的翻譯,她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另一方面就是,她當時正在準備留學手續,如果放棄這次機會,之後有什麼變動就不得而知了。
左思右想後,王光美還是決定暫時放棄留學計劃,去為中共做做事。之後她到了軍調部,成為了葉劍英等人的翻譯。
沒想到時局變化太快,不久後內戰爆發。軍調部人員緊急撤離北平,匆忙中王光美和父母簡單話別,就和同志們一起搭乘飛機,飛往革命聖地延安。
那會兒她並不知道,這次延安之行,她會邂逅一段愛情,對方就是劉少奇。王光美和劉少奇之間,整整相差了23歲,但年齡上的差距,並沒有成為阻擋他們結為夫妻的障礙,他們的紅色戀情,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感動。
劉少奇是共和國開國元勳,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風風火火的革命事業相比,他的婚姻生活也很坎坷,在遇到王光美之前,已經有過五次婚史,也許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在50歲的年紀,再次遇到真愛。
其實,在和李少奇結婚前,王光美就已經對他產生敬意之情。而這種敬意來源於一本名叫《論工廠黨員修養》的書,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劉少奇。
當王光美讀這本書的時候,她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不易和艱難,心中對劉少奇自然而然就充滿了敬佩之情。
真正見面之後,起初他們並沒有想過會成為彼此的人生伴侶,但隨著接觸的頻繁,他們之間越來越合拍,包括許多革命同志也覺得他們很般配。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接觸和深思熟慮後,他們才決定結為夫妻。
王光美也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當時結婚都沒有通知父母,婚後才給父母寫信說:“很抱歉,我已經結婚了,先生是布林什維克,他叫劉少奇。”
不得不說,王光美確實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在人生的重大選擇上,她從來都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人的命運確實充滿了不定數,如果當年王光美選擇去留學,那麼她就不會遇到劉少奇。她可能是享譽國際的物理學女博士,而不是後來赫赫有名的“第一夫人”,她的經歷許就不會那麼波折。
但命運從來不允許人假設,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偉人,有些事情都是命中註定,你想逃也逃不掉。
新中國成立後,王光美經常跟隨丈夫劉少奇出訪國外。不管走到哪裡,她的大方、優雅和不凡的談吐都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讓世界看到了東方女性的魅力。
原本,她的人生是幸福,也是充滿榮耀的。但那場“大運動”爆發後,她的人生徹底陷入了至暗時刻。
在那場大劫難中,王光美和劉少奇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但不管日子多難熬,王光美都沒有堅定和丈夫站在一起。
這不僅讓人想到了彭德懷和浦安修,當年彭老總處境不樂觀,浦安修沒有選擇和他同舟共進,而是無情地離婚,兩相對比,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王光美對劉少奇的愛讓人動容,這種“死生契闊”的感覺,才是人間最真摯的情感。王光美多想一直陪伴著丈夫,可她未能如願。
在動盪的歲月裡,王光美經歷了12年牢獄之災,縱然在監獄中的日子是漫長且孤獨的,但她還是用自己堅強的毅力挺了過來。
只可惜在她入獄三年後,劉少奇卻因病去世,這對恩愛夫妻至死都沒有見過一面。得知丈夫去世的噩耗後,王光美悲痛欲絕,直到1980年,她才和丈夫“近距離”接觸,可是擺在她面前的,只是丈夫的骨灰盒。
一個人如果身處絕境或者不公平待遇,想必會無休止的抱怨吧,可是王光美沒有。12年的牢獄生活,非但沒有讓她變得刻薄,相反讓她更加從容,面對命運的種種遭遇,她選擇坦然接受。
晚年的王光美,並沒有安心養老,她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在她的努力下,“幸福工程”救助貧困家庭15.4萬戶。王光美一直利用生命的餘光去幫助更多生活陷入絕境的人。
更難能可貴的是,對歷史所發生的一切,王光美都選擇“不責怪”。當年出獄後,她聽說毛主席的女兒李納生活上有困難,她就跑過去幫忙,當聽說李納找到心愛的物件時,她高興得合不攏嘴,而且在王光美家的客廳裡,一直懸掛著那副1962年拍攝的,毛主席登門看望劉少奇一家的合影。
如此寬廣、博大的胸懷,空拍連許多男子都會自愧不如,這也是王光美的魅力所在,不愧是名門之後,胸襟和度量,非一般人能比的。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因病離世,終年85歲,她傳奇的一生在親人的不捨中,落下了帷幕。
王光美去世後,毛主席的女兒、兒媳、孫子、孫媳婦都前往悼念,面對王光美的離去,眾人心裡充滿了悲傷和不捨。
正是她的偉大和無私,才贏得了後輩的尊重,雖然王光美已經去世了,但她包容萬物的大愛精神,卻會長留人間……
(本文原創首發,抄襲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