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份,就在蘇德雙方在庫爾斯克周圍上百公里的土地上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在庫爾斯克南方的米烏斯河附近也爆發了一場大戰,而這便是米爾斯河戰役。
對德軍來說,米烏斯河戰役可能比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更加讓他們感到擔憂,因為在這一場戰役中,德軍原本是希望用自己擅長的彈性防禦戰術來剋制蘇軍的進攻,結果沒想到蘇軍居然成功地找到了破解德軍彈性戰術的方法。
德國不僅沒能擊退蘇軍的進攻,還因為自己的裝甲反擊而付出了極為嚴重的損失。
可以說,庫爾斯克戰役消耗了德軍發起戰役進攻的力量,而米烏斯河戰役則讓蘇軍找到了如何擊潰德軍防禦的方法。
那麼這場戰役是如何進行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把視線放回到庫爾斯克戰役剛剛爆發的時候。
1943年7月,就在庫爾斯克戰役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位於蘇德戰場南方的蘇南方面軍卻收到了斯大林的指示,要他們對米烏斯河防線發起進攻,以牽制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場的兵力。
當時,米烏斯河防線位於德國南方集團軍群防線的最南端,直接掩護著第聶伯河與頓巴斯地區,而這裡恰好也是曼施坦因防禦最薄弱的地方,如果蘇軍能從這裡突破德軍防線,那麼曼施坦因就不得不從庫爾斯克調兵回來增援,這樣一來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天平就將完全倒向蘇軍的這一邊。
於是蘇聯南方面軍的司令托爾布欣馬上開始佈置進攻計劃,準備對米烏斯河上的德軍防線發起進攻。
托爾布欣認為在東面是蘇軍,南部又靠海的情況下,他的部隊只需要從北翼突破德軍防線,然後向德軍後方穿插就能把位於米爾斯河前線的全部德軍都包圍起來,圍而殲之。
所以他把自己最精銳的部隊——突擊第5集團軍和第28集團軍佈置在了米烏斯河以北的地區,用來承擔最主要的突擊任務,同時還在他們的背後佈置了近衛第2集團軍作為加強。
與此同時,當蘇軍在北翼的進攻開始之時,托爾布欣另外的兩個集團軍(第51、44集團軍)也會發起輔助突擊,掩護突擊部隊的行動。
而為了確保這次戰役的成功,托爾布欣一共集結了27萬人和661輛坦克自行火炮,在裝甲力量上對面前的德軍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在做過充足的戰前準備以後,托爾布欣最終決定在7月17日對德軍發起進攻。
1943年7月17日,蘇軍在重炮的掩護之下,開啟了對米烏斯河防線的突破行動。
戰役一開始,蘇軍就取得了絕對的兵力優勢。
在當時,德軍的裝甲主力基本上都在庫爾斯克和蘇軍坦克搏殺,用來防禦米烏斯河防線的是當時南方集團軍群中裝甲力量最弱的第6集團軍。
原先的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覆滅以後,德軍便在原先第6集團軍殘餘兵力的基礎上又組建了新的第6集團軍,但由於大量的精英軍官、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中被蘇軍消滅,所以這個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實力很弱——整個集團軍只有11個師的兵力,其中10個為步兵師,還有一個為裝甲步兵師。
在裝甲力量方面,當時的德國第6集團軍沒有一個裝甲師,只有5個臨時加強的強擊火炮營,而集團軍內唯一的一個裝甲步兵師——第16裝甲步兵師也只有40輛坦克可用,把上述的裝甲力量全部加起來,德國第6集團軍只有200輛左右的坦克和強擊火炮可用,根本就不是蘇軍的對手。
在絕對的兵力優勢下,一切的戰術都是扯淡。
戰鬥一開始,蘇軍便直接用自己強大的炮兵力量對德軍前線陣地進行了大範圍的轟炸,重炮、迫擊炮、火箭炮輪番上場,將德軍前線陣地全部化為焦土,隨後蘇軍步兵便在坦克、炮兵的掩護之下發起了進攻。
在蘇軍主要的突破地段,靠著絕對的兵力優勢,蘇聯突擊第5集團軍很快就突破了德國第294、306步兵師下屬兩個步兵團的防線,隨後蘇軍馬上投入第2近衛機械化軍隊向德軍腹地發起進攻。
截至7月17日晚,蘇軍已經突入了德軍防線4公里處,雖然突破的距離並不遠,但卻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德國第17軍軍長斯奈肯伯格步兵上將不得不向第6集團軍霍利德尋支援,要求霍利德馬上投入援兵,否則他的部隊很快就會因為傷亡慘重而全線崩潰。
在接到第17軍的求援以後,霍利德馬上派出了自己手裡唯一的一支機動力量——第16裝甲步兵團去增援第17軍,試圖用德軍最擅長的彈性防禦擊退蘇軍的進攻。
在這裡提一下,霍利德為什麼會想用彈性防禦的方式來擊退蘇軍的進攻?
