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快評:清華貧困生的匿名自白,何以讓人動容

“我自己也想像他們一樣,照亮哪怕其他一個人也好。”近日,一篇清華貧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網路流傳,受到廣泛關注。

在匿名自白中,作者將自己從貧困生領取助學金,到研究生期間反過來資助4名貧困生的經歷娓娓道來,文章沒有刻意的煽情,也沒有任何的自怨自艾,但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和溫暖卻又直抵人心。在這個盛行碎片化、淺閱讀的時代,這篇長達五千多字的講述,讓無數人願意讀下去併為之動容。

作者當年入學時,獎學金和助學金共計13000元,扣除學雜費以及買電腦和必要電子裝置的錢後,一年可支配的資金只有3200元。為此,他將每個月的花費嚴格控制在400元,連每天10元的伙食費都精打細算。同學吃西瓜喝飲料時,他都是咽咽口水,默默喝水。

但經濟上的貧窮並沒有磨滅他的鬥志。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他透過做家教實現了經濟上的增收,終於可以和同學一起AA吃香鍋,吃飯也可以吃兩個菜。而更為重要的是,他拿到了學校的保研名額,此時的他,也透過實習和做家教賺夠了讀研的學費以及散夥飯的請客費用。

如果說故事到此結束,那也足以讓人感動。一個少年,面對經濟和生活上的拮据,卻依然透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了生活和學業上的雙豐收,這本身就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真實寫照。但對於作者而言,“窮則獨善其身”不是他的為人處世之本,即使生活仍不容易,他也希望可以盡己所能“兼濟天下”。

讀研後的他,其實依然屬於校園裡的困難群體,可是他放棄了爭取助學金的機會,因為他認為,總有更需要的人,而自己可以自立更生。同時,他還每個學期拿出3200元錢,資助家鄉希望小學的4名學生。在每學期放假回家的時候,他也會去看看這些孩子,給他們講述外面的世界。他帶給這些學生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思想上的啟迪。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他人撐把傘。正是因為懂得貧困給自己帶來的不易,所以才更願意盡己所能幫助他人,雖然此時的自己業並不富足,而這種推己及人的善良是一個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當初那個被愛與善意照亮的少年,如今也已變成了一束微光,照亮了別人的路,這樣的結局讓人欣慰。要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他的真實寫照,這樣的讚譽並不為過。

而同樣讓人感動的是,他始終秉持著一顆感恩的心。每年堅持給資助自己的企業和基金會親筆寫信,每年給幫助過自己的老師發微通道祝福,資助人的親筆信儲存至今……這些微小卻恆久的舉動,是他最質樸的感恩方式。

面對貧窮,有人自怨自艾,但同樣有人敢於面對,把貧窮所帶來的磨練沉澱成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這名清華學生就是後者。“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貧困當然是不幸的,但敢於坦然面對貧困,以自強、善良和感恩戰勝貧困,並盡己所能幫助他人、回報社會,他無疑是扼住命運喉嚨的強者。而帶著這份自強、善良和感恩,他必然會更坦然地走下去,也定然能實現自己“去真正做一些實事”的願望。

其實,對於我們而言,在為這名清華學生感動的同時,不妨也好好審視一下這封匿名自白所傳遞出的價值觀--自強、善良和感恩。或許,當我們下一次面對挫折和磨難時,解開困局的鑰匙就在其中。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舉報/反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90 字。

轉載請註明: 正觀快評:清華貧困生的匿名自白,何以讓人動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