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諸葛亮總會想起他六出祁山,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這個祁山到底在哪呢?
三國祁山之基本方位在今甘肅省禮縣境內,值得注意的是,“祁山”這一地理概念在歷史上曾有多種內涵,所表示的具體位置和範圍有著明顯的差異。
學術界通常認為史書中提到的“祁山”有特指和泛指的兩類,或表示某座山峰,或代表某個區域;而實際情況還要複雜得多。
古籍有關的“祁山”名稱大致包括以下五種含義,現分別予以陳述:
漢魏祁山城或所在的山峰
《水經注·漾水》雲:“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許裡,山上有城,極為嚴固。昔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漢水徑其南。”又云該城,“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按:“上邽”為漢魏縣名,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市秦州區。所言“漢水”即今西漢水,發源於嶓冢山(今天水市東南齊壽山),向西南流入今禮縣境內。
曹魏築城之祁山在今禮縣城區以東之祁山鄉,位於西漢水北岸,後代地誌稱作“祁山城”或“祁山堡”。魏國之所以選擇在那裡築壘戍守,是因為它位於隴南地區通往隴中渭水河谷與重鎮上邽之間的來往通道,城堡所在的山峰地勢陡峭,“山圍六七里,高數十丈”,因而易守難攻,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
祁山城建立和投入戰鬥的時間要早於諸葛亮的初次北伐,前引魏明帝所言“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是指該城於曹操在世時就已經存在。據《周地圖地記》記載,“其城即漢時守將所築。”黃英推測漢武帝時為了與氐族作戰曾在當地築城設防,但兩漢並無祁山立戍攻守之記載,顧祖禹認為該城應是東漢末年修築的。
《讀史方輿紀要》雲:“
祁山,在縣北七里。後漢末置城山上,為戍守
處,城極嚴固。……其後諸葛武侯六出祁山,皆攻此城。魏明帝所云‘西固祁山,賊來輒破’者也。”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馬超與韓遂等起兵反曹,“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
馬超
次年曹操撤軍返回鄴城,馬超領兵反攻,“隴上郡縣皆應之,殺涼州刺史韋康,據冀城,有其眾。”建安十八年(213
年
)九月,隴右豪族聚眾反抗馬超,楊阜與姜敘佔滷城(今甘肅禮縣東鹽官鎮),“昂、奉守祁山。”
馬超率眾南攻祁山,趙衢、梁寬據冀縣(治今甘肅甘谷縣東),殺其妻子,致使馬超進退失據,被迫投奔漢中張魯。數月後,馬超反攻天水,再次圍困祁山。姜敘、趙昂等向駐守關中的夏侯淵求救,得以解圍。皇甫謐《列女傳》曰:“超奔漢中,從張魯得兵還。異復與昂保祁山,為超所圍,三十日救兵到,乃解。”
今禮縣境內西漢水北岸的秦嶺支脈
北朝時期,關於祁山的位置和範圍大小已經有了不同的記載。
前述《水經注·漾水》在敘述(西)漢水北岸的祁山城壘後,又引《開山圖》曰:“
漢陽西南有祁山,蹊徑逶迤,山高巖險,九州之名岨,天下之奇峻。
”
如前所述,祁山城所在地是一座高度僅有數十丈的孤峰,週迴不過六七里,只是座小山,和《開山圖》記載的相關情況相去甚遠。
酈道元指出這一差異,並對此評論道:“
今此山於眾阜之中,亦非為傑矣。”對古籍關於祁山規模記述的矛盾,嚴耕望認為《開山圖》中“蹊徑逶迤,山高巖險”是說祁山過去的情況,後來隨著道路開通,它已不再成為險厄。“蓋山險漸闢,故北朝末期,已非絕險矣。唐世祁山距秦州已不及二百里,
亦開闢之一證。”
但是此說仍有疑問,因為即使修築了便於通行的道路,當地峰嶺的規模大小和高度仍然是基本不變的,僅僅高數十丈的山丘依然難稱是“天下之奇峻”。
