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試之後,孩子考砸了,家長或老師問其原因的時候,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我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就是不小心出了錯”。這時候家長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就把孩子考試不理想歸結於孩子粗心大意,只是簡單提醒孩子下次注意就是了,但是往往下次考試還是一樣。其實粗心是很多大人都會犯的錯,更不要說小孩子了,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因為粗心而失分呢?。
小孩子粗心往往是由於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兒童的認知水平有限,視覺識別和記憶力不是很強,很容易把一些相像的東西搞混淆,容易出現看錯或者寫錯的現象。
第二: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考試的時候偶爾心不在焉,自然出錯就在所難免了。
以上兩點是客觀原因,可以透過對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滿滿糾正,還有一些就是主觀原因了。
第三:粗心,實際上是孩子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知識掌握不牢固的一種體現。成人做一二年級的計算題是很容易的,一般也不會出錯,因為我們對這些簡單的知識很熟悉,熟能生巧,所以能又快又對。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往往不是漏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常常出錯,就是因為對相關的知識不熟練。
其實一道題目,接觸五六次之後,並且每次都認真思考,才能熟悉並生成記憶。所以老師佈置的一些機械性地重複練習,很多家長認為是無用功,其實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粗心是由於對知識記憶比較膚淺,不深刻。很多知識學生覺得記住了,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也做對過幾次,但是印象並不深刻。當面臨考試的時候,思想上有些壓力,孩子嘗試在腦海中搜索問題答案的時候,往往覺得似是而非,這個時候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但是最後還是錯了,就是因為對知識掌握不深刻。
這樣的問題也可以透過反覆練習得到解決,在做題目的時候,自己給自己講解幾遍,深入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
第四:作題效率不高,面對試卷任務太多,孩子比較心急,也會造成粗心。有的孩子做題很磨嘰,磨磨蹭蹭。考試開始的時候一會兒玩玩筆,一會兒看看風景,等到發現時間不夠的時候,心理著急,這個時候根本沒時間細細分析,只能一揮而就,往往漏洞百出。只能把犯錯的原因歸咎為粗心了。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做題習慣,提高書寫速度和解題的速度,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檢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為粗心而失分。
第五:孩子粗心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很多孩子平時做題的時候都是由家長來檢查,一有問題也是家長指出更正,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及時檢查、及時改錯的習慣。
孩子在考試中是否粗心是由平時的習慣決定的,很多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了粗心的毛病。平時孩子只管完成了作業,檢查的任務是留給老師和家長的,這樣沒有良好的習慣和責任意識。
所以家長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呢?在對粗心問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之後,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儘量減少由粗心造成的失誤。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後,學生自己都覺得意外,心裡直呼:怎麼只有這麼一點?不應該呀!看到卷子才會恍然大悟,又草率了!又是粗心大意惹的禍。
要讓孩子改掉粗心的習慣,需要讓他們養成以下的幾個學習習慣:
第一:慢慢讀題,切忌一目十行,經驗主義,有很多學生看題目就是掃一眼,憑自己的經驗“覺得”題目是什麼要求。認真讀題,把題目的要求記在心中,有用的條件進行梳理。
第二:認真答題,數學演算的時候,很多學生覺得草稿紙又不用給別人看,只要自己看清楚就是了,於是草稿紙寫得亂七八糟,密密麻麻,自己都看不清楚。往往題目算完了,答案卻填錯了。
第三:回頭檢查,做完題目之後,一定要養成檢查的習慣,根據已有經驗,結合自己的答題情況,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就不會出現計算人數還出現小數的明顯不合理的情況了。
第四:信心,耐心,決心,粗心是一種不好的習慣,要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克服,要樹立新信心,要下定決心,用足夠的耐心去做題,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