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嗜血的鋒刃,二戰日軍劍術為何能在熱兵器時代獨樹一幟?

由 無英 釋出於 經典

抗日戰爭是一場熱兵器時代的戰爭,但是在這場戰爭的一些細節處,冷兵器的對抗也時有發生。戰爭雙方對於冷兵器的重視,也超過同時期的其他戰場。

尤其是日本陸軍厲行節儉,再加上一些傳統因素,自然對白刃戰情有獨鍾。

重視白刃戰的思想,甚至直接影響了日本熱兵器的設計。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縮短長度是步槍的主流發展方向。然而,日軍卻一直到1939年才部分換裝99式短步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軍看中長步槍在白刃戰中的優勢,也就是常說的“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本來個子就矮,槍不整長點,多吃虧。

三八式步槍定型於1905年,全長128釐米。使用的三零式刺刀,全長51釐米,刃長40釐米。該刺刀的手柄被設計成弧形,兩邊貼木,方便握持,加上其五十多釐米的全長,即使作為短刀單獨使用,也極具殺傷力。早期三零式刺刀的護手下端還被設計成鉤形,可以在白刃戰中勾住敵人的武器。

三八式步槍配上刺刀後,全長已經接近170公分,簡直如同一杆短矛,是當時所有步槍中最長的。日軍將步槍拼刺技術稱之為“銃劍術”,在20世紀初,日軍的“銃劍術”便已經世界聞名了。

實際上,日軍的“銃劍術”動作非常簡單,大致可以分為六個基礎動作:直突,脫突,下突,左防,右防,下防。戰場上是毫釐之間便見生死,越是簡單易學的動作,越適合在軍中推廣。

上圖:銃劍術之直突,左為攻方,守方槍在攻方右側。

上圖:銃劍術之脫突,左為攻方,守方槍在攻方左側下方。

上圖:銃劍術之下突,左為攻方,守方槍在攻方左側上方。

上圖:銃劍術之右防,防攻方之直突。

上圖:銃劍術之左防,防攻方之脫突

上圖:銃劍術之下防,防攻方之下突

以上動作,配合使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說,在左防之後順勢下突,右防之後順勢直突等等。

除此之外,日軍還強調,如果是拼刺時出現近身搏鬥,可以在突刺基礎上加入腳踢、踹等等動作,並且透過一些呼喊、虛招以對敵人進行干擾。

由此可以看出日軍銃劍術和西方刺刀拼刺技術的一個不同之處:日本的銃劍術單純強調突刺,不主張貼身之後用槍托進行鈍擊,而是用腿部動作作為彌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日本銃劍術傳承自日本槍矛術,另一方面,槍托鈍擊目標多為敵人脖頸、面部,而當時日本軍人平均身高只有154釐米,難以做到,所以還是腿部的踢踹動作更為隱蔽有效。

除了刺刀之外,日本當時也對軍刀情有獨鍾。在明治維新時期,日軍陸軍積極向法國學習,故而也繼承了法軍重視軍刀的傳統。在二戰日軍中,即使是基層的步兵士官,都會配有軍刀。

上圖:法國1830式軍刀

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軍軍刀式樣多為西式,其中的典型便是32式軍刀。這款軍刀在1899年定型,主要供騎兵使用,所以也被稱為三二式騎兵刀。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刀直接影響了新中國騎兵刀的設計,解放軍的65式騎兵刀在設計時,便參考了三二式軍刀。

上圖:解放軍65式騎兵軍刀

既然器具是西式的,那麼技術自然也是照搬西方的軍刀技術。下圖是1907年的日軍《劍術教範》插圖,可以看出當時日本的軍刀技術受西方影響頗深。而且在這方面日本軍隊緊跟世界潮流,和同時代的西方一樣,強調軍刀的刺擊功能。當時認為,刺擊帶來的傷害更大,攻擊速度也更快,對戰中應當優先考慮刺擊。

日本曾經在明治維新時期頒佈法令,禁止佩戴武士刀。但是隨後,為了宣傳所謂“忠君愛國”等等軍國主義思想,又把“武士道”給抬了出來。武士刀作為武士道的象徵,更是堂而皇之的成為了日本近代軍隊的制式兵器之一,其刀術也成為日軍的訓練科目。1915頒佈的新版《劍術教範》中,日本本土刀術就佔了很大的篇幅。

到了1931年中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細長的西式軍刀在面對中國軍隊威猛的大刀時,顯得力不從心。加上大戰在即,日本借武士刀宣揚武士道精神的需求也更為旺盛。故而從1934年起,日軍接連裝備多款武士刀造型的軍刀,比如94式尉官軍刀,95式士官軍刀,98式軍刀等。其中裝備量最大,實戰中運用最多的,便是95式士官軍刀。

九五式軍刀因為是繼承士官的裝備,所以刀裝可謂簡陋至極,因此在日軍中有“鐵棒”的諢名。但是,這款軍刀不僅採用了傳統的武士刀造型,而且有意加厚,刀身兩側還各有一條血槽(作用是加強強度,減少重量),雖說像鐵棒一樣簡陋,但是也像鐵棒一樣凶煞。

日軍的軍刀雖然採用了傳統武士刀的造型,但是還是有一些顯著的差別。比如說,軍刀手柄和刀鞘連線處有現代軍刀才有的鎖閉裝置,裝具也更貼近現代。更為顯著的差異是,軍刀的柄相對於傳統的日本刀要短一些,單手、雙手都可以使用。在日軍當時的《劍術教範》中,就有大量單手持刀的動作。畢竟在時不時需要臥倒、匍匐的現代戰場上,單手持刀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日軍對白刃戰的偏執,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好處,反倒是給了中國更多機會。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經過多年的浴血抗戰,勝利終究屬於正義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