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向“棍棒教育”說再見。
有些家長看了很多育兒文章,反而越來越疑惑,孩子到底該怎麼教?鬆了不行,緊了更不好,怎麼把握尺度呢?
更有的家長說,教育過程中很難避免打罵,因為有時候孩子就會跟大人對著幹,就拿亂扔東西來說,你苦口婆心地勸根本沒用,依然我行我素,反而打了一頓,下次就不敢再犯了。
還有強權思維,孩子有些不明白的事,必須家長來強制要求,例如讀書,不都是一開始被逼著去嗎?那這個怎麼說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90%的家長都會遇到,至於採用什麼方法,都離不開一個目的,那就是教育好小孩,方式不同,自然結果就不同。
當你第一次用打罵的方式時,以後必然還會出現打罵,為什麼別人能做到從不打罵呢?你好好想想;當孩子不聽話時,你就開始強制他做,以後這樣的情況會經常出現,有因就有果。
當你在教育孩,會考慮到因果關係,我覺得就很不錯了,因為找到了原因,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
現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9條育兒法則,根據一些現實中的現象得出的結論,可以說是“萬金油”,非常具有實操性。
風靡教育界的9條法則
1、魚缸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
幾條小魚放在一個小魚缸裡,過了幾年還是那麼小;有一天,魚缸被打破,就把它們養在院子裡的池塘,沒想到小魚竟瘋了似的長大。
孩子的成長也一樣,你把他一直固定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他的想象力得不到發揮;操辦孩子的一切,孩子沒有自主意識和創新思維,所以該放手時得放手。
2、延遲滿足法則—培養孩子的耐心
人有無耐心,通常表現為:想要什麼就立馬得到和等到想要的東西到來後才要,這差別就在於一個能等,一個不能等。
孩子大多是等不了的,所以大人要訓練,例如孩子吃糖,10分鐘給他一顆,再過10分鐘給他一顆,後面就跟他說,如果這次能等15分鐘,就給他2顆。
讓孩子明白,等待是為了更大的滿足。
3、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在水裡放一堵玻璃,鯨魚和食物各在一邊,鯨魚為了食物會不斷地撞擊玻璃,撞了幾次後,它發現不可能,於是不再撞擊,一段時間後,拿掉玻璃,鯨魚還是以為玻璃存在,食物也就一直沒被吃掉。
孩子的行為也是一樣,家長在平時多注意細節,引導孩子的行為,在一段時間的重複經歷後,就會變成孩子的習慣。
而父母最好的禮物,就是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4、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進行積極期望
教育專家做過一個實驗,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積極期望和額消極期望,結果,真就如專家期望的一樣。
多給孩子一些積極期望,不要打擊小孩,有時孩子即使做的不好,也要想方設想從積極的一面來說,例如孩子考了倒數第一,你就說“你太厲害了,不用擔心別人超過你”,下次就很可能孩子會進步十幾名,然後你再說“真厲害,進步了十幾名”,當孩子在前十時,你說“哇,你離第一名只差9個誒”,最終你覺得孩子會不會進前三?
人都是這樣的,當被積極期望時,會激發前所未有的鬥志和信心。
5、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假設一個公園,沒有假山和彎曲的道路,而是一覽無餘的風景,你覺得還有探索的興趣嗎?
培養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感興趣,激發好奇心,所以,家長帶上一些遊戲成分,增加點難度,孩子的興趣就來了。
6、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從小我們就被問,你的夢想是什麼啊?那我們就會努力地去想自己會做什麼呢?而在想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在朝著那個方向走了。
當交待給孩子一件事時,不要給標準答案,只要告訴他做成什麼樣就可以了,至於什麼方法,他自己會去想。
7、南風法則—教育孩子講求方式
南風和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下來;北風使勁地吹,反而使行人越裹越緊,而南風徐徐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感覺到熱,行人自然就把大衣脫了。
這種做法就是引發人們自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
孩子已經犯錯了,你再發火也是無濟於事,孩子也得不到教訓,不如心平氣和地瞭解事情的經過,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
8、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自己承擔過錯
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犯錯帶來的後果,孩子也不例外,只有受到懲罰了才會長記性。
我們老是給孩子講不寫作業會怎樣怎樣,孩子卻感受不到,不如孩子不寫作業時,那就不寫唄,等第二天被老師責罵了,下次自然知道不寫作業的後果,不敢再犯了。
9、尊重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尊重
課堂上老師要求孩子們講故事,有些講的很好,有些講的很差,但老師都會進行鼓勵,因為不管好與壞,孩子都付出了努力,理應得到尊重。
你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時,儘管沒達到你的預期,記得要鼓勵,他感受到了尊重後,自然就會回饋給他人。孩子與大人平等,會給孩子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只有先尊重他人,然後才能得到尊重,是孩子要明白的道理。
其實有很多育兒方法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當你一直說自己老公怎麼怎麼差時,實際你老公沒你說的那麼差,最後就真的如你說的那樣了,這不就是羅森塔爾效應嗎?育兒也一樣。
所以,有些適用於生活的定律,同樣也適用於育兒,看你能不能發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