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一定不能主動詢問工資多少,甚至面試官主動問起:“你還有什麼問題想要問我的?”也要把這個最關心的問題壓在心底,顧左右而言他。
每一個面試攻略,基本都會這麼教,每一個找工作的人,也都奉為常識。
它真的就是金科玉律麼?也不一定,我們從根源上來剖析一下:
如果原本覺得你專業能力很強、綜合素質也不錯,正考慮要不要錄用你,結果你迫不及待地只關心工資,讓人覺得目光短淺、難堪大用;
如果原本就覺得你專業能力欠缺、不勝任所面試的崗位,你還先問起了工資,更會讓面試官覺得面前的這人不知天高地厚,說話欠分寸。
問題在於,這兩個假設都不一定成立:我們的第一目標一定是給面試官留下好感麼?別忘了,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公司選擇我們的同時,我們也在選擇公司,如果需要更快地做出選擇,獲得更多資訊才是第一目標,這個我們後面再具體說。
關於問工資、談錢就一定會給面試官留下不好印象的假設也有待商榷。這個商業社會,很少會有人還抱持“談錢就是唯利是圖”、“視金錢如糞土才是美德”這樣的觀點了,
我們找工作除了自己主動投遞簡歷之外,獵頭、各企業的HR、用人部門領導也會主動透過設定條件搜尋,如果發現我們的簡歷比較符合要求,也會主動聯絡邀約面試。
有時候可能是我們沒有發現的機會,有時候也可能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之選,比如規模太小、給到的職位和許可權有限、不是特別喜歡的行業等等。
但主動找來的機會,問都不問,可不是一個求職者的自我修養,萬一給到的工資很高呢?畢竟,高工資可以遮百醜。但一系列面試流程走下來也還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那在一開始就詢問薪資待遇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可以有效節約時間。
有時候我們已經收到offer,但不是完全滿意。這時候又被邀約面試,一圈聊下來感覺也還不錯,但面試官沒有主動聊薪資,看樣子可能後續還有一到兩輪複試。
很明顯,這中間還需要一定時間,而你前面接到的offer不允許你有這麼長的等待時間,那怎麼辦?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先打聽清楚該崗位的工資情況,再來跟手上的offer做一個對比,看看是不是值得想辦法拖一拖,如果能拿到第二個offer就放棄第一個。
有些大型知名公司,面試週期長、程式多,好多輪面試下來,甚至一兩個月都過去了。如果你對工資有一定的要求,萬一最後發現接受不了對方能提供的工資,白白耗了很多精力不說,求職的黃金時間和機會也錯過了,能找誰說理去?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過了前一兩輪的面試,打聽清楚具體的面試錄用流程、以及這個崗位的具體薪酬待遇情況也是必要的,能有效確定自己面試的重點。
以上,我們盤點了3種現實中常見的應該主動詢問工資的情況,在最開始的分析中也說過,
若對方不是目標求職公司,可以直接表明態度,“牛人說話一般都比較直接”,一般人會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和印象,再說別人是主動來找你的,相對來說寬容度也會更高。當然,直接問也不是說,就要忽略掉基本的禮貌,一段參考如下:
一般情況下,這麼問對方會先問你自己的期望薪資,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往高一點去講。
若是手裡已經有offer,面試時詢問工資,切忌不能坦誠手上有一個給多少工資的offer,雖然我一向的原則都是真誠是最大的技巧,因為這很容易讓面試官產生一種被要挾的感覺。
順便說一句,談offer時也儘量不要用“別人給我多少、你給不到這麼多我就去別人家”這樣的方法談,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談崩,而且無可挽回。
這種情況下,如何詢問會比較好呢,也給一段具體的參考如下:
如果是面對面試周期長、程式多的大公司,詢問工資則可以採用“示弱詢問法”,什麼意思呢?第一,一般大公司的薪酬體系都比較完善,相對來說討價還價的空間小,表示理解這一點;第二,表明自己是要養家的人,生活壓力大,必須關注工資,尋求面試官的理解。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參照如下說辭:
面試時能主動詢問工資嗎?這世界從來就沒有一個恆古不變的攻略,相對於具體的做法,我們更應該去追尋背後的原因,如此才能不教條。所謂不能問,無非是想要給面試官留下更好的印象,但有些時候,有比穩妥地保持良好印象更緊急更重要的事:
對方不是目標公司的時候、已經有offer等著我們回覆的時候、面試週期和流程長的公司,我們完全可以更早地詢問工資以便更快做出是否要面試下去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