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雲初靜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代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亢,讀來讓人熱血澎湃。
那片玉門關外的茫茫大漠引無數熱血男兒前仆後繼,為之拋頭顱灑熱血,那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抱負和為國戍邊的理想。
可是這一切如果沒有八百年前的,那個叫張騫的男人,打通河西走廊,“鑿空”西域,為大漢帝國把整個西域地區納入中國版圖提供了有力的先決條件。
可能及至唐代都不會有人看到過西域地區的茫茫戈壁,也就不會有那些渾厚、悲壯、大氣的邊塞詩歌了。
01、向難而行公元前138年,具有雄才大略的年輕的漢武帝,已經登上皇位三年,此時的大漢朝,幾代帝王奉行“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積聚了雄厚的物力財力。
這為漢武帝反擊匈奴的侵擾提供了有力的條件,也更加堅定了他維護國家邊境和開疆拓土的決心。
漢武帝從歸順的匈奴人那裡得到一條情報:居住在河西走廊一帶的月氏國被匈奴侵擾,殺了月氏王,甚至把月氏王的頭顱做成了酒器。
新的月氏王欲報殺父之仇,卻力不從心,於是月氏人只得背井離鄉,向西遷徙。
漢武帝覺得這是個絕好的機會,如果能聯合西遷的月氏,對匈奴實施兩面夾擊,必定可以打敗匈奴。
但是,當時的大漢帝國對關山遠隔的西域一無所知,他們知道的僅僅是向西渡過黃河以後,有一條河西走廊可以通往西域。
但此時的河西走廊已被匈奴人控制,穿過河西走廊去往西域,無疑是穿過一條死亡之路。
漢武帝決定公開招募敢於冒險出使的人,27歲的張騫勇敢地站了出來。
張騫,字子文,陝西成固人,此時的他只是一名小小的郎官,也就是漢武帝的宮廷侍衛。他覺得出使西域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也是一件對中原具有重要意義的事。
因此,儘管明知此次西行肯定是歷經艱難險阻,九死一生,但是胸懷夢想與抱負的張騫,還是決定一試。
漢武帝非常高興,親自為他挑選了一百多名武士隨行,並讓投降的匈奴人堂邑父為他擔任嚮導和翻譯。
臨行前,漢武帝在甘泉宮隆重接見了張騫,親手賜予他象徵權利和使命的符節。
紀錄片《河西走廊》這樣評價: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擔當這樣的重任,漢武帝有氣量,沒把握。
但是不管怎麼說,張騫帶著他的勇氣、夢想,和他的使團一路向西,向著那片未知的茫茫戈壁出發了。
02、滯留匈奴腳下是堅硬的戈壁灘,茫茫的大荒漠,頭頂是烈日的炙烤,周圍是狂風裹挾著黃沙呼嘯。不知道走多遠才能遇見一處綠洲和稀疏的人煙,然後又是戈壁連著戈壁,荒漠連著荒漠……
自幼生長在富庶中原的張騫和他的使團,儘管出發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是讓他們倍感壓力。
張騫他們艱難地向前跋涉,缺少水源,缺少食物,但是最讓他們擔心的危險還是來了。
張騫和他的使團遇到了匈奴兵,毫無懸念地,他們全都被俘虜了。
他們被押回了匈奴王庭,匈奴王軍臣單于在得知張騫使團的目的時,陰沉著臉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們怎麼可以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想從我的地盤上穿過,去別的國家?”
張騫自知理虧,無話可說,他在被匈奴兵抓住的那一刻就已經做好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準備,出人意料地是匈奴單于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扣留,軟禁了起來。
匈漢兩國長期對抗,作戰,匈奴人想從張騫的身上獲取更多有關漢朝的情報,他們也想把這個勇敢地,肩負著漢帝國使命的人收為己用。
面對始終不肯屈服的張騫,匈奴人竟然打出了感情牌,他們送給張騫一個匈奴女子做妻子。
這個匈奴女子在歷史上鮮有記載,但是她能心甘情願地照顧張騫的起居,並且為他生了孩子,這都說明這個女子的心地是善良的,張騫和她的婚姻也絕對是有感情的。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張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張騫具有堅強的毅力,為人寬厚,對人誠實,匈奴人都很喜歡他。
時間在緩緩流逝,張騫雖然被扣留在匈奴,不得自由,但這也為他提供了近距離觀察匈奴人的日常生活,和軍隊備戰情況的機會。
張騫不僅細心蒐集和匈奴相關的情報,還利用外出打獵的機會,觀察地形,然後偷偷地繪製成地圖。
九年的時間過去了,匈奴人漸漸放鬆了對張騫的看管。張騫的隱忍,以及他和妻子的親密關係,讓匈奴人以為這個男人的意志已經消磨在了家庭的溫柔鄉里。
在一個平常的午後,張騫和堂邑父收拾行囊準備出去打獵,但是細心的匈奴妻子發現,這一次,張騫帶上了那些他曾經用來教她識字的竹簡,和他時常摩挲著出神的那根符節。
