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是何意
朱熹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他發展儒家的學說,並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個學說很受統治者的歡迎,被他們曲解為:人不應該要求太多,最好做到無慾無求。
朱熹雕像
歷史越往後,這句話被理解得越過偏激,有人甚至認為人的私心是可恥的,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直到現代,這句話才有了公正的定位。
朱熹的學說被統治階級截取出其中一段,用來約束人民的行為和思想。實際上,朱熹是提倡人的正當慾望應該得到滿足,比如吃得飽、穿得暖、有房住、有車乘,這些都是人們生活在社會上所必須的物質條件。除了正當慾望以外的才能叫做“人慾”,那些超出正常範圍的慾望是不能被滿足的,他反對的是人沉溺在無限的慾望中不能自拔,為了滿足自己不正當的慾望而不擇手段。朱熹認為人不能抵擋住一切慾望的誘惑,也不應該完全拒絕誘惑,正常的慾望能夠使人進步。但是慾望的範圍不容易被控制住,區分正常的慾望和非正常的慾望,留下正常的慾望,摒除不正常的慾望。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普遍認為是朱熹最早提出來的,其實它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中,說的是違背天理為所欲為的人。天理就是天地萬物、自然規律和人的道德品質;人慾就是人的思想和行為。人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遵守自然法則、社會秩序和傳統道德。
朱熹教子主要內容是什麼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生於1130年9月15日,卒於1200年4月23日,享年70歲,世稱朱文公,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曾任南宋朝廷江西知府,福建知府,為官清明,頗有政績,罷官後,在全國各地振舉書院,比如,白鹿洞書院,紫陽書院,武夷書院,嶽麓書院等,是中國傳統思想史上,承上啟下的儒家集大成者。
朱熹教子家訓
朱熹教子是一篇朱熹寫給兒子勸學的信,經常被後世借用,現在的語文課本里還能找到這篇文章,原文寫道:“蓋汝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不待遠離膝下、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通篇情深意切,用心良苦,而且從現在的教育眼光來看,朱熹的教育理念就很先進科學,對待兒子絕不溺愛,從小培養他獨立刻苦的精神,在他即將外出遊學時,給他說明在家學習和外出遊學的區別,兩者都是為了學習,但是在家沒有人可以探討交流,而外出遊學會遇到不同的人,知識面也會變得廣博,這和現在的高中生留學不也是一樣嗎?朱熹告知兒子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這對現在的孩子也非常適用。縱觀朱熹的教育思想和主張,在這篇朱熹教子的文言文中也得一窺一二。
朱熹一直認為為人要以“勤、謹”二字著眼,講究“窮理、正心、修已、治人”為根本,做人治學都要勤奮刻苦,敦厚忠信,見善思齊。這種教育理念很具有現實意義。
朱熹賦水仙花抒發和情感
《賦水仙花》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作品,是一首以詩言志的古詩,作者借高潔的水仙花抒發了對世俗觀點的勸誡之意。
水仙花
《賦水仙花》原文為:隆冬凋百卉,江梅歷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風香。紛敷翠羽帔,溫豔白玉相。皇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弱植晚蘭蓀,高標催冰霜。湘君謝遺褋,漢水羞捐璫。嗟彼世俗人,浴火焚衷腸。徙知慕佳冶,詎識懷貞剛?淒涼柏舟誓,惻愴終風章。卓哉有遺烈,千載不可忘。
這首詩開頭四句是感嘆隆冬季節,百花凋零,除過梅花耐寒傲立在風雪之中,孤芳獨立,節操高雅,供人們欣賞以外,還有水仙花開在茅屋蓬窗之下,讓冬天有了春天的氣息。詩人在此處運用梅花與水仙冬天傲雪綻放,從中襯托出水仙花的品格也很高潔。接下來四句生動的描寫了水仙花的形象,先寫繁茂的葉片,就像仙子用翠玉製成的披風,花朵宛如白玉,黃色的皇冠,更讓這位仙子亭亭玉立,淡然天成。緊接著的四句寫水仙本來柔弱,謙遜,比蘭花後開放,但是也有它獨特的清香。水仙雖不像梅花、松樹那樣挺拔,但是也不懼嚴寒,讚美其剛貞。作者用“漢水”“湘君”做對比,更烘托出水仙節操高尚,顧盼多姿。最後幾句,就是寫世俗的人了,只知道美麗妖嬈的顏色,而忽視高尚的節操,告誡人們只有這種高風亮節、堅貞不渝的女性,千載之後也不會被人們遺忘,就像水仙花一樣。
朱熹的孝字有何特點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中國曆代的統治者都曾以此治天下,從而達到社會穩定,人民安樂,經濟繁榮的景象。南宋朱熹曾書寫過一個很出名的字——孝。
朱熹孝字圖片
傳言說當年朱熹講學時路過西遞,有人提起胡家三兒和兒媳因金錢孝之又因金錢棄之的故事,朱熹頗為感慨就揮手書下一個大大的孝字。人們將此字懸掛在宗祠的大堂裡,以此來警示後人。
