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三個人,一個人說我是“削枝固幹”的主持人。一個人說我是“削枝固幹”的犧牲品。中間那個人說,其實,我什麼都不知道!
(左邊起:白起、昭襄王、范雎)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裝逼失敗,舉鼎絕臏而死,大王之位懸而未決,他的各位兄弟立即你爭我奪。
參與此次競賽的有武王親弟贏壯、庶兄弟贏芾、贏悝。
每個人的身後都有一大票的支持者,左相甘茂、右相樗裡疾,連老太后惠文後、宣太后、武王后這些千嬌百媚的女子也紛紛擼起袖子親自下場,參與其中。?
(武王舉鼎)
老贏家的遠房親戚趙武靈王,此時還在代地養馬,他看到這個情景,就輕輕地笑了。
不就是一張凳子嗎?何必傷自家感情。你看我不就是把凳子給了兒子,跑到草原上養馬來了嘛?
出於好意,於是他伸出了援手,“都別爭了,讓贏稷回來當大王吧!人家小小年紀就質於燕國,這種為家為國而犧牲自己的人,也要給他一個報效祖國的機會嘛!”
當時的宗室重臣、秦國右相、秦惠文王異母弟的樗裡疾,也覺得趙武靈王的建議有意思。
他笑罵道:“老匹夫,想利用王統之爭來亂我朝堂,還說得這麼好聽。不過咱們騎驢看帳本——走著瞧!”
於是,他果斷地迎回了贏稷,是為秦昭襄王。
福從天降,贏稷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的。
可憐他的那些兄弟, 苦恨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秦昭襄王劇照)
宣太后看到自己的兒子當上大王,也心滿意足了。就對另外的兩個兒子贏芾、贏悝說,“行了,行了,打起精神來,我去跟大王要兩個君侯給你們噹噹,都是自家兄弟,他已經吃到了螃蟹,留點湯給你們喝也是應該的。”
於是,贏芾得封高陵君,贏悝得封涇陽君。另外的一個同父異母的贏壯就不幹了,“這糟老太婆壞得很,這凳子本來就是我大哥的,你們拿了過去,還在這裡裝什麼好人?”
於是舉兵造反,史稱“季君之亂”。
孩子不聽話,就要打屁股。魏冉為將,帶兵平亂,由於在推搡的過程中,把大家的火氣都打出來了。
結果,贏壯被殺死,那些不聽話的兄弟,也要砍頭,武王后被趕回了魏國孃家,老秦人不認你這門親戚了,可憐的是老奶奶惠文後也因此而死。
樗裡疾一看,不好,還是中了那老匹夫的計的啊。不過都殺成這樣了,現在也只能死保贏稷,希望他能把這個國家安定好,眼前困難也只是暫時的,秦國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於是他想把“相國”之位傳給了魏冉,這可是相國啊,老頭子也算是一心大公無私了。
死之前,他把宣太后請了來,“老嫂子,秦國之今時今日來之不易,你要看好這個家啊!”
宣太后感動得眼淚汪汪的,如果沒有樗裡疾的支援,還真輪不到贏稷來坐這個位置。
宣太后便對樗裡疾說道:“你別說話了行不?你看你這氣喘的,放心吧!老身也豁出去了,等到上朝的時候,老身也拿塊草蓆,帶張簾子去聽聽,去看看。”?
(宣太后臨朝當政)
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由於有了宣太后,贏稷的王位坐得越來越穩。
老舅魏冉又保舉了白起為大將,這傢伙打仗真是槓槓的,沒得說。俗話說家和萬事興,還真對。
老媽子宣太后,老舅魏冉,再加上個來自遙遠南方的老白,大傢伙同心協力,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
鄰居的老韓家、老趙家、老魏家、老楚家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眼看著這一塊塊地皮就要到手了。
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叫做張祿的人來串門。他跟昭王說,“咱們行走江湖的,保命用小號,其實我就是范雎。”
昭王好酒好肉地招待了范雎,晚上又安排范雎住下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范雎小心翼翼地跟昭王說,“老哥,承蒙招待。冒昧地問一句,這房子是誰的啊?”
昭王當然說是自己的。?
(范雎和秦昭王劇照)
范雎當即表示不信。
“臣居山東時,聞齊之有田文,不聞其有王也。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這房子怎麼會是你的呢?
如果這房子是你的,那怎麼房間裡住的怎麼會全是你的老表啊?
昭王大失一驚,這泥瑪還真是!本來是請老表來幫忙蓋房子,這一蓋完,一間間地分了出去,這裡面的租客們到底是向他交租呢?還是向老太后交租?這個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啊!
