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搞郡縣制,元朝革新以後,搞起了行省制度。按照這個發展趨勢,那麼到了明朝至少也得是個郡縣制度吧?可是朱元璋不愧是開歷史倒車的老司機,一把倒車,直接將王朝幹到了分封制。
上次搞分封制的,還是李世民。李世民捨不得孩子,所以大肆分封,不過後來被手底下的諫官們給罵得放棄了。此後再也沒人去談這件事,結果朱元璋表示,我也捨不得我的娃。
於是乎,朱元璋的二十幾個兒子,清一色都被他給封了王爵,而且是實實在在有封地的親王。這幫諸侯王在地方上擁有財權、政權以及兵權,完全就是地方的土皇帝。
一、朱棣可不想有人學他,所以對諸侯王的許可權作出了限制。
朱允炆打算削藩,朱棣一頓操作猛如虎,直接把朱允炆給滅了,但是他登基以後,和朱允炆一樣,遇到了諸侯王權勢過大的問題。
當年朱棣就是因為反對削藩,這才發動靖難之役,現在你朱棣總不能自己帶頭削藩吧?這不就是讓兄弟們學習你,想辦法來推翻你嗎?
朱棣不愧是朱元璋眾多兒子當中,最有心機的一個。他想到了一個不錯的好辦法,那就是保留諸侯王的爵位,但是剝奪諸侯王的兵權和政權,只讓他們擁有財權。
這麼一來,諸侯王手裡沒有兵馬可以造反,那他朱棣可不就能高枕無憂了嘛!他那些兄弟們一開始當然也不同意,但是沒有辦法,人家不是來商量事情的,人家是來通知你去執行的。
二、富家翁當得舒服嗎?有什麼限制?
諸侯王們,從地方上的一把手,立刻成為了沒有權力的富家翁,這一種關係的蛻變的確一時間讓他們難以適應。
不過為了活下來,這種問題都不算什麼大問題。畢竟朱棣要是生氣了,後果可就嚴重了。為此諸侯王們乖乖地在家做起了富家翁。
他們這種富家翁日子其實很不好過,因為朝廷有命令,不允許這幫諸侯王的子孫後代參加科舉考試,也不允許他們去找工作。
那他們靠什麼去生活呢?這一點你放心,朱棣給他們想得好好的,但凡諸侯王生下一個兒子,那麼他們家就多一份俸祿。這樣一來,他們就不需要出去工作了。
每天在家研究怎麼生二胎、三胎,才是他們的正經事。因此明朝的諸侯王生育能力特別強,最多的一位諸侯王生了100多個兒子,和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有的一比。
每年過年開會的時候,兄弟之間互相不認識很常見,父親叫不出兒子的名字,也是尋常事,畢竟孩子太多了。
此外他們還有朝廷封上的封地,這些土地上的收益,全都歸屬於他們自己,不需要上交給朝廷,因此他們想養活自己實在是太容易了。
不過他們但凡想要走出封地所在的城市,就必須要一層層上報到朝廷,等到朝廷批准以後,你才能動身,一般情況下,朝廷是不會批准的。
所以說,明朝的這幫諸侯王,自由被限制,工作也被限制,只有財富上沒有限制。對普通人來說,這是天堂,對諸侯王來說,莫過於地獄。
三、朱棣的這一改革,使得諸侯王成為了明朝嚴重的負擔。
明朝亡於經濟危機,這一點也不假。崇禎根本就拿不出錢來發軍餉,因此徵收三餉來維持軍費,結果導致民怨沸騰,誰也不願意交錢,都跟著李自成造反去了。
那麼崇禎手裡真的沒錢嗎?我看未必。因為每年從江南征收的稅銀其實數量還是比較可觀的,那麼這些錢都用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其中有一項巨大的開支,那就是給諸侯王們發工資。從朱元璋開始封的諸侯王算起,一直到崇禎時期封的諸侯王,所有老朱家的王爺,都有資格領工資,而且是按照家庭人口來領工資,家裡有幾個兒子就發幾份工資。
別看崇禎窮得沒錢打仗,在給諸侯王們發工資這件事上,崇禎一點也不含糊,從來沒有拖延過,大筆稅收都發給了諸侯王們,那崇禎自然就沒有多少錢發軍餉了。
其實這幫諸侯王們真的缺工資錢嗎?當然不缺,他們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上的稅收都是他們的私人財產,想要養活家裡人,實在是太容易了。所以說崇禎這麼做,實在是本末倒置,沒有考慮清楚根本矛盾是什麼。
朱棣時期的根本矛盾是皇權和諸侯王權之間的矛盾,而崇禎時期的根本矛盾,是明朝和農民起義軍、清朝軍隊之間的矛盾。因此大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被這幫老朱家的諸侯王給拖垮的。
總結:寧可餓著士兵,也不能委屈了諸侯王。
其實明末不少地區糧食嚴重減產,但是朝廷有規定,諸侯王們的俸祿一粒糧食都不能少。這就造成了地方上上交的糧食根本就不夠給諸侯王們發工資的。
明朝末年老朱家的諸侯王子孫,多達20多萬人,每個人都伸手要錢用,你怎麼?所以說崇禎是寧可讓士兵們餓著,也必須要保證諸侯王們的供給,這樣的王朝不被推翻也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