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毛遂幫助趙國的平原君去楚國談判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回國之後便受到了平原君的褒獎:我手下有飽學的智囊之士上千,都不如毛先生您。毛先生的三寸不爛之舌之舌,更勝於百萬之師。”
從《史記·平原君列傳》的這段故事中我們能看出,一個口齒伶俐的飽學之士,往往能夠在關鍵的時候,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甚至左右是一國的興衰。因為在中國古代,讀書人時十分受推崇的,這樣的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經延續下來的了。在歷史上便有著很多口才突出的人物,比如說張儀、毛遂、諸葛亮等等。而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南唐時期的大才子,名叫徐鉉。
徐鉉出生於公元916年,他年僅10歲的時候就能夠寫出一手好文章,與五代十國南唐時名臣韓熙載並稱為“韓徐”。年少時酷愛練習書法,與弟徐鍇並稱為“江東二徐”。但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並非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而是他的口才。
徐鉉的口才幾分是天生的另外幾分則是他自己的練出來的,徐鉉也有一個“定國安邦”的理想,或許也曾想過像毛遂一樣,三寸不爛之舌之舌,勝過百萬之師。或者像諸葛亮一樣,舌戰群儒。所以他步入了仕途,初為楊吳手下校書郎,後來又投奔到唐後主李煜麾下。
李煜自己是一個才子,所以也很欣賞徐鉉的才華,曾經多次派遣徐鉉出使宋朝。宋開寶七年(974年),已經統一了北方的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李煜這個人寫詞是當世一流,帶兵打仗他不行,所以便派遣徐鉉前去談判,謀求和平。
徐鉉一見到趙匡胤便說:“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趙匡胤機智的答道:“汝以為父子分兩家,可乎?”
徐鉉沒有放棄,繼續和趙匡胤爭辯:“反覆再三,聲氣愈厲”。趙匡胤辯不過於是發怒了。拔出劍便直截了當的說道:“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事情都到了這個份上了,徐鉉也只能灰溜溜的回了南唐見李煜。李煜聽說了徐鉉所說,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於是便讓徐鉉再次出使北宋去遊說趙匡胤。這已經是第三次和趙匡胤談判了,趙匡胤手下的文武百官都早已經見識到了徐鉉的厲害,那麼敢去接茬。最後竟然無一人敢去應戰,生怕自取其辱,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趙匡胤一個不高興就拔劍相向。趙匡胤吃了幾次癟,也不想見徐鉉了。於是他便想了一個辦法,他在殿前尋找了一個沒有讀過書的文盲帶領著十多個官員去見徐鉉。
這時候徐鉉也乘船上了岸了,一見到趙匡胤派來的使者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大道理來,為首的使者就“嗯嗯”了兩句,好像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徐鉉嘰嘰咕咕又說了好久,對方也只是隨意的應了兩聲。徐鉉心想這該不會是一個傻子吧?傻子倒不是,是個文盲。聽不懂你徐大才子說什麼,最後徐鉉又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