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新玲
“產教融合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必由之路。傳統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髮揮了積極作用,在傳承‘工學結合’職業教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需要結合新時代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改革創新育人模式。”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10月15日在天津大學舉行的“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對“產教融合”的意義進行了闡述。
這是一個系列論壇,首場在天津大學舉行,有著豐富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天津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天津大學是我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前身是洋務運動的產物北洋大學堂,可以說起點就是現代工業與高等教育的結合體。
曾天山認為,作為一種型別教育,職業教育具有跨界的天然屬性,需要打破經濟與教育、職業與教育、企業與學校的邊界,從“產教結合”到“產教融合”,突破現有體制機制的束縛,推動觀念轉變和制度創新。
“產教結合”到“產教融合”,一字之差,內涵更加深刻。
從資料就可以看出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曾天山給出一組資料: 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全國有職業院校1.14萬所,每年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000萬人左右,每年培訓上億人次,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支撐。
這些成績背後,也有一定的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譚永生在論壇上指出了問題所在。
一是教育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存在著“兩張皮”。宏觀層面,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格局尚未根本確立。一些地方教育資源規劃佈局、人才培養層次、型別與產業佈局和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大,同時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凸顯。
微觀層面,校企協同、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學校熱、企業冷”,處於淺層次、自發式、鬆散型、低水平狀態。企業參與辦學積極性不高,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脫節,“重理論、輕實踐”問題普遍存在。
曾天山也認為,產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熱企冷”是一直以來困擾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不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釋出以來,這一發展瓶頸進一步“破題”。
今年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向社會公佈了21個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63家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名單,試點城市和相關企業,將按規定享受產教融合領域相關投融資和財稅等組合式激勵政策。
天津堅持以行業辦學為主的辦學模式、以企業需求為主的培養方式,可謂是職業教育工學結合“天津模式”。目前正在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建設、探索產教融合深度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實施“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車集團、徐工集團、中鋁集團等介紹了行業龍頭企業舉辦和深度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實踐探索。中車集團計劃在江蘇常州投資18億元建設中車“三位一體”產教融合基地,“變學校辦學”為“中車辦學”,把整個集團的教育、人才、創新、產業幾個鏈條連結起來。
中鋁集團牽頭旗下7所職業院校成立職教集團,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154名副高階以上職稱專任教師、職教副主任兼任車間副主任和技術員,200多名車間技術管理骨幹到院校兼任職教科研主管和技能教師、職場導師,承擔實習實訓類課程授課。
中鋁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萬紅巖介紹,集團還將部分生產車間升級改造為集“教、學、做”於一體的“企業課堂”,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有大型企業人力資源主管認為,雖然一些大型企業趟出了一條央企辦職業教育的特色發展道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大部分央企辦職業教育還未解決生均撥款,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辦職業教育,仍未系統性地納入國資委對企業業績考核制度中,企業積極性仍待進一步激發。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