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作業的系統再設計,是學校變革的現實入口
本文字數約
4500字
閱讀時間約
5分鐘
引文/PREFACE
長期以來,作業是教育領域的核心問題之一。與教學、評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是學生整個學習鏈條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課程改革中的關鍵領域。在各國的教育改革中,作業都是繞不開的重點之一,也是世界各國教師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作業作為課程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設計與實施從某種角度直接影響到課程目標的達成,影響到教育目的的實現與學生的全面發展。一線的校長、教師是如何定義作業,又是如何把學生從“作業困局”中解放出來的?如何最佳化作業設計,去激發和支撐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成效的學習、有意義的學習,讓作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
加強系統設計,最佳化作業管理
實現學校育人關鍵日常高質量
李茂 / 文
有位同學在北京某著名中學任教,一次聚會分享了一個學生的故事。
這位學生成績一直不錯,後來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考試的時候做題很慢。
老師幫他尋找原因,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養成了做作業很慢的習慣。
不是因為不會做,原因竟是如果早早做完了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他還必須做他家長給他佈置的作業。
於是,他選擇了慢做作業,以避免家長有機會給他再佈置作業。
找到癥結後,家長看後果居然直接影響到他考試了,於是不再給他佈置作業了。這之後,這位學生作業慢和考試做題慢的習慣一度得以改變。
誰知道,再後來,他又開始慢做作業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他不知道做完作業後做什麼,於是又回到之前慢做作業的習慣了。
所有人聽完這個故事都唏噓不已。
這是一個標本級的作業受害者的故事。作業最大的問題,是它給學生帶來的經年累月、無可逃脫的被動性。
與作業同樣起著培養學生被動性的還有,不留任何空隙的全天時間管制,單向灌輸式的授課模式,壓迫式的考試檢測方式,以及近些年在很多學校出現的“題目化學習單”。
因此,對作業的重新定義,是一所學校重新思考和重新設計育人方式的系統工程。知名家教專家、先後擔任過多所學校校長的陳錢林曾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律、自學和自立”,其中一個關鍵是“自主作業”。陳錢林校長在學校實施的“自主作業”包括作業籤免、學科自主作業、綜合素養自主作業三種。
第一類,作業籤免。對學習能力較強或學習能力明顯不足的學生,或者出現特殊情況的學生,經家長簽字後可減免作業。對小製作之類的作業也可由家長簽字後免做。
第二類,學科自主作業。四到九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學科,部分或全部不做老師佈置的作業,但需自主設計“學習方案”並遵照執行。形式分為半自主、全自主、加自主等形式。半自主即學生只選做統一作業的一部分;全自主指學生不做老師佈置的所有作業,完全以自主設計的學習方案代替;而加自主則是學生完成教師佈置的所有作業,再額外完成自主設計的學習方案。
所有申請學科自主作業的學生都要自主設計學習方案,經家長與老師批准後實施,內容上還可以進行拓展和探究性質的學習。每月組織質量檢測,為下月度自主作業方案調整提供依據。在陳錢林的學校,初中已經形成了“只要成績達到預期目標,就可以少做或者不做作業”的氛圍。
第三類,綜合素養自主作業。二年級以上有《家庭綜合素養自主作業計劃表》,內容包括健身習慣、做人習慣、學習習慣三方面。六到九年級增加自學能力、自立人格的內容。學生開學初針對每個專案制訂實施計劃,家長和班主任稽核,每月評價一次,孩子自評,家長評價簽章,學校頒發“星卡”。綜合素養自主作業的每個專案只提出宏觀要求,具體細則由孩子自主計劃。
陳錢林校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科學育人出發,從學校層面著力,透過系統設計解決作業問題的範例。在這個範例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兩點重要啟示:
第一,高度重視作業的育人價值。作業不只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還是培養學生自律、自立品格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育人陣地。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基於對學生的信任,為學生創造自主規劃、自主選擇、自主決策、自主評價的機會,讓學生在每天的自主學習實踐中獲得自主人格的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第二,在學校的整體育人框架中重新定位作業。作業不只是教師的事情,解決作業難題不僅需要教師對作業的最佳化設計,還需要將作業視為學校育人的關鍵日常,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關鍵日常,從學校管理層面進行系統設計,建立起年段進階、學科協作、家校共育的完整機制。
長期以來,由於大多數人對作業的理解太過偏狹,作業成為“培養”學生被動學習和被動人格的主陣地,不僅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習動力缺乏,還是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家校關係緊張的重要來源。只有重新定位作業的價值,將之作為學校育人的關鍵日常,從學校甚至更高的層面進行管理和系統設計,作業帶來的一系列老大難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在學校對作業的系統設計中,尤其需要重視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主體地位的發揮。既要充分信任各方,授權各方,也要建立起有效的三方協商、協調的機制,尤其是學科之間的協商協調、學生跟家長的協商、家長跟教師的協商、學生跟教師的協商。
長期以來,這些協商、協調的機制都是嚴重缺乏的。沒有三方協商協調,就不會有尊重每個學生個體的教育,也不會形成各學科的育人合力,無法實現有效的家校合育,學校也就難有高質量的日常。
學校要做好針對作業的系統設計,還需要重新審視學校對學生作業承擔的責任。如果我們將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僅僅定位在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學生的責任就是完成作業,家長的責任就是監督學生完成作業,那仍然會舉步維艱。
如果僅僅因為作業發生的場景在家庭就認為作業相關的責任只在學生和家長,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同樣認為,學生在學校場景裡出現的問題不應該找家長?顯然不是。就像我們希望學生帶著良好的家教進到學校一樣,我們也期待學生帶著足夠的學習能力和相關品質從學校回到家裡。
學生在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所需要的自主性、專注力、投入度,以及不同類別作業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和方法,都是非常關鍵的品質和能力,恰恰是學校需要花時間精心培養的,而不是預設每個學生都天然具備了,沒有具備就應該接受批評和處罰。學校和教師需要自問:“我們對不同型別的學生提供的幫助和支援是否足夠?如果學生做不到,沒做好,他是因為哪方面有不足,需要什麼樣的培養和幫助?如果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或各種狀況,他可以怎麼做?”
