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技工荒問題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高階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今天釋出的這組資料,反映了“十三五”時期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但是,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是我國製造業發展必須補上的短板。

  對此,人社部在釋出會上回應,“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多舉措破解“技工荒”問題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但近年來,高階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突出,“技工荒”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對此,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存在4方面問題: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技能人才培養週期長、培養成本高,人員流動性大,企業培養動力不足;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尚未根本改變。

  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我國自2019年起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

  “這個行動已經實施了接近兩年,明年是重點。”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表示,今後一個時期,這個行動要做得更有效,提高培訓質量,提高補貼標準,進一步擴大範圍。

  在加強培養培訓、擴大技能人才供給規模方面,張立新認為,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培訓供給能力。鼓勵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推廣“網際網路+職業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

  同時,要加強激勵,提高職工隊伍穩定性。“要健全技能人才崗位使用機制,推動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多層次發展通道;鼓勵企業吸納高技能人才參與重大生產決策、生產科研攻關;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支援企業自主開展技能評價。”張立新說。

  為支援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前不久,人社部發文進一步明確向用人主體放權,支援企業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定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運用評價方法,同時兌現相應的待遇。目前,全國共有3700多家企業、近900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備案,104萬名勞動者已經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收入分配向一線職工傾斜

  “當前,我國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口總量僅為26%,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能人才總量的28%。”張立新透露。

  為激勵更多人學習技能、投身技能,近年來國家推出多項舉措,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改善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中國的2億技能勞動者是產業工人的重要主體,他們對產業結構升級、改善就業質量非常重要。”張立新表示,激發他們的活力,要從政府激勵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社會全力支援等各方面提高他們的待遇和地位,讓他們有獲得感,能夠透過技能實現美好生活,實現人生價值。

  同時,技能人才是強大的擴大內需的消費力量。張立新說,如果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擴大內需發揮巨大作用。

  在提高待遇方面,張立新認為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在職工收入分配中把技能作為一個重要要素加以體現,無論基本工資定級還是津貼補貼、績效獎勵等方面,都要把技能作為重要要素。

  “要鼓勵企業完善職工收入分配機制,促進企業收入分配積極向一線職工傾斜。”張立新說,實踐中已經有一批企業在建立技能激勵導向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有的高技能人才的待遇相當於企業副總的水平。(本報北京12月18日電)

  李丹青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69 字。

轉載請註明: 破解技工荒問題 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