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金農:一聲涼笛 把月吹圓

由 解洪海 釋出於 經典

金 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好遊歷,久居揚州。年五十始從事於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構圖別緻,簡樸疏秀妙趣橫生。他精於篆刻、鑑賞,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古雅拙樸。

樹陰叩門悄不應,豈是尋常粥飯僧。今日重來空手立,看山昨失一枝藤。

金農雖博學多才,但天性散淡,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舉薦博學鴻詞科,入都應試未中,鬱郁不得志,遂周遊四方,走齊、魯、燕、趙,歷秦、晉、吳、粵、終無所遇。他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過,有時“歲得千金,亦隨手散去”。據金農自述:“家有田幾稜,屋數區,在錢塘江上,中為書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無窮”。王昶撰《蒲褐山房詩話》記述金農,“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嘗不熙怡自適也”。晚寓揚州賣書畫以自給,妻亡無子,遂不復歸。

前年獨泛九江船,二更後,一聲涼笛,把月吹圓。團團爛銀盤,中央田地寬,阿誰偷種婆娑樹,散麝塵無數。

金農為揚州八怪之首,一怪在作品的離經叛道,好友全祖望稱他為“畸士”。二怪在固執脾氣,他瞧不起的人,不但話不投機半句多,而且報之以白眼,更別想求得他的詩文字畫。對要好的朋友則不以貧富貴賤取人。在金農眾多朋友之中,他與同時寓居於揚州的鄭板橋關係最好,兩人常常“杯酒言歡,永朝永夕”,鄭板橋言“杭州只有金農好”。更留下《贈金農》詩一首:“亂髮團成字,深山鑿出詩。不須論骨髓,誰得學其皮!”

紅藕花中泊伎船

金農作畫,必有題記。他畫梅,自稱“江路野梅”、要求“天大寒時香千里”,畫馬題道:“今予畫馬,蒼蒼涼涼,有顧影酸嘶自憐之態,其悲跋涉之勞乎?世無伯樂,即遇其人,亦去暮矣?吾不欲求知於風塵漠野之間也。”足見其懷才不遇的心情。他在一冊頁上畫一士大夫高臥四面通風的水池亭中,題曰:“風來四面臥當中”。逍遙自在,不及世事,亦以“清高”自居。金農申言要把自己“平生高岸之氣”,一一見之畫中。“以抒不平鳴”。他喜畫瘦竹,說“畫竹宜瘦,瘦多壽,自然飽風霜耳”,更題記道:“虛心高節,挺立不屈,久而不改其操,竹之美德也。”《雨後修篁圖》題詩曰:“雨後修篁分外青,蕭蕭如在過溪亭。世間都是無情物,只有秋聲最好聽。”

山青青,雲冥冥,下有水蒲迷遙汀。飛來無跡,風標公子白如雪。

金農一生喜愛遊歷,中年遊歷達十五年,足跡踏遍半個中國。出遊費用從何而來?除了化緣僧院,朋友資助外,他招募挑選了一批能工巧匠,組成一個自給自足的“技術訪遊團”,金農充當“團長”,團裡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如甬東朱龍擅雕鑿紋刻硯石,新安張喜子精界烏絲欄,會稽鄭小邑擅長抄寫,吳門莊閨郎會彈奏樂器,蘭陵陳彭擅長畫墨竹,每到一地全團便開展活動,以此籌措旅資。這種方式在“揚州八怪”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一匝霜叢有人語,晚風撐到臥床前。

另外,在清朱克敬的《雨窗消意錄》卷三中,也可瞥見這位冬心先生的身影,“錢塘金農客揚州,諸鹽商慕其名,競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於平山堂,金首坐。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為觴政。次至某商,苦思未得。眾客將議罰,某商曰:“得之矣,柳絮飛來片片紅。”一座譁然,笑其杜撰。金獨曰:“此元人詠平山堂詩也,引用綦切。”眾皆請全其篇。金誦之曰:“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佩服其博洽。其實乃金農口占此詩,為該商救急解圍耳。某商果大喜,越日以千金饋之。”

八九峰如畫,二三人倚欄。

野竹無次,頗多清風。何方朝士,屏騶從之來。徘徊竹下,嘯詠不去,得非王子獻之流輩乎。此間忽有斯人可想、可想。

先生之宅臨水居,有時垂釣千百魚。不懼不怖魚自如,高人輕利豈在得。赦爾三十六鱗游。江湖遊,江湖翻, 踟躕卻畏四面飛鵜鶘。

回汀曲渚暖生煙,風柳風蒲綠漲天。我是釣師人識否,白鷗前導在春船。

青山委蛇,柳下一舟,舟中人不知何之。想執瓶前村沽酒未歸也,涼汀鷗鷺待之久矣。

吳興眾山如青螺,山下樹比牛毛多。採菱復採菱,隔舟聞笑歌。王孫老去傷遲暮,畫出玉湖湖上路。兩頭纖纖曲有情,我思紅袖斜陽渡。

此為金農自畫像,真跡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的右上方有長題:“古來寫真,在晉則有顧愷之為裴楷圖貌,南齊謝赫為濮肅傳神,唐王維為孟浩然畫像於㓨史亭,宋之望寫張九齡真,朱搶一寫張果先生真,李放寫香山居士真,宋林少蘊畫希夷先生華山道中像,李士雲畫半山老人騎驢像,何充寫東坡居士真,張大同寫山谷老人摩圍閣小影,皆是傳寫家絕藝也。未有自為寫真者。惟《雲笈七籖》所載:唐大中年間道士吳某引鏡濡毫,自寫其貌。餘因用水墨白描法,自為寫三朝老民七十三歲像。衣紋面相做一筆畫,陸探微,吾其師之。圖成,遠寄鄉之舊友丁鈍丁隱君。隱君不見餘近五載矣,能不思之乎?他日歸江上,與隱君杖履相接,高吟攬勝,驗吾衰容,尚不失山林氣象也。乾隆二十四年閏六月六日立秋日,金農記於廣陵僧舍之九節菖蒲憩館。”

金農還曾為這幅畫像作過一首自度曲:“對鏡濡毫,自寫側身小像,掉頭獨往,免得折腰向人俯仰,天留老眼,看煞隔江山,漫拖著一條藤杖,若問當年無邊風月,曾為五湖長。”

(轉自網路)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