她知道,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03、一路向西早已經計劃好了逃跑路線的張騫和堂邑父,穿著匈奴人的衣服,揹著匈奴人的弓箭,穿過了匈奴人的層層關卡,終於逃離了匈奴境地。
但是張騫並沒有回長安,他選擇了繼續西行,尋找分散的月氏人,他要完成他的祖國交給他的,他為之守候了九年的使命。
張騫先是到了大宛,聽大宛人說月氏人分成了兩部分,大部分的人西遷到了進入鹹海附近的媯水地區,依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園,稱為大月氏。
另一小部分的人就在敦煌南山區和羌人雜處,稱為小月氏。
張騫毅然折向西南方向,並說服了大宛王派人作為嚮導護送他們到了康居。同樣的,因張騫承諾返回長安後必帶重禮來酬謝他們,康居王也派人護送張騫西行。
他們一路風餐露宿,穿過飛沙走石,熱浪翻滾的沙漠,翻過寒天凍地,白雪皚皚的高原,終於來到了大月氏。
可惜的是月氏人已在這片水草豐美,物產富饒的土地上定居多年,看到人民日益安定下來的月氏王也漸漸放下了仇恨,已無意東還復仇。
張騫失望之餘,也覺得不虛此行,畢竟他已經打通了從長安到西域的通道,他已經意識到不遠的將來,他走過的這條路會連線東西方交通,會讓東西方的經濟文化,貿易往來在這條路上日漸繁榮。
張騫帶著這樣的想法,決定儘快返回長安。
這一次,他選擇了避開匈奴地區,從崑崙山北麓,經莎車,于闐,鄯善,進入若羌。誰知,當時的羌人也已經投靠了匈奴。
張騫和堂邑父再一次被帶到了匈奴單于的面前。這一次,張騫以為他們必死無疑,令人驚奇地是匈奴單于再一次寬恕了這個逃跑的,並且已經到達過月氏的漢人。
我們無法想象,張騫的匈奴妻子見到他時,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或許,那個善良的女子是理解她的丈夫的,再次見到他,也許她在感到喜悅的同時,也會有一絲稍稍地遺憾,她是應該為張騫終究沒能逃回長安,感到遺憾吧?
一年以後,匈奴王軍臣單于死了,匈奴發生了內亂,張騫和堂邑父趁機逃了出來。這一次,張騫帶上了摯愛他的匈奴妻子和他們可愛的孩子。
當他們望見長安城的時候,張騫匍匐在地,長跪不起,十三年了,他終於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終於又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故鄉——長安。
04、“鑿空”西域漢武帝看著十三年杳無音信的張騫,既驚又喜。
十三年前,漢武帝在甘泉宮滿懷希望的送走張騫;十三年中,他在一次次的失望中等待張騫的歸來;十三年後,他已經失去等待的耐心,就在他完全絕望的時候,張騫卻突然像穿越時空一樣地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出發前,是一百多人浩浩蕩蕩的使團,他們意氣風發;回來時,卻只有衣衫襤褸的張騫和堂邑父,以及躲在他身後的匈奴妻子和孩子。
漢武帝及眾大臣聽著張騫講述他西行的經歷及所見所聞,大家在驚歎之餘,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十三年啊,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三年?張騫,當年那個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已經變成了飽經風霜,年近不惑的中年男人。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雖然沒有達到聯合月氏共同抵禦匈奴的目的,但是他帶回的關於西域地區各國的資料,以及西域的馬匹(尤其是大苑的汗血寶馬),物產,種子等,都為以後東西方的通商打下了基礎。
公元前11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帶領龐大的使團和豐厚的禮品再次出使西域。此次出使,更加穩定和鞏固了東西方的文化,經濟交流,並且加強了漢王朝對西域地區的政治統治。
從此,西域地區漸漸納入中國版圖,儘管在歷史的程序中分分合合,但最終還是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太史公司馬遷稱張騫通西域有“鑿空”之功,《史記索隱》解釋說:“案謂西域險,本無道路今鑿空而通之。”
漢代以前的人雖然也知有西域,但是並沒有真正到達過這個神秘的地方。自從張騫打通了這條道路,中原的漢王朝才真正切實的感覺到了在那個遙遠的西方,也有一群生機勃勃的人類在生存,生活著。
張騫通西域,使漢朝及西域各國都建立了友好的關係,使河西走廊這條橫貫亞洲的通道得以發展,東西交通空前繁榮和暢通。
魯迅先生說:“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張騫是在一片沒有路的戈壁荒漠中,用自己的雙腳踏出了一條偉大之路的人,這條路,就是連線了古今中外的著名的“絲綢之路。”
或許,沒有張騫,亦沒有大唐那些豪情萬丈,熱血澎湃的邊塞詩。
-作者-
水雲初靜:閒來無事讀書,心有所感寫文。愛詩詞,更愛《紅樓》。
【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