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浩的《筆法論》之謎 荊浩簡介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荊浩,為後梁畫家,尤其擅長山水畫,還創作《筆法論》提出畫景色的六個要素。厭惡戰亂,不滿社會動盪便隱於市,潛心繪畫,如今只有《匡廬圖》等少量作品留存於世。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荊浩簡介和荊浩的《筆法論》之謎。

荊浩簡介

荊浩的《筆法論》之謎 荊浩簡介

荊浩,字浩然,唐末時期約公元850年出生於河南濟源,年輕時喜愛儒學,精通曆史。想必荊浩所創作品均表現的深不可測和他年輕時博學多聞還有濟源這一個文風頗盛之處很有關係。

公元874年,荊浩得老鄉裴休的幫忙得以當上小官,開始他的仕途之路。

荊浩於後梁時期,因朝政多變,時局不穩,加上躲避戰亂便產生隱居之意,於是退出官場終生不仕。

荊浩在太行山隱居,在隱居期間,打開了他創作的源泉,雖與外界接觸甚少,但是還是會為青蓮寺作壁畫。在那隱居期間,創作了《筆法論》這一重要山水畫理論和繪畫出成為經典的《匡廬圖》。

荊浩還曾將為雙林院禪寺繪製壁畫,雙林院的牌匾還是唐僖宗親自題賜的,可見雙林院的重要之處,但是荊浩能在這裡繪製也算是很有名氣,可見他的繪畫頗被賞識,只可惜此畫並沒有留存下來。

荊浩的《筆法論》之謎

荊浩的《筆法論》之謎 荊浩簡介

隱居於太行山的荊浩,自號為洪穀子,撰寫了《筆法論》這一重要理論,假借與老叟的問答得出山水畫的要義。荊浩認為山水畫要有六個要義,即氣、韻、思、景、筆、墨。雖是六個字便可以表達,但是其中精華卻要我們細細品味方能得出精髓,這《筆法論》可謂是荊浩得畢生精華拽寫而成,是荊浩隱居於市,多以畫山水為閒居活動,面對這美妙山水逐漸領悟出的精髓和苦心專研的成果。

雖然知道荊浩隱居在太行洪谷,但是具體位置在歷史上一直不得而知,就算有出處但是也各自說法不一,不能得出結論,於是荊浩隱居在太行洪谷哪出一直成為未解之謎。後來據史學家的精心專研得知荊浩創作出的《筆法論》的地方為山西沁水境內歷山之下的溝河谷。

據歷史資料可以在歷山地區查詢到荊浩所作的《筆法論》裡所提到的幾個地方名字,而且在歷山地區均有荊浩得繪畫傳說,因此得出荊浩創作《筆法論》的文字和繪畫的地方。

之後還找到了《筆法論》中記載的石鼓巖等多地,而且還觀沁水處的風光與《筆法論》中記載的山水環境相似更是證實了此處便是《筆法論》創作之地。而且還是荊浩以此為背景繪畫出不朽名畫《匡廬圖》的地方。

終於這令人不解《筆法論》之謎得以破解,也算是增進了對北派山水畫的創始人荊浩的瞭解和使人們有機會去感受他筆下的山水和理論精髓。

以上便是荊浩簡介和荊浩的《筆法論》之謎的介紹,荊浩在山水畫上所作出的貢獻被世人尊稱為北派山水畫之祖,他的山水畫形神具備,情景交融,頗有靈氣,可謂世間極品,只可惜留存較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80 字。

轉載請註明: 荊浩的《筆法論》之謎 荊浩簡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