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
光明日報記者晉浩天採訪整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
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委員:
更加註重教師對教育教學貢獻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培養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如何評價教育水平、應用評價結果,對辦好教育至關重要。隨著時代變遷,教育評價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變化,但教育評價的根本規律不會改變。對於有優秀辦學傳統的老學校,口碑是最好的評價,是長期以來人民群眾對其辦學實力、教育水平的最綜合、實在的評價。這是最有溫度的一種評價,評價結果的應用也是最具社會性的。對於相對年輕的學校,一些必要的資料和辦學過程,則是反映其辦學實力和教育水平的基本指標,是贏得社會聲譽的重要憑據。
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處於主導地位,教師隊伍質量直接影響辦學質量。對教師的評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自身成長的形成性評價,如資歷、經歷、成果等。二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的貢獻度,如教學意識、參與度等。目前,我們應扭轉重教師自身成長、輕教師對教育教學貢獻的評價現狀,要更加註重兩者之間的平衡。
山西醫科大學校長李思進委員:
博士論文同行盲審制度值得借鑑
對於地方醫學院校而言,破除“五唯”頑疾,就要有所“惟”有所不“唯”。具體而言,就是要惟德,學校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師者守師德、醫者守醫德、學者守科學道德,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育人的根本標準。要惟學,破除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為,教師要回歸學術,引導學生專心求學。要惟能,破除學歷至上的用人觀,建立以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觀,重點考察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要惟質,破除唯論文傾向,樹立質量和貢獻導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博士論文同行盲審制度,取得的反響很好,在職稱評價上可借鑑推廣。要惟績,教師要樹立正確業績觀,突出教學和科研實績,把醫學研究做在“病房床頭”;學生要樹立正確成績觀,不唯分數,更加註重個人未來成長。
天津大學副校長張鳳寶委員:
突出師德為先 推進分類評價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須服務於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應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全域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教師評價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我們在改革中面臨一些難題,如跨學科協作成果評價等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良好解決。
天津大學近年來不斷探索教師評價的解決方案。在評價中,我們突出師德為先,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聘的首要內容,並強調教學的重要地位,將教學質量評價成績納入教師晉升條件,引導學院逐步加大教學業績比重,鼓勵教師潛心教學。同時,推進分類評價,實現不同學科、不同崗位差別化評價。
科學合理高效的教育評價體系,必然能激發師生幹事創業熱情,也能適應當前人才評價新形勢和新要求。接下來,我們還應突出標誌性成果評價,讓教師的業績觀測點更多維、更豐富,也更加註重育人成效,引導教師迴歸本職工作。不把論文、專利等作為應用型人才評價的限制性條件。同時,對各類人才計劃入選者,也要實行個性化評價,試行崗位動態管理。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張來斌委員:
評價指標設計應考慮學科等個性化要求
能否對教師進行合理定位和評估,關係到高校人才資源最佳化配置、教師個人價值實現以及高校可持續發展。當前,高校教師還存在崗位定位與學校定位、學科發展、專業發展不匹配,考核指標不繫統,評價標準較單一,科研成果主導地位過於強化等問題。因此,對高校教師的定位與評估工作,應以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為導向,更加強調教書育人成效以及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在評價考核方面,要從評價內容和指標結構設計上最佳化評價體系。如“破五唯”不是把學歷、論文、“帽子”等評價指標扔掉,而是不能把這些作為唯一標準,可透過增加同行評價、學生評價等,綜合衡量教師在師德師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實際成效。在評價指標結構設計上,除了通用指標外,還需要考慮學校、學科、專業等個性化要求,以及教師的創新性、獨特性等,以不斷更新完善綜合評價標準和方法。
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善竑代表:
發揮教育督導在評價改革中的催生作用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歷史性難題,需要進行系統設計、科學施策及重點突破。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就是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破五唯”為導向,破立結合。如破除唯分數,就要堅持把立德樹人和“五育並舉”的成效作為評價學校和學生的根本標準;破除唯論文,就要堅持把師德師風、真才實學作為評價高校教師的主要標準。
未來,我們應進一步加強研製科學的評價工具,加快培育專業的評價監測機構。同時,建議加強教育督導工作,透過開展督政、督學、評估監測等,督促各地進一步更新教育評價理念,克服短視行為和功利傾向。加大問責力度,引導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和學校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質量觀和人才觀,發揮教育督導在評價改革中的催生作用,推動新時代教育評價在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招生考試評價、教師教育教學評價等方面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教師尤立增代表:
要由終結性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
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的指揮棒。只有用好這個指揮棒,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評價的改革重點是“破五唯”,在基礎教育階段,單純用考試升學成績來評價、考核學校教育,已嚴重違背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
破解“唯分數、唯升學”問題,要立足“人”的發展,改革現行評價方式。要由對考試分數的單一評價轉向綜合素質評價,學校要開全課程,將體育、藝術、資訊科技、綜合實踐、勞動教育等納入考試範圍,評價內容既包括學業水平,還要涵蓋學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藝術修養和社會實踐等方面;要由只看成績的終結性評價轉向重視過程性評價,建設對學生成長進行全面記錄的平臺,包括學習態度、學習品質、課堂表現、課後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內容。要由學校平面性評價轉向多方參與的立體評價,構建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有機結合的評價機制,特別是引入家長評價,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成才觀,協助學校做好減負工作,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7日 04版)
責任編輯:劉嘉鈺_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