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34年後,61歲的他決定考研北大

對張成文來說,他人生的前61年裡有許多高光時刻。

比如說在38年前,他以超過清華北大錄取線幾十分的分數從延安鄉下考到北京,進了北航當年很火的導彈設計專業。再比如20多年前,剛來成都的張成文白手起家,靠賣復讀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300萬。又或者是現在,61歲的他準備在12月底走上考研的“戰場”,挑戰報考北大。

家中露臺角落裡的小茶几和一把木椅,是張成文每週末用來學習的地方。他將備戰考研的經歷發到社交媒體上後,讓自己在網路上小有人氣了一把。

關注張成文的網友們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會給張成文發私信,告訴他要加油,他們在這裡訴說著自己的心事,被張成文的故事激勵著。張成文說道:“自己在做的事情能給年輕人以激勵,能成為他們的榜樣,是一件對社會很有價值的事情。”

本科畢業34年後,61歲的他決定考研北大

▲張成文備戰考研

『北航、創業與起起伏伏的前半生』

拋去61歲選擇考研這層濾鏡,張成文的人生也足夠多彩。

張成文說,自己打小就是村裡遠近聞名的“學霸”,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家裡9口人都靠當鄉村教師的爸爸來養活。1984年,距離高考恢復已經過去了7年,來自革命老區延安的張成文,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導彈設計專業,在那個年代,這絕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但4年後,當年輕的張成文站在畢業分配的關口,卻發現自己面臨最後一次分配也無疾而終的窘況。1988年9月,在北航宿舍住了兩個月的張成文失去了耐心。聽同寢的朋友說深圳機會多、工資高,剛好當時母親生病,家裡急需用錢,他坐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車。

在深圳,北航的名頭並沒有讓張成文輕鬆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反而專業讓他處處碰壁。應聘過的老師、機械工程師等崗位,都因為專業不對口而拒絕了他。最後,靠著自己的英語技能,他在深圳一家外資工廠落了腳,做起了翻譯。在深圳的6年裡,張成文輾轉過不少企業,也換了幾份工作,工資從800元漲到5000元。在那個年代,這是個足夠令人豔羨的收入。但張成文覺得,在工廠,生活像是一灘死水,看不到希望。

本科畢業34年後,61歲的他決定考研北大

▲張成文的本科畢業證

張成文回憶,在那段時光裡,自己經常去工廠外面的書攤上看書,有一本書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是本成功學的書籍,李嘉誠和邵逸夫的經歷讓張成文產生了創業的衝動。於是,他選擇了辭職,去了一家生產復讀機的企業,從零開始做起了銷售員。

起初,由於沒有經驗,張成文的業績並不出眾。但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利用自己在英語方面的特長,每天在櫃檯拿著麥克風朗讀英語,吸引著那些想買復讀機學習英語的客人,有時候,一早上就能賣出一百多臺。積累了足夠多經驗和人脈,張成文辭掉了工作,找到了另一家復讀機生產商作為合作伙伴,賭上了自己在深圳這幾年存下的幾萬塊錢,來到成都自己創業。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因為品牌知名度不夠,他的復讀機遲遲打不開銷路,眼看著公司又一次陷入困境,張成文再次想到了自己的英語特長。這次,他在宣傳資料上寫滿了他自己總結的英語學習10大方法,又花了400塊錢在小學租了間教室,每週末晚上7點到9點,對買復讀機的顧客進行免費英語培訓。很快,張成文賺到了自己第一個300萬。但兩年後,陷入股市的他賠掉了其中的大部分,只剩下100餘萬。

之後,張成文輾轉多個城市,嘗試東山再起,但選擇的電子詞典、無線網絡卡、分類廣告等專案,無一沒有踩在“雷點”上。最終,在2008年,張成文賠光了身上所有的錢,北上天津,重新回到了打工者的身份。

『起初是做賬號吸引關注,
後來“認真了起來”』

考研,上北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這些詞語和張成文的世界本來並不相關。

由於社保沒有繳納滿年數,到了退休年齡的他如今依然選擇在工作,同時他也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女兒現在也已參加了工作。

