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冬天來了,外界的寒溼之氣加重。這種情況,對體內溼氣較重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好的因素。很多朋友也就有用薏米紅豆之類的去溼氣。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薏米,確實是一種很不錯的健脾祛溼食物。歷代醫家認為,薏米性味甘涼,能入脾肺二經,淡滲利溼。
但它的主要身份,其實還是一種“糧食”。在古代糧食匱乏的年代,薏米也一定程度上被當作主食。現代科學認為,薏米的主要組成是澱粉。所以,古人將其當作糧食是沒有問題的。
現代人對於薏米的認識,主要就是健脾利溼。至於它為什麼能去溼氣、怎麼去溼氣,可能並不十分清楚。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薏米之所以能去溼氣,就是因為它“淡滲利溼”的作用。所謂淡滲利溼,形象點說,就相當於“開閘放水”。因此,大多數淡滲利溼的藥食,都是性味偏於寒涼、甘平的。不像苦溫燥溼的白朮那麼辛溫香散、
那麼,薏米性味偏於寒涼,溼氣重的人冬季能用它來去溼氣嗎?
首先說答案,儘管薏米性味偏於寒涼,冬季去溼氣也是可以的,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沒有注意好,可能不但不能去溼氣,反倒影響到另外的臟腑,尤其是肺。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冬季用薏米去溼氣,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食用生薏米,必須將它炒熟後進食。
薏米如何炒?
薏米的炙炒比較簡單,也就是常說的“清炒”,不需要新增任何的輔料:
生薏米放入鍋裡,文火慢慢翻炒,待到薏米表面呈現一種微黃色,同時散發一種柴火做飯的焦香即可。這時候立即退火,還需要繼續翻炒一段時間,避免鍋底部分燒焦了。
炒過之後的薏米,寒涼之性大大減低,反倒呈現些許的甘溫。這樣,冬季去溼氣時,用炒薏米和生薑、芡實、山藥之類熬粥,去溼氣的功用更為明顯一些,也沒有寒涼傷陽之弊。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因為冬季外界寒溼之氣較重,如果像夏天一樣直接吃生薏米,薏米的寒涼和外界的寒溼“同氣相求”,不利於機體陽氣的生化。可能不但未能健脾,反倒因為寒涼傷害脾的清陽之氣,同時對肺的氣機肅降也有影響,
那麼,生薏米就真的沒有用了嗎?
那倒不是,生薏米其實也有很多的使用場景。如下兩種情況,生薏米就比炒薏米要更適合一些: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1、溼熱下注:我們知道,溼熱是比較難纏的一種外邪。容易向上燻蒸心肺二經,出現上火之像,也容易溼熱下注,從而出現二便方面的改變。比如拉肚子,小便頻數等等。這時候的生薏米就比較合適了:淡滲能利溼,寒涼能清熱。直接用生薏米煲粥即可;
2、肺經有熱:一般來說,大家對薏米的認知,都停留在“健脾”上。其實,薏米對肺經的調理也有不錯的功用。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薏米色白而白色入肺,肺喜潤而惡燥,薏米性味甘涼,能清瀉肺經之熱。比如肺熱壅盛時出現的一些咳嗽氣喘,咯吐膿痰綠痰等等,此時的薏米就非常合適了。一般生薏米需要用得多點,常與蒲公英、敗醬草之類的熬水,清肺而不傷脾,健脾而不上火。
總之,薏米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健脾祛溼的藥食。因為它藥食兩用的特點,四季皆宜。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即使冬天季候寒冷,只要炙炒之後,同樣可以健脾祛溼。此外,生薏米的使用上,上述兩個方面,更有比較明顯的特長,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試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76 字。

轉載請註明: 薏米健脾祛溼,但性味寒涼,注意好一點,健脾還能清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