在二戰中,蘇德雙方發展勝利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便是用強大的裝甲力量往敵軍縱深穿插,而裝甲部隊在穿插的過程中是很容易和己方炮兵、步兵、工兵部隊產生脫節的,所以一旦敵方在穿插部隊的側翼發起強有力的裝甲反擊,那麼穿插的裝甲部隊就很有可能被敵軍切斷同後方部隊的聯絡,被敵軍所包圍。
在蘇德戰場上,無論是蘇軍還是德軍,都沒有少吃過敵軍裝甲反擊的虧。
所以一旦當己方穿插裝甲部隊遭遇敵軍的裝甲反擊時,蘇德雙方的指揮官一般就會命令暫停進攻,或者往回撤退,避免被敵軍切斷退路。
同理,霍利德也希望第16裝甲步兵師的反攻能擊退蘇聯第2近衛機械化軍,挽救瀕臨崩潰的米烏斯河防線。
在霍利德指示之下,第16裝甲步兵師在18日對蘇聯第2近衛機械化軍發起了反擊,但這次反擊卻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就在於蘇聯第2機械化軍有100多輛坦克,但德國第16裝甲步兵師卻只有40輛坦克,最終在損失一半的坦克以後,第16裝甲步兵師被迫撤出戰鬥。
那麼既然是因為裝甲力量不足才輸掉了這場反擊作戰,那麼投入更多的裝甲力量是否就能成功了呢?
抱著這個想法,霍利德繼續組織裝甲兵力對蘇軍發起反擊。恰逢這時曼施坦因從庫爾斯克主戰場給霍利德補充了一個裝甲師,霍利德隨即把這個裝甲師投入反擊行動。
可這一次,霍利德的反擊卻依然失敗了。
原因就是作為援兵的第23裝甲師在進攻蘇軍陣地時,遭遇了蘇聯步兵的頑強阻止。
蘇軍似乎已經搞懂了德軍裝甲反擊的目標,所以在遭遇德軍裝甲反擊的時候,蘇軍並不會立刻退卻,而是會就地構築防線阻擋德軍的裝甲進攻,等待上級下一步命令。
同時蘇軍統帥部還給這些蘇軍部隊配備了相當數量的反坦克武器,讓他們即便是沒有坦克支援也能和德軍裝甲部隊較量,就這樣,第23裝甲師在蘇軍步兵強大的反坦克火力面前傷亡慘重,最終在損失一半的坦克之後只能灰溜溜地退出戰場。
第23裝甲師的反擊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一旦蘇軍的機動部隊能夠在原地快速構築防線,並且依靠陣地進行頑固防禦,那麼德軍裝甲反擊的效果就會大大減弱,此時一旦德軍裝甲力量在處於下風,蘇軍的坦克部隊便能透過側翼進攻,一舉粉碎德軍的反擊力量。
也是從這時開始,德軍官兵就逐漸意識到他們以前依賴的制敵取勝的法寶似乎在逐漸失去作用,而蘇軍則越來越明白該如何奪取勝利。
彈性防禦的失利,對德軍的打擊來說完全是致命的。
7月18日,就在第16裝甲步兵師反擊失利的同一天,德國第17步兵軍的防線就被蘇軍全面擊潰,接連丟失了斯捷潘諾夫卡、馬裡諾夫卡等要地。
而7月19日德國第23裝甲師的反擊失利以後,蘇軍更加肆無忌憚地往德軍腹地推進,一時間德國整條米烏斯河防線都有被蘇軍擊潰的可能。
為了更快地突破德軍整條防線,托爾布欣在7月21日將第4近衛機械化軍投入作戰,使得德國不得不以兩個裝甲師、31輛坦克的兵力,對戰蘇聯2個機械化軍300輛坦克的兵力,可以說德軍必敗無疑。
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刻,霍利德卻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支援。
那就是在7月22日,原本是作為曼施坦因預備力量的第24裝甲軍趕到了戰場,不過趕來的卻不是整個第24裝甲軍,而是第24裝甲軍的軍部,當時在這個裝甲軍擔任軍長的恰好就是瓦爾特·內林上將。
瓦爾特·內林這個名字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會感到很陌生,我發的文章專注的也是戰史講解而是名將介紹,所以你只需要知道他之前是在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指揮裝甲師作戰的就可以了。
當瓦爾特·內林趕到前線時,恰逢蘇軍坦克部隊對德國第16裝甲步兵師、第23裝甲師發起進攻,瓦爾特·內林當即搬出了自己在北非戰場上的神器——88mm高射炮。
面對蘇軍坦克部隊的攻勢,瓦爾特·內林馬上用88炮和強擊火炮組成了一個簡易88炮伏擊陣地,並用步兵和部分強擊火炮把蘇軍坦克部隊一步一步引到自己提前設定的88炮伏擊陣地中。
熟悉二戰史的朋友都知道,用坦克做誘餌把敵軍坦克引入提前設定好的88炮伏擊陣地是隆美爾在北非拿手好戲,而瓦爾特·內林顯然是把隆美爾的招牌戰術搬到了東線。
結果,由於誤入德國88炮的伏擊陣地,同時缺乏步兵掩護,蘇軍坦克被德軍打得落花流水,瓦爾特·內林僅用第16裝甲步兵師和第294步兵師2個師的兵力就擊退了蘇聯2個機械化軍地進攻,同時還擊毀了93輛坦克,使蘇軍不得不停下來休整,對米烏斯河防線的突破也因此告一段落。
儘管暫時守住了防線,但是德軍的損失卻相當巨大,其中負責對蘇軍發起彈性反擊的第16裝甲步兵師一度只剩下了550名步兵,裝甲力量也遭遇了巨大損失。
戰術是死的,人是活的。
面對德軍的彈性防禦戰術,蘇軍在吃過幾次虧以後也就明白該如何對付了,而第6集團軍的司令霍利德卻還是死板地用彈性防禦戰術對蘇軍發起反擊,也難怪第6集團軍會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彈性防禦似乎也不再是能讓德軍反敗為勝的法寶。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聯刪!
想了解二戰德軍在戰略、戰術、戰史領域更多的知識,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