因此,在學校育人系統的設計中,急需建立和完善與作業相關的培養體系和支援體系,與關於作業的協商協調機制一起,實現作業這個關鍵日常的高質量,從源頭解決作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其中,無論是課程、教學,還是教師的教研、科研、培訓和評價等,都將聯動重整。一所正在探索積極改變的學校,可以將之視為學校整體改進和提升的機會和入口。
作者系啟發者實驗室(北京)創始人,北京聚智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重慶立達仁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為中國而教理事,學習設計與教育創新研究者,學校戰略諮詢顧問
精彩內容選摘
提高作業設計與實施質量, 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既是我國提升教育質量的整體要求,也是最佳化作業應用的時代需求。我們既要大力推廣已有作業研究的實踐成果,使之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產生更加積極的現實成效,也要不斷開展深度研究,從而催生出更加豐富、更加體現當代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的作業設計與實施成果。尹後慶 /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提高作業設計與實施質量,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 》,《未來教育家》2020年6月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常規,學校均有很嚴格的管理制度。但制度中對是否佈置、批改等容易衡量,對作業內容、形式、批改、反饋與效果難以評價。許多教師的作業佈置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強調“記憶”,重複性練習多,缺乏知識的建構和挑戰性;二是強調“形式”,為佈置而佈置,缺乏有效性的思考。肖萍/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從作業負擔談作業前置的設計》,《未來教育家》2020年6月
作業改革要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不僅是重複昨天的“老故事”,重複著老師當天解題思路的機械反覆與模仿式鞏固,還有更為重要的訓練自主學習的作業,這是學會學習的大法,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充分必要條件。同時,教師應該認識到,每天自主先學的作業價值不比複習課上所學內容的作業低,統籌好鞏固性和自主先學的作業,才容易形成學習的良性迴圈。符永平/江蘇省南通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江蘇省中學數學特級教師,《課堂革命:從作業革命開始》 ,《未來教育家》2020年6月
如果我們把作業設計成為學習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呈現載體,誰又能說這不是一門課程呢?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把一般意義上的作業做成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施、自主評價的課程。那麼,作業如何才能具有課程的特質呢?把作業完成的過程轉變成獲得新知的過程,把作業完成的過程轉變成自主學習的過程,把作業完成的過程轉變成方法引領的過程,把作業完成的過程轉變成思維提升的過程。王幹 / 廣東省深圳明德實驗學校碧海校區副校長,《學生需要課程化作業》,《未來教育家》2020年6月
假期學習是學生從班級集體學習變為個體分別學習的一個時段,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更為集中、完全自主學習的時段,作業設計應尊重學生差異,並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獨立學習時間。所以,在假期作業設計的整體思路上,我們始終秉持一個原則——“在精不在多,在準不在全”,全力支援學生個別化學習。基於這點,我們為學生設計了“語文 寒假學習超市”。超市,特點是物品分割槽、開架陳列、種類豐富、質量保證,顧客自主選擇,自我服務。假期學習任務的設計借鑑了“超市”模式,意在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做假期學習內容。“學習超市”最大的特點是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把做作業的主動權放在自己手裡,在假期中尋找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產品”,開展有效的針對性學習。李詩涵/ 北京市十一學校教師,《“語文寒假學習超市”——以“獨立學習”為中心的初中語文假期作業研究,《未來教育家》2020年11月
END
重新定義作業(上)
學生需要課程化作業
課堂革命:從作業革命開始
作業變革,我們需要的四個底層思維
提高作業設計與實施質量, 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
來源丨《未來教育家》2020年第12期
為中國教育家成長擂鼓放歌返回搜狐,檢視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