所以,嚴氏的上述解釋恐怕無法消弭文獻有關記載的矛盾。康世榮在《“六出祁山”辨疑》一文中提出,祁山並非僅指祁山城所在的孤峰,應是泛指禮縣境內的一條山脈。他根據對古籍的綜合分析,結合實地考察後指出:“
祁山位於禮縣東,西漢水北側,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東至滷城(今鹽官鎮),全長約50華里。
”
而築有漢魏城壘的祁山堡位於這條山脈中部的南麓,所在的小山脫離“連山秀舉,羅峰競峙”的主脈,獨立於西漢水的北岸。
如《直隸秦州新志·禮縣山水》言祁山堡,在縣“
東四十五里,與祁山不粘不連,平地突起一峰,高數十丈,周圍裡許,四面巉削,上平如席,其下為長道河,即諸葛武侯六出祁山時駐師之所。上有武侯祠,春秋焉
”。
這裡清楚地表明祁山堡所在地是座孤峰,而“祁山”是它附近的山脈。康氏據此雲:“祁山中部南麓有亮之故壘(今祁山堡),上建武侯祠,距禮縣城45華里。俗稱的風骨碌梁為其正峰。”
蘇海洋《祁山古道北段研究》對於祁山概念的表述與康世榮之觀點較為接近,但是認為這條山脈的範圍還應略大一些。他提出:“今禮縣縣城以東,西漢水以北和渭河干流以南的西秦嶺北支部分,是秦嶺山地最平緩的部分,其南側屬於西漢水水系的稠泥河、峁水河、永坪河和燕子河,北側屬於渭河水系的南溝河、大南河、山丹河和榜沙河,均為南北縱裂的河谷,為隴右天水地區與隴南、川蜀交通的天然孔道,應該是歷史典籍中所說的祁山。”
祁山之名最初應是專指西漢水北岸的秦嶺支脈,漢末三國時期該地戰事頻繁,故需築城立戍,而城壘如果建在地勢較高、距離河水又遠的山脈之上,容易被敵人斷絕水源而無法長期固守,例如馬謖在街亭“舍水上山”,因此被魏軍截斷汲道而導致大敗。
而在臨近西漢水的小山上築城戍守,則離水源較近,便於補給。此外,當地靠近河灘,地下水位較高,也利於掘井引水。如對祁山城的考古發掘表明,“堡下兵道中有汲水井,直插西漢水中……並在祁山堡中間的折河溝內發現漢井一眼,出土數枚箭頭和漢五銖錢幣。”
由於城壘和所在小山位於祁山山脈中部的南麓,故要塞即以祁山為名。久而久之,城堡所在的孤峰就習慣被稱作祁山,而原來以祁山命名的那條山脈反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記
憶了。
今禮縣境內西漢水南北兩岸的秦嶺支脈
古代文獻曾提到今禮縣以東之西漢水南岸有些地名也和祁山有關,例如《水經注》卷20《漾水》曰:“
建安水又東北,有雉尾谷水,又東北,有太谷水,又北,有小祁山水,並出東溪,揚波西注。
”
康世榮經過實地考察後指出,《
水經注·漾水》中提到的小祁山,指的是今禮縣東長道鎮至西和縣城途中,位於西漢水之南、與祁山隔河相對的石堡城。
《甘肅通志·山川一》亦曰:“
屏風峽在縣北四十里,宋郭思作《祁山神廟碑》,以此峽為正祁山。”按屏風峽在今禮縣、西和兩縣交界處,位於西漢水南岸東西走向的山脈中段。“當地居民至今仍稱屏風峽左側之山峰為小祁山,屏風峽猶今俗稱為祁家峽。
”
為什麼祁山堡對岸的一些地點也冠名為“祁山”?賈利民對此做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他根據古籍所載相關情況指出,禮縣城區以東的西漢水河谷兩岸山脈在歷史上曾經統稱為祁山,有南北之別。
“祁山分南祁山和北祁山,而祁山堡居兩大山系之中樞,以西漢水北岸為北祁,西漢水南岸為南祁。”又云:“今據1975年五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數之,西漢水
北岸的北祁有古城堡約九十餘座,西漢水南岸的南祁有古城堡百餘座,故祁山有二百四十八堡的傳說。”這裡所言之“祁山”表示西漢水南北的兩條山脈,因而與前述之概念又不相同。
西漢水流域之鹽官川河谷地帶
古籍中曾提到三國祁山居民甚眾,並有發達的農墾事業。如《水經注·漾水》引諸葛亮《表》言:“祁山去沮縣五百里,有民萬戶。”鄧艾亦言姜維北伐,“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按:漢朝地方行政制度規定,各縣依據民戶多少有大小之分。“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諸葛亮
