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速鐵路已經開通了快一個月,這條新的高速鐵路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每小時的智慧化高速鐵路,自從京張鐵路的執行也是標誌著我國進入鐵路“新時代”。
鐵路在我國曆史上並不算悠久,從第一條詹天佑的人字形鐵路算起也不過才100多年,在詹天佑修建完鐵路之後,四通八達的鐵路也是逐漸建立,但隨著經濟發展,清朝使用的鐵軌都被更換過了,但還有一條唯一仍在使用鐵路,至今都沒有生鏽。
說起鐵軌,那肯定離不開鋼鐵,清朝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是漢陽鐵廠,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湖北龜山投資建造鋼鐵廠,全廠囊括了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6個大廠,旗下又有4個小廠。
最初張之洞投資了246萬兩,可是歷經三年建成後卻花費了500萬兩,由於計劃不周,導致裝置和原料無法及時投入使用,張之洞就跟德國貸款,並從德國購進了最好的冶煉裝置馬丁爐。
為了解決原料問題,又跟日本簽訂了“煤焦鐵礦石互售合同”,並以大冶礦山作為抵押,又借了不少的貸款,到清朝結束前,漢陽鐵廠每年能夠生產約8萬噸生鐵,鋼近4萬噸,鋼軌2萬餘噸,不過隨著抗日戰爭,漢陽鐵廠多數都被拆除。
直到2015年,嘉陵江大橋附近檢查鐵軌的工作人員,無意當中發現了一段鐵軌上刻了一些字,“1902漢陽鐵廠造”、“M.C.-1906-A.T”、“COCKERLL-1908-AT”等,工作人員雖然不知道其中的一些意義,但鐵軌刻字可不是小事,就上報了。
後來經過文物部門的鑑定,這些鐵軌確實是出自漢陽鐵廠,要是流通市面價值百萬,這些可是文物,而這鐵軌所在就是寶成鐵路,寶成鐵路北起陝西省寶雞市,向南穿過秦嶺到達天府之國四川省成都市,全長669千米,寶成鐵路從1913年就已經探勘。
但直到1952年才開始動工修建,當時中國成立不久,沒有太大的鋼鐵廠,加上裝置有限,就使用了漢陽造的鐵軌,不僅僅是漢陽鐵軌,一些機器,廠房也都是使用了清朝遺留下來的。
1958年寶成鐵路正式通車,它不僅是一條連線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動脈,也是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更是新中國第一條工程艱鉅的鐵路,它的出現徹徹底底改變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2018年,寶成鐵路被選為了工業遺產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