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漢代到明清,長期實行銀兩制,即以銀子的重量計值,直到1933年“廢兩改元”後正式消失(但民間仍沿用)。不過,銀兩雖然是主要貨幣單位,但直到明清時期才成為市場流通貨幣,而此前則主要作為大宗貨物結算貨幣,百姓通常以銅錢為主。那麼,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呢?由於歷朝歷代經濟發展程度和白銀保有量等原因影響,其實並不固定。
唐朝:白銀數量稀少,價值相對較高
唐朝作為歷史上極為強盛的朝代,經濟已經達到相當發達的程度,貨物流通較為頻繁,但由於白銀保有量相對後世較少,因此這一時期的白銀從購買力來講,那是相當值錢。
唐朝早期實行“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即以銅錢和以帛為代表的絲織品作為主要法定貨幣,白銀由於數量較為稀少,且價值過高的原因,在民間流通量其實並不大,一般只是作為大額交易的結算貨幣。
唐朝時期,一兩銀子通常可以折算1000文銅錢(即一貫),根據唐太宗貞觀年間的物價計算,當時一斗米只賣5文錢,一兩銀子便可以買200鬥米,即20石。唐朝一石約為現代59公斤,而現在一公斤大米的價格是3.86元。即唐太宗貞觀年間,一兩白銀大約值4554.8元。
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由於通貨膨脹,大米價格上漲至10文一斗,一兩銀子便可以買100鬥米,也就是10石。即唐玄宗開元年間,一兩白銀大約值2277.4元。
宋朝:錢幣制度混亂,只能計算大致區間
宋朝由於經濟高度發達,商品流通極為頻繁,導致現有貨幣不能滿足經濟發展,使得宋朝的貨幣制度極為複雜,且各種記載也是矛盾重重。
根據《宋史·食貨志》和《續資治通鑑》記載,從宋真宗時期開始,由於白銀保有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導致銀價持續上漲,一度達到一兩白銀可兌換兩貫銅錢,即2000個錢(宋以“錢”為貨幣單位)。
與此同時,宋朝流通的貨幣也極為複雜,不僅各州都有權利私自鑄錢,甚至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導致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而且,全國各地流通著多種貨幣,例如穿山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而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是不一樣,這導致白銀對銅錢的匯率根本不能做到統一。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 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我們姑且以兩貫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的米價是1石300至600錢(靖康之亂前後價格上漲,屬於特殊情況)。也就是說,一兩基本可以買到4到8石大米,以宋石約為現代66公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約1019.04元至2038.08元。(另有說法認為宋石為48公斤,那麼一兩銀子便相當於741.12元至1482.24元)
明朝:白銀保有量上漲,銀兩價值開始下跌
明朝時期,不僅朝廷持有白銀開始增多,而且隨著對外貿易的增多,大量白銀從外國流入中國,使得白銀保有量開始上漲,相應的,白銀價值也開始下跌。而從明中期開始,銅錢地位已經急速下滑,白銀開始取代銅錢成為了民間主要流通貨幣。
我們以明朝萬曆初年為例,此時的米價尚且比較穩定,當時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購買大米兩石,明石約合現代94.4公斤,即萬曆初年一兩白銀可以購買188.8公斤大米。以每公斤3.86元的價格計算,萬曆初年的一兩白銀,大約值728.768元。
不過,從萬曆中期開始,隨著天災人禍的爆發,米價開始出現上漲,每石大米的價格始終在一兩銀子以上波動,到崇禎時期甚至猛漲到一兩六錢,從而引發“橫民倡亂,搶掠紛起”。我們取中間值以每石大米1.2兩銀子計算,明中後期一兩銀子大約只能買到0.83石大米,即78.67公斤,此時的白銀一兩大約只相當於303.6元。
清朝:隨著外來白銀的湧入,白銀價值持續下跌
清朝時期,白銀價值大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清朝中前期,白銀的價值大約和明朝萬曆初年時相當。但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海外白銀瘋狂湧入中國,導致白銀價格開始飛速下跌。
例如清朝康熙四十五年,蘇州細白米每石1.2兩,次米每石1.1兩,即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購買0.83石到0.91石大米,以每石合70公斤計算,一兩銀子便可以買到58.1公斤到63.7公斤大米。也就是說,康熙四十五年時,蘇州一兩白銀大約值224.266元至245.882元。
根據清朝軍機處檔案的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也就是說,此時一兩白銀只能買到0.68石米,以每石合70公斤計算,此時的一兩白銀只值183.74元左右。
綜上所述,從兩漢到明清,隨著白銀保有量從少到多,白銀的價值普遍成下降趨勢,且波動幅度較大。不過,從以上白銀價值來看,電視劇和小說中人們吃頓飯便動輒花費數量白銀,這種情況顯然不太真實,例如《射鵰英雄傳》中,按照以上換算標準,郭靖一頓飯就花了上萬塊,這簡直就是進了黑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