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素萍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初,透過高考這座“獨木橋”,從農村走向城市的。這條路,我跋涉四十年。一路走來,有坦途,也有坎坷,可以說酸甜苦辣都嘗過,最終,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寬廣之路。
我學的專業是銀行會計。在校兩年,基本掌握了會計原理等理論知識,算盤、記賬等操作技能也已熟練。珠算課四十五分鐘,都是在算盤的噼裡啪啦中度過的,學校定期舉行珠算晉級考試;記賬亦是如此,模擬記賬業務,從審查憑證開始,透過記賬、算賬、結賬,直到賬對錶平,一套業務程式下來,整個記賬過程就完成了。
畢業後參加工作,我們不需要崗前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辦理具體業務,特別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我的母校,也因此有著“金融黃埔”的美譽。
會計業務是銀行工作的基礎,只要掌握了會計理論與技能,即使以後從事信貸或儲蓄等工作也會得心應手。可以說,在校兩年的刻苦訓練,為我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當年還是手工記賬,辦公桌上擺放的是一把算盤、一摞報表、幾本賬簿、一沓傳票,還有複寫用的紅藍複寫紙等,滿滿當當一桌子,構成一幅看似雜亂卻很美麗的桌面圖。
我左手翻賬本,右手撥算盤,手裡握著兩頭忙的紅藍圓珠筆,無名指與小指之間還夾著個人名章。抓住算盤框,一甩就能清盤復位的動作,特別的瀟灑自如。
儘管自己練就了“鐵算盤”的本領,但每到月底、年終,由於記賬、算賬時間過長,撥算盤的手痠溜溜地痛,眼冒金星、頭暈目眩是常有的事。由於手工操作,為確保每筆賬務不錯不亂,一筆業務至少要經過記賬和複核兩道手續,甚至還有更多的把關環節。
當下班的鈴聲劃過夕陽的餘暉響起時,卻是營業室最為忙碌的時刻。算賬、平帳、結賬,噼裡啪啦的算盤聲、嘩嘩啦啦的翻打憑證聲,譜出一曲最美的樂章。
為了年度決算的圓滿完成,會計人員一個個眉頭緊縮,心繫賬務。雖然窗外飄著雪花,但額頭上卻冒出細細的汗珠。而就在“合龍門”的剎那間,所有的擔心都放了下來,所有的疲憊,隨著一聲“平了”而煙消雲散。業務技術比賽的領獎臺上,鮮紅的技術能手證書,映紅了曾經掛滿汗珠的臉龐,成功的喜悅溢於言表。
會計崗位讓我找到了人生價值,明白了一個人價值的提升,是建立在忠實履行職責的基礎上。只有盡職盡責做好日常工作,深刻領會“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的道理,腳下的路,才會越走越順,越走越寬。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圍棋中的本手就像會計基礎,只有熟練掌握了、紮實了,整體業務才會得到創新,這就像圍棋中的妙手一樣。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果會計環節薄弱,就會影響到業務水平的提升,難免會出現圍棋中的俗手,拖累全行總體業績。
作者簡介:劉素萍,筆名泉魂江韻,山東人在武漢。中國金融作協會員,濟寧市作協會員,《山東金融文學》編輯,文章散見於報刊雜誌及公眾號。
壹點號山東金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