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個強大帝國, 滅國前再三求中國幫忙, 因一地理原因中國無能為力

由 閻桂榮 釋出於 經典

唐朝開國之後逐漸結束了自隋末以來的群雄割據局面並統一了全國,唐太宗和唐高宗執政期間不斷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國家作戰並消滅了這些政權,由此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唐高宗龍朔年間唐朝疆域面積達到最大值。


可以說,唐朝時期的中國與外界的交往讓“唐人”聞名於世,確實,彼時是大唐盛世,國力雄厚,邊陲小國紛紛納貢朝拜,都是希望能尋求一個強大的後盾庇護自己。而此時的唐朝正是這些小國的強大靠山,當時的波斯帝國就是其中之一。

波斯帝國是絲路上一個歷經千年的國家,早在公元前五五零年,就由居魯士大帝一手建造。但是,千年以後,波斯還是走向了滅亡,公元六五一年阿拉伯人攻入波斯境內,至此,也就宣告了這個千年古老王國的徹底終結。波斯薩珊王朝的滅亡,標誌著西亞和中亞地區一段古老文明的結束,自此,中亞也正式跨入了中世紀的行列,迎來了阿拉伯帝國的全盛時期。


其實,在受到阿拉伯人的威脅之前,波斯薩珊王朝先後三次向中國的唐朝請求援軍,但是,當時的中國又是怎麼答覆這三次的出兵請求呢?其實,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中國和波斯就已經有了頻繁的往來。《魏書》中記載:“來自西方波斯的使者帶著各種奇珍異寶來進諫北魏的皇帝。”其中,描述的一些珍寶,動物,香料都是從波斯傳進來的。

可見,我們國家和波斯淵源已久。


這第一次的求援是發生在大唐貞觀十二年,在波斯國派遣使者來納貢的途中,波斯國王因為過於懦弱被首領驅逐。當落魄的國王決定投奔吐火羅時,還沒到達目的地就被大食人殺掉了,其實,這個大食就是早期的阿拉伯。國王的兒子卑路斯也險些被大食人殺害,不過,這個王子很幸運,他僥倖躲過一劫。

在到達吐火羅後,王子便派人來唐朝,向當時在位的唐高宗請求借兵助他回國復仇。但是,唐高宗婉言拒絕了這個請求,所幸,阿拉伯人當時並沒有對吐火羅動手,波斯王子在吐火羅休養生息,也就活了下來。


第二次請求援助也同樣發生在唐高宗時期,這時,卻是干係到我們國家了。為了管理邊疆設立的波斯都督府被阿拉伯人惡意毀滅了,這有損國威,於是,唐高宗才決定派兵鎮壓阿拉伯人。所以說,做的事情也要趕巧,波斯王子卑路斯這一次又來和唐王哭訴阿拉伯人的罪行。

此時,正趕上唐高宗對西域的管理期間,所以,唐朝為了加強對邊境的管理,在西域小國設立了都督府,設立州縣。由於,波斯是最古老又最大的國家之一,為了穩定這個國家不受外界侵擾,朝廷決定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建立一個波斯都督府,而卑路斯就被任命為這個都督府的都督。


但是,好景不長,公元六六三年,阿拉伯人捲土重來,直接佔領了疾陵城。早就只剩個空架子的波斯帝國,如今,連都督府也只是個擺設,如此一來,波斯等於是被滅國了。不過,當時唐朝並沒有什麼作為,專家猜測,可能與當時路途太遙遠,訊息傳遞不及時有關。到了十年後,這個波斯王子又逃回了中國,唐高宗為了補償,封他為右武衛將軍。

兩次均躲在大唐的羽翼之下,然而,到了第三次則是在唐朝決定派兵護送卑路斯返回波斯後。公元六七九年,吏部侍郎裴行儉領旨護送卑路斯和卑路斯之子泥涅師返回波斯,但是,從中原到波斯的距離實在是太漫長了,裴行儉只把人送到了碎葉城就讓這父子二人自行趕路回去。


最終,無依無靠的兩人只能在吐火羅滯留長達二十年,眼看著波斯最後一點殘存的部落也消失了。

此時,復國是不可能了,而阿拉伯的擴張還在加速,吐火羅也不再安全,所以,泥涅師沒辦法只能往東逃跑,終於,在公元七零七年再次抵達長安,唐中宗授予了他左威衛將軍的稱號。並且,泥涅師請求在長安立波斯胡寺,以作波斯人集會之所,置於長安醴泉坊。不久,他在長安去世。

據《冊府元龜》記載,在唐玄宗年間仍不斷地有“波斯王”遣使朝貢,這“波斯王”應該就是卑路斯的子孫。也即是說,波斯帝國雖亡,但是,其餘脈長期存在於中亞,其影響力一直都在。那麼,為什麼兩任波斯王子都要不遠千里求助大唐呢?原因自然與大唐國力的強盛密不可分。


公元七世紀的大唐帝國是可以與阿拉伯帝國比肩的超級大國,光是兩國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就有二十餘次,而唐軍勝多敗少,波斯自然認為大唐是強者,最終,要依附於唐王朝。但是,我們發現,唐朝其實並沒有給出什麼有用的措施去挽救波斯的滅亡,倒不是說大唐沒有援助精神,實在是當時的情況太特殊,為了我們自己考慮,不出兵才是正確的做法。

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距離問題,從長安到波斯,可不像我們現在一架飛機幾個小時就搞定了,這麼多人徒步走到西域,少說也得個三五年。到時候,別說在路上因為條件艱苦會損失多少人,就是走到波斯,戰爭也早結束了,說不定就早已經改朝換代了。


而且,這樣一場戰爭,發生在我們國家並不擅長的沙漠地區,糧草和補給都是不充足的,從中原再運到邊陲,實在是天方夜譚。所以,為了區區一個小國賠上這麼多兵力,這樣不划算的買賣,唐朝才不會做呢。

其次是當時的局勢,西域眾多小國已經被阿拉伯吞併,而此時,讓唐朝最頭痛的吐蕃也已經悄悄崛起。這個時候,吐蕃的騷擾已經成為唐朝西部重要的邊患,此時,若把兵力都集中到西亞地區,就會腹背受敵,所以,唐朝也只能放任波斯這樣被滅國而無能為力。


可以說,波斯的亡國不能怪唐朝不仁慈,實在是當時的形勢所迫,任何國家在面對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它們不得不先考慮一下自己啊。

最終,在安史之亂髮生後唐帝國退出中亞。

參考資料:

『《波斯末代皇族亡命絲路》、《新唐書·列傳三十三·裴行儉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