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才子多風流,在中國文壇,從古至今,留下了無數男才女貌的愛情故事。
在中國近代社會,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才子,不僅留下了眾多無數人為之追捧的話本小說,自己也是風流多情,周旋於眾多女子之中。
他就是著名的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今天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則是他的妻子,著名書畫家於立群。而兩人在相伴40餘年後,於立群竟然選擇追隨郭沫若而去,自盡離開了人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家教良好,能歌善舞
於立群,1916年出生在廣西賀縣一個官僚家庭。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間的榜眼,歷任廣東學臺、駐德大使、吏部侍郎等官職,後任李鴻章幕僚長達十餘年,官至從一品,對兩廣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長足的貢獻。
于式枚篤信佛教,終身未娶,後收養了胞弟的兒子於孝侯,這便是於立群的父親。她的母親也同樣出身顯赫,外祖父岑春煊官拜兩廣總督,光緒26年曾經力排眾議從蘭州北上救駕“慈禧”,因此一路青雲,成為清末最顯赫的重臣之一。
於立群的母親共生育了五女一男,於立群排行第三,她的長姐是於佩琛,也就是於立忱。民國之後,於家家道中落,母親帶著幼子幼女去上海投奔外祖父,後於立群也前往上海和他們住在一起。
於立群外貌秀美,性格活潑,深得外祖父寵愛。十四歲那年,她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劇社,後又進入了上海電影學院,演過話劇,也拍過電影,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紅星。
從上不難看出,於立群家境優渥,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對於生活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且她的性格奔放,容易與人相處,這也使得她的生活過得順風順水。她會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也願意為之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也為她後來的生活軌跡埋下了伏筆。
遇見愛情,一見鍾情
於立群第一遇見郭沫若,她才二十歲不到。當時的她給郭沫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襲藍布衫、梳著當時流行的兩個麻花辮,皮膚泛著健康的亮色,完全不像那些流行的女明星那樣嬌柔做作。
郭沫若對於於立群一見傾心,不僅因為其外貌秀美,也因為在她身上可以到她大姐於立忱的影子。原來,郭沫若曾經和於立忱還有一段情。於立忱是一個思想進步的青年,曾經因為共產黨的身份被捕,出獄後為《大公報》工作。
1934年,於立忱得了肺病,她靠著工作津貼,一邊去日本治病,順便也擔任《大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她在東京的住處和當時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家相去不遠,兩人就因此開始了交往。
雖然那時郭沫若已經有了日本妻子,並且還有了幾個可愛的孩子,但是他依然對於立忱一見鍾情。一個浪漫多情的才子,一個才華橫溢的記者,在東京這個地方發展出了一段浪漫的愛情,可惜這終究超出了世俗可以接受的範圍。
故事最終也以悲劇收場,後來《大公報》不再負擔於立忱在日本的費用,她只能無奈回國。疾病纏身讓她鬱鬱寡歡,最後竟走上了自縊的道路。
後來,中日戰爭爆發,郭沫若也拋下了在日本的妻兒,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也就促成了他和於立群的相遇。
因為這層原因,於立群和郭沫若的交往漸漸多了起來。當時,郭沫若已經是功成名就的文學家和社會學家,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並且他年長於她24歲,因此於立群對郭沫若非常尊敬,把他當成了一個交心的長輩。
其實故事發展到這裡,一對才子佳人的形象躍然紙上,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追求,對於彼此又都尊敬喜愛,這也為他們將來相伴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惜的是,我們猜中了故事的開頭,卻沒有想到故事的結尾。並非所有的愛情故事都有著令人豔羨的結局,世事的無常才讓人唏噓。
喪夫喪子,自盡身亡
抗戰全面爆發後,於立群參加了抗戰演出隊,跟隨郭沫若輾轉多個城市,相處久了,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於立群就搬到了郭某若租住的地方,兩人開始同居生活。他們兩人共生育了四男兩女六個子女,相伴四十餘年,於立群也成為了郭沫若最後一位夫人。
在和郭沫若同居之後,於立群漸漸放棄了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反而擔任起了他的私人秘書的工作。她幫助郭沫若抄寫各種文稿、查詢資料、接待來往的賓客,整日裡都非常忙碌。除此之外,她還積極投身女性運動,並且幫助籌集經費和醫藥物品,用以支援戰爭需要,生活過得十分辛苦。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於立群依然竭盡所能,把自己的幾個子女培養成才。
但是文革的開始改變了一切,雖然被要求要受到保護,但是郭沫若一家依然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在兩年時間,兩個兒子相繼離世,這讓郭沫若和於立群精神受到極度創傷。
年事已高的郭沫若受不了打擊,極度悲憤,在一年的時間連續七次進了醫院,於立群也因為各種原因多次留院觀察。1978年6月,已經86歲高齡的郭沫若還是拋下了於立群,先走一步,撒手人寰。
悲痛萬分的於立群在編撰完《郭沫若文集》之後,於次年二月自盡於北京老宅。
關於她自盡的原因坊間有眾多猜測,一是說她受不了兒子和丈夫的相繼離世,抑鬱難耐,才選擇隨他們而去;也有人說是因為她在大姐的遺物中發現大姐曾經為郭沫若懷過一個孩子,但是郭沫若始亂終棄,才導致了大姐的自盡,這讓她難以接受才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小結:
不過斯人已逝,再多的猜測也是徒然。對於於立群來說,她原本可以有著自己的事業,從事熱愛的工作,但是因為郭沫若的原因,她自己漸漸淪為其附屬品。
其實於立群本人也有著很高的書法造詣,但是後人在提起她時,依然會稱呼她為郭沫若的夫人。
我們可以看出,女人一定要有獨立的事業,這樣才會有自己的精神寄託,在遭遇挫折和困苦時,才能更快的走出來,更快找到人生新的目標。於立群自殺的悲劇也在於失去了人生目標,因此在和郭沫若相伴半輩子之後,毅然選擇了離開這個讓她痛不欲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