後來有人分析朱熹的孝字,從中得出了不一樣的見解。從中國文字流派上看,朱熹的孝字運筆極其厚重,氣勢恢宏,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字的象形的特點。朱夫子寫出的孝字蒼勁有力,仔細的看會發現其字中又有畫的境界。他將字和畫巧妙結合,融為一體。而從畫的角度看去,仿似是一梳著高鬢的人頭在拱手作揖下跪,再看去又仿似一個猙獰的猴頭在揮拳狂踢。一字二義,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了孝字的含義。
子女尊重老人,即是孝。對老人不敬不恩就是忤逆不孝的人。孝字中以猴子來比喻不孝子,言外之意此人畜牲不如。
而朱熹本身就是一個孝子,他常外出遠行遊學因母親喜歡吃他親手做的湯餅就親手做了大量湯餅供奉母親以解老母思念之情。此事也被世人廣為流傳。朱熹借這個孝字來告誡大家,只要孝順父母才能無愧天地,才能有資格仰面朝天。
孝,沒有特定的形式,時時刻刻在心裡想著父母,行為上孝順父母就好。
泛舟朱熹想說明什麼
朱熹講述漲潮可以快速推動巨船,告訴大家這個淺顯的道理,他把這件事情寫成詩,讓大家更加深刻的記住,可謂良苦用心,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泛舟朱熹。
泛舟的畫面
他借泛舟朱熹這首詩說理,把一個道理透過詩的形式告訴世人,這樣更能讓大家記住。整首詩的意思是這樣的:昨晚下過一場春雨之後,江水漲了上來。諸如軍艦這樣的大船變得猶如一根羽毛般輕,而這些原本是需要透過大量的勞動力才能推得動,現在不需要花多少力氣就可以推動它,便可以在江中如鴻毛般自由前進。
泛舟朱熹這是一個說理的詩,說明自然界的力量很大,原先需要花大力氣才能推動的船現在不需要推就可以推動,反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延伸的意思是我們做事要學會舉一反三,同時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幫我們去做事。他再把大船和小船放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形象深刻。江水漲上來之後,大船輕如鴻毛,之前就是一艘小船都要花大力氣才能推動,這是江水充足的原因。
泛舟朱熹被列為考試的必考點是有它獨特的意義的,透過這首詩我們還可以看出厚積薄發的道理。同時我們做學問也是如此,只有打好基礎了才能逐漸進步,等待時間一到就可以駕馭自如了。其次,做事也應當如此,只有認真做好它才能在關鍵的時刻發揮效力。也有人說這首詩跟藝術靈感勃發有關,意在說明只有把藝術創作的基本功打紮實了,才能有好的創作。
朱熹哲學思想介紹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在“二程”的理學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理學,屬於客觀的唯心主義,對於後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朱熹畫像
朱熹的哲學思想表現為“理氣論”、“動靜觀”“格物致知”“人性論”等。其中“理氣論”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論,南宋“二程”是理學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後來在二程的基礎上又繼承和發展了理學,借鑑了佛家、道家的思想體系,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朱熹所謂的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的總體,即太極生萬物,每一個人和物體都具有完整的理作為存在的根據,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又一個範疇,它是有形狀、有跡可循的,是鑄成萬物的質料。理和氣之間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氣在後,理為主,氣為客。
朱熹的“動靜觀”是把運動和靜止看成一個無限連環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是無限的,動靜之間不可分離,互相聯絡。從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辯證法的觀點,除此之外,他還論述了運動具有相對穩定和顯著運動這兩種形態,他稱其為“變”與“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學》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哲學中認識論的問題。朱熹認為,人的認識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認識的來源上看,知在先;從社會效果看,行要重於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響,知道的越多,行動起來就會更便利,實踐了、親自動手去做了,就會知道的更明白。
關於“人性論”,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承認人們有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絕對的倡導“無慾”,但是萬事萬物都要根據理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