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很受歡迎的大眾化水果,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不論是鮮食採摘、還是供應生鮮超市,價格都相對較高,經濟效益也較為穩定。受草莓耐弱光、喜溫涼特性影響,大多數的草莓豐收期都集中在春季。得益於設施栽培保障能力的提升,近年來冬季反季節栽培面積也在持續擴大,但在溫光條件較好的夏秋季,市場上的草莓供給量卻很少。
四季草莓在夏秋季也能結果,可用以填補夏秋季市場空缺,並憑藉此期供給量小的特點,獲得較好售價和栽培效益,但夏季草莓生產,對栽培環境和管理技術要求較高,基本要點把握不當,容易導致栽培失敗,這也是四季草莓栽培面積推廣較小的重要原因。
@為卿畫眉說三農在位於牡丹江的試驗田(本文所有圖片拍攝地)做四季草莓栽培研究有6年的時間,接下來,結合自身實踐經驗與心得與莓農朋友聊聊四季草莓栽培的關鍵技術。
第一茬果進入採收末期,第二茬逐漸進入開花期。拍攝於2020.6.22
1、優點
與一季草莓相比,四季草莓最大的優勢在於連續結果性強。開花結果的前提是有花芽分化,一季草莓要進行花芽分化,需要滿足一定的低溫刺激或短日照條件(兩者至少要滿足一個),但在春季過後,氣溫逐漸升高、光照時間逐漸拉長,一季草莓進行花芽分化的溫光條件就無法滿足而不能再結果,植株出現“歇秧子”。但四季草莓花芽分化對溫度和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格(日中性),在溫度較高、光照時間較長的夏秋季節也能持續進行花芽分化,從而實現連續結果。
2、不足
主要不足體現在高溫季節的氣候環境下,草莓管理難度加大,栽培風險更高。四季草莓雖然在炎熱夏季也能進行開花結果,但是在這個季節裡溫度偏高、雨水較多,這種環境下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黴病等病害較為嚴重,而且更容易出現授粉不良而導致畸形果多發,從而降低商品性和收益,管理不當甚至導致絕收。
草莓在開花期,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授粉,並導致畸形果比例增加。拍攝於2020.6.22
1、選址是成敗的基礎
剛採摘的新鮮草莓口感最佳,而且用水浸泡過的草莓也會較為明顯的降低味覺感受,因此草莓特別講求即採即食的新鮮度,這就對草莓的安全標準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進入採收期後,大多數的草莓都不能再用藥。但是在進入夏季後,炭疽病等病害高發,不用藥往往難以抑制,因此透過選址來減少病害發生尤為重要:
剛剛採摘下來的草莓,風味最佳
不適宜的地區:高於30攝氏度的的氣溫持續太久以及潮溼的地區不合適。因此河北及以南的大部分南方地區都不適合進行夏季(普通棚室及露天)栽培。主要是因為草莓適宜生長的溫度以低於28攝氏度為宜。
做對比的田塊,草莓出現明顯旺長,果實幾乎全被葉片遮擋
2、植株管理與一季草莓有較大差異
與一季草莓相比,淺休眠的草莓經過長時間的低溫刺激之後,植株營養生長明顯旺盛,葉柄細高,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徒長,會造成單果重下降,而且會影響果實糖分的積累而降低甜度和風味。
經驗分享:四季草莓結果時間長,植株體積的持續加大,會讓相鄰植株變得越來越擁擠,因此在栽培密度上株距以不低於20cm為宜,最好保持在25-30cm為宜,同時要加強葉片管理,對水平葉、發黃葉片及時疏除,花序上的3、4級果也及時剪除,以保障營養向體積更大的1、2級果供應。
生產中一般只保留1、2級果
3、肥水管理是能否持續獲得高產高效栽培的關鍵
供水方面:如果是高壟栽培,在整個田塊的草莓剛開始有果實開始發白的時候,就要停止給水,直至該批次採收結束(大約20天左右),不需要再給水,如果是無土基質栽培,則要小水勤澆。
施肥方面:有機肥的施用量比一季草莓要高出一半,這樣才能保持底肥養分的永續性,但是底肥有機肥不宜過多,不然會加劇秧苗徒長。在第一茬果收穫完之後,要結合灌水,並每畝追施1:1:1的三元複合肥10-15kg,第一茬果收穫完之後大約20天,第二茬果進入盛花期,這時候要配合給水衝施10kg高鈣鉀寶(補充鈣肥、鉀肥)及氨基酸類肥料(提高根系吸收能力)。
草莓萼片離果實越遠,草莓成熟度越好,甜度越高
4、栽培目的明確是實現高效生產的前提
草莓屬於漿果,含水量高,不耐磕碰,而且夏季溫度高,更不適合長途運輸,因此夏季反季節栽培應該將栽培目的定位在觀光園採摘,或者近距離範圍內有可以對接銷售的生鮮超市,由於夏季是草莓供應淡季,不管是供應生鮮超市還是配合觀光采摘,往往都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除非有穩定可靠的銷售渠道作為保障,否則夏季反季節草莓栽培不宜面積過大,不然很容易造成積壓並導致腐爛。
今年實驗田裡的第一茬四季草莓,拍攝於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