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試,不雞娃,芬蘭教育憑什麼全球第一?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芬蘭,一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卻是世界矚目的教育強國。
在經合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評估(PISA)中,芬蘭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三項成績中,屢次奪冠。
前兩天,芬蘭又爆出一個訊息:計劃將免費義務教育延長到18歲。換言之,芬蘭學生的免費義務教育將從小學一直延續到高中畢業。
以平等為核心精髓,首都和北極圈的學生成績相當
芬蘭教育的核心體現在平等上。在大多數國家,私立學校都是非常普遍的存在。普通人讀免費的公立,中產以上讀私立,但芬蘭不一樣,它幾乎沒有私立學校,也沒有教育上的城鄉差距。在PISA測評中,芬蘭校際差距之小位列全球第二,首都赫爾辛基和偏遠北極圈的中學,成績也沒有多少差距。
在崇尚精英教育的今天,芬蘭卻始終堅持推行平等教育,沒有競爭,沒有排名,學習,只是為了自己。
既然教育資源平均分配,沒了“實驗校”、“火箭班”,那學生之間也就沒必要排名、競爭了。
所以,在芬蘭,學生在接受教育前6年的表現根本不是衡量孩子未來發展的依據,十幾歲以前也沒有考試,很少做家庭作業。
芬蘭人普遍認為,玩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因為,一旦孩子準備好了,會學得更好,所以,沒必要給他們壓力。
有人要問了,芬蘭這樣的教育固然好玩,但肯定是一場災難,因為學生還有時間學習知識嗎?
實際上,芬蘭教育的容錯率甚至遠低於中國等人口大國。芬蘭有全球最嚴格的師資標準。
老師素質全球第一,老師和醫生律師一樣高工資、高地位
在芬蘭,想當中小學老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年,只有最優秀的10%的碩士畢業生才有可能成為老師,因為競爭激烈,候選人們不但要經過好幾輪職業面試,還得經過性格評判,對個人的知識、能力、愛心和耐心都有極高要求。
高中畢業生想讀師範專業,付出的努力和參與的競爭,是所有專業裡最嚴苛的。也正因此,芬蘭老師擁有和醫生、律師一樣的社會地位及工資水平,也是社會上最受尊重的職業之一。
每天,老師們只花4小時上課,其他時間都用於課程設計、評估學生,每週還要花2小時用於“職業發展”。
所以,芬蘭老師對他們的學生往往非常瞭解,且有能力、有時間針對學生的發展制定、修正課程。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老師也往往能給出極專業的意見。
如果說,多數國家的中小學教育像工廠,老師是流水線的工人;那在芬蘭的中小學,老師更像是帶領小企業創業的開拓者。
用家庭教育贏過全世界
芬蘭人是全世界最愛閱讀的,也是全世界最愛跟圖書館借書的,平均每人每年借17本。調查顯示,41%的芬蘭中學生,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是閱讀。
週末或寒暑假,芬蘭家長從不帶孩子去補習班,而是安排孩子去戶外旅遊、運動,或者陪孩子玩遊戲。
芬蘭家長喜歡用遊戲的方式啟發孩子,邊玩邊學,在無形中接受到知識,比較受歡迎的玩具有樂高、積木,手工遊戲書,這些都能鍛鍊孩子的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