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現象”,每位學生都會遇到,為了中考目標,家長要審慎面對
初二進一步可以衝向學霸,退一步可以掉成學渣。孩子就讀初二時,莫名其妙進入一個“瓶頸期”:狀態萎靡、彷徨不前、厭學、情緒暴躁等,甚至出現更多叛逆的言行,讓家長頭痛不已。讀初二以後,有些學生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父母無論說什麼話,都要頂撞回來,有時乾脆不搭理。這其實是很普遍的"初二現象"!
一、“初二現象”的焦點問題
早戀。早戀現象主要集中於初二年級,同學之間肆無忌憚地開玩笑,部分男女生表現過分親密。
上網。初中階段,初二學生上網最多,有的男生幾乎整天都泡在網咖裡,不停地打遊戲,餓了就在網咖幹吃泡麵,有的甚至逃課上網。“手機問題”也很普遍,對於這個問題要強調,有些原則問題,家長不能退步,多退一步,以後想要再收回,就很難了。
逆反。初二學生的明細特點是不服管教。對很多事有自己的觀點、認識、體會,不容易溝通,不輕易服從師長尤其是家長的指導和批評。一些同學對老師﹑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甚至嘲笑師長,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一定要和師長對著幹。
二、出現“初二現象”的原因
生理因素。初二學生年齡基本上在14歲左右,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性行為,這些問題他們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
學習壓力。初二階段雖然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同學們在學習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有的學生因此產生了畏難情緒,感覺學習吃力,上課聽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時間一長甚至破罐破摔,放棄了學習。
心理因素。初二學生心理開始發生較大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們認為自己身體上已經發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經成熟,他們自認為什麼都懂,甚至比師長都理性,於是渴望獨立的空間,不習慣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對家長特別逆反。由於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不良行為。
三、怎麼應對“初二現象”
孩子學壞的第一步往往表現在穿著打扮上,如: “ 染頭髮 ”、“ 穿拖鞋進校 ”、“ 男生留長髮 ”、“ 女生化妝 ” 等以及 “ 結交陌生朋友、不良朋友 ”、“ 抽菸 ” 、 “ 早戀 ” 等。
家長要求孩子儘量與品行和學習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學交朋友,多向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學習。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敢於向老師、領導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家長需要積極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不說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話,不糾纏孩子犯過的錯。
家長注意加強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觸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學習時間,要利用假期多與孩子接觸、溝通。家長不苛求孩子,關鍵看孩子是否盡了力。看孩子的成績,更要看孩子的綜合素質,看孩子的品行與修養。不扼殺孩子的靈性,不忽視孩子的個性,不泯滅孩子的信心。
初二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發展順利,固然幸運;產生了一點麻煩,一些困惑,也不必緊張。家長應該認識到,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備代價。家長審慎面對“初二現象”,幫助孩子實現中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