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流
當代大學生社交狀況如何?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22%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存在輕微“社恐”,6.90%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有比較嚴重的“社恐”,0.64%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有嚴重的“社恐”,被醫學上確診為社交恐懼症。(見11月23日《中國青年報》)
一邊是社交工具不斷升級,另一邊卻是大學生的“社交降級”,這樣的情形確實尷尬——路上遇到同學不敢打招呼;聽到手機鈴響不敢接聽。有人笑言,如今,“朋友見面難”已成為一種生活常態,“有空見一面”也是一種奢望,約飯成功堪稱“生死之交”。出現這種問題,除了大城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之外,主要是因為人們過度依賴於微信等虛擬社交平臺,疏遠了現實生活。
事實上,虛擬社交平臺的風靡,何嘗不是現實孤獨的另一種折射?對虛擬社交越依賴,在現實生活中就會越孤獨。虛擬社交平臺在帶給人們便捷高效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從表面上看,使用虛擬社交軟體能減少孤獨感、增進友誼,但越是沉迷於虛擬社交中的人,越可能是在現實中感到壓抑的人。對他們來說,虛擬社交已經不折不扣地變成了真實社交關係的替代品,久而久之,便難以迴歸到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虛擬社交中的“樂趣”,往往以現實生活中的“無趣”為代價。一些人廢寢忘食地經營虛擬社交,以至於荒廢了學業工作、疏遠了親朋好友。任何一種虛擬社交,只有植入現實生活,與正常生活步調和諧,才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逃避社交只是暫時的,只有邁出從舒適走向未知的那一步,在寬廣的生活中接觸真實的人際關係,生活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因此,面對各式各樣的虛擬社交平臺,當代大學生必須學會妥善處理,不能讓“社恐”變成“社死”。首先,面對飛速發展的資訊科技和多樣化虛擬社交方式,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淨化網路風氣。同時,網路平臺有責任做好自律,切實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再者,高校應關注大學生網路心理健康,透過開展講座、團體輔導等方式,培養其積極樂觀、理性平和的心態,主動引導大學生克服“社恐”。
克服“社恐”,生活才能更從容。有效遏制虛擬社交平臺的負效應,需要多方合力共治,只有各司其職,才能共同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