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從個性來說,曹操向來不是一個寬容的人,反而是一個“外寬內忌”的人。翻開《三國志》可以找到很多因為一句話而莫名其妙得罪曹操,又莫名其妙被殺的人。不過曹操有的時候表現得也很理智,這一點在張繡降而復叛,叛而復降一件事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張繡殺死了曹昂、曹安民、典韋,曹操即使再大度也不可能不恨張繡,但在張繡投降時,曹操卻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還與張繡結成親家。不過張繡和兒子張泉都沒有得到善終,有人認為這是曹操對張繡的刻意報復。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張繡叛而復降的時機,讓曹操不得不接受
張繡與曹操之間可謂有刻骨深仇,但是張繡抓的時機非常好,讓曹操不得不接受他。張繡投奔曹操的時候,正是曹操和袁紹相對抗的時候。在人們的印象中,袁紹當時的力量比曹操強大很多,所謂坐擁青、冀、幽、並四州。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四州之地並非全境,其實青州就有一部分在曹操的手上。而曹操也是佔據兗州、豫州、徐州、司隸以及揚州、青州、荊州的一部分,僅從地盤上來看,並不比袁紹弱小。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而曹操有一個非常大的劣勢,那就是敵人比袁紹更多、更強大。袁紹“南據河,北阻燕、代”,以黃河和太行山為屏障,有一個較為穩固的大後方,面對的對手也都不是很強;而曹操向北則面對強大的袁紹;向西則是名義上歸服,但保持獨立狀態的關西軍閥;西南和東南分別是張繡、劉表和孫策。可以說周圍都是敵人,或者潛在的敵人,處境非常不利。
在種生死存亡之際,張繡跑來投奔曹操,我想曹操噁心是真的,但高興也是真的。為了“官渡之戰”的勝利,以及拉攏、穩固其他人,曹操必然要接受張繡,還要給張繡很高的政治待遇。張繡殺了曹昂,還能得到曹操的厚待,只能說抓的時機太優秀了。
《三國志·魏書·張繡傳》:“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張繡父子之死
張繡在“官渡之戰”中站對了隊,那麼在這種“非常時期”過後,曹操有沒有對張繡進行報復呢?有人認為是有的。因為張繡父子都沒有得到善終。
張繡
按照《三國志》當中的記載,曹操擊敗了袁紹,並且陸續擊敗袁尚和袁譚。袁熙、袁尚兄弟跑到幽州西北方,三郡烏桓的地盤。
袁紹與烏桓人有長期合作的關係,曹操擔心自己在南下擴張的時候,或受到袁氏兄弟和烏桓的反撲,於是決定遠征三郡烏桓。張繡就是在出徵的路途上死掉的。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有人覺得奇怪,張繡在軍中好好地待著,怎麼就突然就死了呢?是不是曹操下的毒手呢?這個小編並不認同,一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是曹操所為;二是遠征烏桓的路途兇險,難免發生意外或者疾病,曹操的重要謀士郭嘉也是參與遠征烏桓後病死的。僅僅死於軍中就說曹操報復張繡,未免過於牽強。
《三國志·魏書·張繡傳》:“從徵烏丸於柳城,未至,薨。”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郭嘉)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
關於張繡之死還有一種說法,出自《魏略》。曹丕幾次因為曹昂的死責罵張繡,張繡內心不安,於是自殺。
不過《魏略》中稱曹丕為“五官將”,而曹丕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則是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要晚於張繡的去世時間。所以這條史料是有爭議的,並不能確定曹操有過報復行為。
《魏略》:“五官將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繡心不自安,乃自殺。”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張泉
張泉是張繡的兒子,他也沒得到善終,死於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的“魏諷案”。魏諷是一個很有口才的人,不滿於曹操的統治,於是暗中組織黨羽,在曹操在外出徵時發動政變。
可以說魏諷選擇這個時候發作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曹操剛剛在“漢中之戰”吃了敗仗;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關中群盜呼應關羽,曹操面臨一個新的危機。魏諷也打算添一把火,但是事情敗露,被曹丕撲滅。而張泉正是此事牽連而被誅殺。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世語》:“大軍未反,諷潛結徒黨,又與長樂衛尉陳禕謀襲鄴……誅諷,坐死者數十人。”
《三國志·魏書·張繡傳》:“子泉嗣,坐與魏諷謀反誅,國除。”
有人認為,張泉的死是曹操對張繡的報復行為,隱忍了這麼久,你殺我一個兒子,我殺你一個兒子,非常公平。但問題在於,“魏諷案”是一個突發情況,曹操當時位於關中,是由曹丕完成對魏諷和其黨羽的鎮壓。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曹丕擴大了打擊範圍,以至於“坐死者數十人”。至於其中有多少人參與謀反,張泉有沒有參與謀反,一概不清楚。但無論如何,這件事是曹丕做的,把張泉的死放在曹操的頭上,並不是一件合適的事情。
更何況當時的情況雖然不至於“官渡之戰”時那樣惡劣,但確實也是很不利的。曹操敗於漢中,威望受到巨大打擊,有營帥仗著軍隊和曹操叫板,也有人因為“漢中之戰”的勞役造反,關羽的兵鋒就在襄陽,如果取得襄陽之後,下一步就是宛城,直接威脅許昌。
曹操甚至一度想要遷都避禍。這種情況之下,曹操對“魏諷案”的傾向是儘量寬大處理,如果曹操真的想要報復張繡,也犯不上在這樣一種特殊時期。
“官渡之戰”時曹操能忍張繡,“魏諷案”中曹操就能忍張泉,當然這是在張泉沒有參與謀反的前提下。如果張泉真的參與謀反,那也就談不上報復不報復的問題了。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三國志·魏書·劉廙傳》:“魏諷反,廙弟偉為諷所引,當相坐誅。太祖令曰……特原不問。”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粲二子,為魏諷所引,誅。後絕。”
《文章志》:“太祖時徵漢中,聞粲子死,嘆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小結
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這是不爭的事實;張繡死於行軍,張泉死於政變,都沒有好下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在沒有過多證據的情況下,將二者強加上因果關係,最後的結果就只能是猜測而已。
小編不否認這種猜測的可能性,但不能將其視為一種定論,相比之下,張繡遭遇突發意外或者病死,張泉由於與魏諷關係親密而被曹丕誅殺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參考文獻:《三國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37 字。

轉載請註明: 張繡父子都不得善終,是否為曹操報復的結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