於是便問“計將安出?” 范雎便道:“大王莫急,此事易也!齊家治國,無非軍、政、財三樣。先把柴米油鹽錢拿下——財權;再拿下能決定什麼時候開會,決定開會討論什麼內容的權力——行政權;最後拿下武裝力量——軍權。”
昭王一時難以決擇,便問,“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就像他們說的上、中、下三策那樣的?” 范雎給昭王鼓了鼓勁。
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
除了果斷“削幹固枝”之外,別無他策!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國,令涇陽之屬皆出關,就封邑。
昭王四十二年九月,宣太后病得不輕,昭王免除了魏冉的相國,不再讓他來管這個家了,並且驅趕了咸陽四貴,讓他們回自己封地去,別在朝堂上搞討亂,至此,“削枝固幹”運動便轟轟烈烈地爆發開來。
“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這是民間俗語,太俗。還是用“得隴望蜀”吧!
昭王奪回了朝堂的行政權和決策權,又開始瞄上了軍隊的控制權。
(昭王和白起劇照)
從魏冉罷黜,再到白起之死,相隔了八年,所以人們會有個誤區,其實還是“削枝固幹”運動的延續,只是這個政治佈局,昭王用了八年之間才得完成。
白起好不容易打勝了長平之戰,提議“趁他病,要他命”一舉滅亡趙國的時候,昭王和范雎又開始嘀咕上了。
說好了,要一輩子在一起搞“削枝固幹”的,你可不能半途而廢啊!白起這傢伙,打仗沒說的,但是不能讓他拿了滅趙之功啊!
拿了滅趙之功,他就有了一套護身符,動不了了,搞不好你昭王還得大大地封賞。
哇,功高蓋主了,兔死狗烹了,就算你想這麼幹,但也得找其它藉口。
於是這兩個人在朝堂上,拿了個話筒,高唱著“你快回來,把我的思念帶回來,你快回來。。。”
就差上宋高宗的那十二道金牌沒發出去而已了。 白起憤恨不已啊,又有什麼辦法呢?
誰讓他是魏冉保舉為將的呢?這身上貼的是楚系外戚的標籤,大王不再相信你了,那你還有什麼辦法!
於是班師回朝,之後,范雎就笑了,“對不起啦,這滅趙的功勞,老夫笑納了!”
史記:“任鄭安平擊趙”。
秦軍在邯鄲城下戰事不利, 昭王又回想起白起的好,畢竟國家的利益為大嘛,誰打不是打!
不過白起打和范雎打,那可不一樣。於是范雎又趁機搬弄是非,秦王一氣之下索性免了白起官職,將他貶為尋常士卒趕出咸陽去陰密。?
(昭王怒)
然後,范雎又說了,“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好一個逢紀殺田豐之計,袁紹在官渡打敗仗之後,逢紀對就他說“主公,田豐聽到你打敗仗之後,在監獄裡高興得跳了起來了耶。”於是田豐死,白起亦死!
同年,“鄭安平為趙所圍,急,以兵二萬人降趙。”現實給了這老匹夫狠狠地敲了一棍,把他打得眼冒金星。
君臣這次合作像一條喝熱水的狗,被趙國打得嗷嗷直叫,讓人笑話。
昭王也急了,“今武安君既死,而鄭安平等畔,內無良將而外多敵國”,範卿啊,該怎麼辦啊?
拿不下趙國,你拿個毛去取軍隊的控制權啊?這軍隊裡都是熱血男兒,你打不了勝仗,誰T。M的會聽你的?你拿什麼去提拔那些聽你話的將領啊?
史上記載,范雎不知所出,已經拿不出辦法來了嘛!
其實不難想象,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是建立在國家實力強大的基礎之上,而他的“削枝固幹”之計又在不斷削弱秦國的根基,以至到了後來,他自己也內外交困,遲遲打不開東進的道路。
於國無功,那千古賢相的名聲從而來?是他害死了白起然後所得?
然後,因為他是賢相,那白起就變成了一個不聽話的臣子?誰是誰非,歷史自有公論!
史記記載,范雎被昭王罷黜,不是的。太史公又在騙人啦,其實范雎後來是被昭王處死了。
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上面明確記載了:“五十二年,王稽,張祿死。”
據此,可以判斷,舉薦范雎的恩人王稽因為私通敵國被誅殺,而張祿即范雎,則死於王稽連坐之罪。
總而言之,白起是死於范雎和昭王的“削枝固幹”之計,本質是如果他們想要取得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必須要殺白起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