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餓死人是相當正常的事兒,不過大都發生在窮苦老百姓身上。要說帝王也有被餓死的,估計打死你,你也不會相信。
作為九五之尊的帝王,不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且他們還手握生殺予奪的大權。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車乘相銜,旌旗招展。宮女太監儀仗扈從,文武百官緊隨其後。吃的更是山珍海味,美味珍餚,他們怎麼會被餓死呢?
還別說,歷史上確實有幾位帝王被活活餓死了。
(齊桓公)
第一位:“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兒子,名小白。齊襄公死後,小白在和公子糾的皇位爭奪中勝出,成為了齊國的第15位國君。
在鮑叔牙的強烈推薦下,齊桓公任命管仲為齊國丞相。齊國從此開始了走向強盛的改革之路。齊桓公和管仲君臣同心,對內著力整頓朝政,銳意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對外則實施“尊王攘夷”的策略,聯合諸侯國,北擊山戎,南伐楚國,終於開創了一代霸業。齊桓公也就此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那麼,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怎麼就被餓死了呢?
這還得從他立儲紛爭說起。
齊桓公一共娶了9個老婆,生下了一大堆兒子。兒子眾多本來是件好事,但皇位只有一個,這個皇位該給誰呢?這成了齊桓公面臨的難題。
本來齊桓公想立鄭姬的兒子為太子,但另一個老婆衛姬不答應,千方百計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儲。不過,聰明的衛姬知道,只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達到目標的。於是,她聯合齊桓公的寵臣豎刁與易牙,開始了慘烈的儲位之爭。
易牙和豎刁也有自己的目的。在齊桓公的兒子們內訌時,藉口保護齊桓公,把他困在一間密室裡,從此不理他。這導致齊桓公最後被活活餓死,陳屍67天都無人過問。結局極為悲慘,“身死不葬,蟲流出戶。”
(趙武靈王)
第二位:戰國雄主趙武靈王趙雍。
趙武靈王在歷史上同樣聲名顯赫,是戰國後期趙國的一代雄主。他透過實施“胡服騎射”的政策,橫掃北方各族,為趙國的強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趙武靈王同樣是因為立儲的問題處理不當,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本來趙武靈王的長子公子章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但其生母和大臣私通。一氣之下,趙武靈王將小兒子趙何立為太子。
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乾脆將皇位傳給了趙何,讓趙何成為了趙惠文王。自己則做了主父,親率趙國軍隊進軍中原,南下襲秦。
趙武靈王一邊正在雄心勃勃地大展宏圖,另一邊的公子章,因為一直對失去皇位耿耿於懷,終於在惠文王四年時釀成了政變。
公子章首先殺了相國肥義。公子成、李兌又以“靖難”為名,打敗了公子章。
無路可逃的公子章,跑到了主父的宮殿沙丘宮裡求救。
面對自己不爭氣的大兒子,趙武靈王心一軟,救下了他。但沒想到,公子成和李兌包圍了沙丘宮,殺死了公子章,順便把趙武靈王也軟禁在宮裡。可憐一代梟雄趙武靈王“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
(梁武帝)
第三位:南朝最長壽皇帝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本名蕭衍,是南梁朝的開國皇帝。他博學多才,尤其是文學造詣很高。年輕時曾與謝眺、沈約等名士過從甚密,被世人稱為“竟陵八友”。
後來,蕭衍權力日盛,南朝齊的最後一位皇帝,不得不被迫將皇位禪讓給他。
當上皇帝的蕭衍,勵精圖治,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梁朝一度呈現國庫豐足,文化繁榮的景象。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蕭衍一定會成為一代明君。但他突然間對佛教產生了興趣,以至於荒廢朝政。後來發展到脫下龍袍,穿上了僧袍,跑到寺廟裡當起了和尚。虧得眾大臣在廟前長跪不起,才勸回了蕭衍。由此三番五次,皇帝成了蕭衍的兼職,和尚反倒成了他的主業,搞得整個國家烏煙瘴氣。
終於,公元549年爆發了“侯景之亂”。大將軍侯景攻破建康,把蕭衍圍困在臺城,最終被活活餓死。蕭衍被困的時候,已經80多歲,死前連一口水也沒得喝,非常悽慘。
(袁術)
第四位:東漢末年“草頭王”袁術。
生於東漢末年的袁術,號稱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名門之家。他趁著亂世,搶了一塊地盤,就堂而皇之地在壽春稱帝,做起了帝王夢。
不過,這位自封為帝的亂世“草頭王”,很快就得到了報應,成了眾矢之的,遭到孫策、呂布、曹操三方的聯合打擊,狼狽逃往袁紹處。結果在半路,又遭到曹軍的截殺。
此時袁術軍中僅有麥屑三十斛,進退不得。
據說袁術最後死得很慘,《三國志》載:“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欞黙上,嘆息良久,乃大箢曰:‘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黙下,嘔血鬥餘而死。”
這幾位君王,曾經都強悍一時,為何最終被餓死?顯然他們都有個特點,不能一以貫之保持“初心”。導致沒有把事情做好,有個好的開頭,卻沒有好的結局。而他們臨死前悲慘的遭遇,也讓後世嘆惋。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三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