漢魏祁山歸屬漢陽(天水)郡西縣(治今禮縣東北),雖然只是該縣一隅之地,卻擁有萬戶居民,已經達到一個大縣的人口標準。
故諸葛亮說:“矚其丘墟,信為殷矣。”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祁山”並非祁山城所在的孤峰,因為那座小山容納不了萬戶居民;同時也不會指西漢水兩岸的“北祁”或“南祁”山脈,這是由於數萬民眾無法住在缺水且難以耕種的崎嶇山地,而“蹊徑逶迤,山高巖險”的峰嶺之上也不可能種有“熟麥千頃”。
據學界研究,當地適宜農耕居住的是今禮縣以東的西漢水河谷地帶,從東邊羅堡川到西邊永坪峽,“今名鹽官川。這是塊東西長約一百餘里的河谷盆地,西漢水由嶓冢山(今天水縣齊壽山)發源,自東西流,橫貫全境。這裡地勢開闊,氣候溫潤,土質肥沃。
早在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居住,現由天水、禮縣、西和三地分管。”這條帶狀平川南北有多條支流匯入,具有較好的水利資源,因而是當地主要的產糧區。
鹽官川古代稱作“鹽官水”,顧祖禹曰:“西漢水,在(西和)縣北一里。自秦州廢天水縣流入境。亦謂之鹽官水,以縣境舊置鹽官也。
《水經注》:‘漢水西南徑祁山軍南,西流與建川水會。’是也。”
祁山堡東北約10公里的鹽官鎮,亦在西漢水北岸,為河谷平原
的中心;因為當地有鹽井,漢唐時期曾於此設立鹽官,並建築城壘。
《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三·成州長道縣》曰“祁山,在縣東十里。……鹽井,在縣東三十里,水與岸齊,鹽極甘美,食之破氣。”又云:“鹽官故城,在縣東三十里,在嶓冢西四十里,相承煮鹽,味與海鹽同。”
鹽官故城在漢魏時稱作滷城,諸葛亮復出祁山時曾屯駐於此。而祁山堡往西約10公里處為南岈、北岈,是另一處古代民戶聚居點。
由此可見,古籍中所載“熟麥千頃”與“有民萬戶”的祁山,並非僅指“北祁”或“南祁”山脈,還應該包括夾在其間的鹽官川河谷地帶。
今隴南地區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載建興六年春:“
亮身率大眾攻祁山,賞罰肅而號令明。”任乃強認為此處所言“祁山”是泛指整個隴南山地,並非僅指某座山峰或某條山脈。“
祁山,蓋天水與武都間,秦嶺西部大分水嶺之統稱。隨山道要害築城戍,故址甚多,皆有祁山之名。
”又云:“《鞏昌府志》謂祁山在西和縣西北七十里。蓋秦嶺西延,
至此而漸平緩。西漢水發源於嶓冢山,初西流經祁山下,又西南經今禮縣,折入武都縣界。
沿此漢水上源之部,各較低山道皆曰祁山。
”他的意見多獲贊同,如賈利民強調“祁山”一詞有不同概念,“
狹義是指祁山堡特定而言,廣義實際上是包括了廣大隴南山區。”童力群亦言:“應區別‘祁山’與‘祁山堡’。‘祁山’指一個地區,大約相當於現代甘肅省的隴南市(含八縣一市)。”即包括今隴南市所轄宕昌、康縣、成縣、徽縣、禮縣、西和、兩當、文縣與武都區。另外,蘇海洋把從隴右天水地區翻越祁山、經隴南進入四川的道路網路統稱為“祁山古道”或“祁山道”。
蒲嚮明稱:“祁山道呈南北走向貫穿了隴南大片地域,輻射面貌幾乎遍及現今隴南轄區。”從地理形勢上看,隴南地區有秦嶺西延,岷山東伸,使境內形成高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因而屬於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單元。它的北部是西禮山地,與今
天水市的秦州區、麥積區、武山區和甘谷縣接壤;南邊是甘川交界的摩天嶺,處在四川盆地邊緣;西邊依憑青藏高原北側的甘南高原;東部則為徽成盆地和狹長的武都小平原(綿長近50公里,寬不過1公里),接近秦巴山地的西端。
綜上所述,古籍中的“祁山”是個具有多種含義的地理概念,根據其不同內涵分別稱為祁山城(堡)、祁山山脈(僅指西漢水北岸之秦嶺支脈)或“北祁”、“南祁”;對鹽官川
河谷稱作“祁山地區”或“祁山地帶”;而對最廣義的“祁山”概念則用隴南山區、隴南地區來表示,以免發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