今年年初,張成文所就職的學歷提升公司想要拓展營銷渠道,要求每個員工都要運營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了年紀的張成文玩不轉這種屬於年輕人的工具,這時,團隊中的年輕人給他指了條路。

“當時有年輕同事說,做賬號需要讓別人瞭解我的經歷,知道我北航畢業,是個學霸,就說你可以考研試試,把準備考研這段學習經歷發到網上,應該能吸引到不少關注。”張成文說。

“去年我在北航時的同班同學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當年他讀了研究生,才能繼續深造。我當年因為家裡條件太差,只能選擇去工作,心裡還是有很多遺憾,這次也想透過考研彌補下遺憾。”張成文說,“我想了想,因為我喜歡讀書,知識面很廣,英語水平也還不錯,所以選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本科畢業34年後,61歲的他決定考研北大

▲張成文考研報名成功

張成文家有一個露臺,面積不大,堆滿了花花草草,露臺角落裡擺了一個小茶几和一把木椅,茶几上放著考研要用的教材和筆記,這裡是張成文每週末用來學習的地方。

最開始想著做賬號的張成文開始學習後,便變得認真了起來。“因為我平時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下班後和週末的時間來學習。我真的有在認真準備考研,有時候晚上學到一兩點,教材都通讀了一遍,筆記也記了很多,現在正在背誦。而且透過這段時間的備考,我發現我的記憶力還沒有減退,也學到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彌補年輕時的遺憾
我要考到考不動為止”』

為了考研,張成文買來了十幾本厚厚的教材,跟和自己女兒年齡相仿的“研友”們交流了不少資訊和經驗,也做了幾套往年的考研真題,對自己即將面對的挑戰有了更實際的認知。

“我知道這是一條很困難的路,這個專業每年只招收10幾個考生,報名的人都有上千個,而且有很多人是準備了很久,或者本來就學的這個專業。”張成文說,“但我不覺得我是在浪費時間,我給自己設立了考研這個目標,併為之努力,每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雖然這些知識不能立刻換來錢或者文憑,但它們能提升我自己,我覺得就足夠了。”

本科畢業34年後,61歲的他決定考研北大

▲張成文所做的筆記

對張成文來說,因為考研而在社交媒體上小有人氣是一個很特殊的經歷,他經常會在賬號裡分享自己考研的學習過程:中國現代文學史記的筆記、做英語真題、學到了新的記憶方法,考研英語的學習經驗。這段經歷帶來的收穫讓他也有些意想不到,關注張成文的網友們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會給張成文發私信,告訴他要加油,也有許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研究生給張成文發來大段的考研經驗。

還有很多網友聚集在張成文賬號的評論區,他們有的正在考研,有的遇到了挫折,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他們在這裡訴說著自己的心事,鼓勵著他們眼裡“棒棒的張大爺”,同時也被張成文的故事激勵著。

看到這些網友的評論,張成文心裡又感動又開心,他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能給年輕人以激勵,能成為他們的榜樣,是一件對社會很有價值的事情。“我記得有人給我評論,說本來在床上躺著,刷到張大爺61歲還在考研,立馬覺得自己該去學習了。還有一個女孩,評論說自己遇到了一些挫折,想尋短見,看到我的賬號之後心態就有了轉變。”

在張成文的妻子和女兒看來,他要考研的行為並不是作秀,而是真的認真去完成這件事,雖然他們也覺得考北大難度很大,但還是很支援張成文的選擇。張成文的女兒看到他積極準備考研,每晚讀書背書,這讓她很感慨,也受到了激勵,大專畢業的她,也和父親一起學習,準備著成人自考。

給他分享做賬號的同事看到他真的在認真準備考研,也覺得很感動,認為張成文是在用自己的行動給年輕人樹立榜樣。

對於考研的結果,張成文很坦誠。他說,自己今年要考上北大幾乎是件很難完成的事情,但從中收穫到的知識和快樂是無可替代的。“我的前半輩子經歷了很多,成功過也失敗過,這次考不上影響不了我的心態,我下定了決心,要一直學、一直考,直到再也學不動、考不動為止。”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李毅達)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34 字。

轉載請註明: 本科畢業34年後,61歲的他決定考研北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