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亡國之君都是可悲又可恨的,祖輩打下的江山葬送在自己的手上,不捨卻也無法扭轉局勢是為可悲;貪圖享樂、執政無道,毀了祖宗基業是為可恨。不過明朝崇禎皇帝似乎例外,因為他行事作風並不像一位亡國之君,執政期間勤政節儉,勵精圖治,一心拯救岌岌可危的明朝。
天啟皇帝在位期間,把持朝政的是魏忠賢,崇禎皇帝16歲登基後,越來越看不慣魏忠賢,這個自稱“九千歲”的大太監,在不斷加強君主專制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崇禎帝即位後,就收拾了魏忠賢,這一舉措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和擁護。
同時崇禎皇帝任用大將袁崇煥,那可是大明戰功赫赫的武將了,又是封疆大吏,握著軍隊的直接領導權力。
崇禎皇帝自登基以來,就一直兢兢業業,勤儉樸實,事事躬親,本來這樣的皇帝不可能成為亡國之君,但是崇禎皇帝的統治也存在極大的問題。
首先,崇禎皇帝是把魏忠賢給殺了,但是他只是殺了一個宦官頭目。在他治理國家的期間,他還是會重用宦官,究其原因是文官勢力強盛,崇禎皇帝只能利用宦官去制衡文官勢力,最有利的證據就是當時整個北京城城防九門提督是由宦官王承恩擔任,這不是瞎搞麼,讓一個門外漢幹專業性的活,他能幹好麼?
其次,崇禎皇帝大肆殺虐以文官為代表的東林黨集團,為了穩定統治,排除異己,崇禎皇帝不僅僅抑制東林黨人的發展,還不斷地大搞殺戮,大臣們和崇禎皇帝越來越疏遠,同時大臣們內心的恐懼也是越來越大的,也沒有人敢幹實事了,內閣大臣和尚書三兩天就換一位,且都沒有好下場,搞得人心惶惶,李自成打到北京時,崇禎徹底成了光桿司令。
崇禎生性多疑,殺了大將袁崇煥,也招致了詬病。當時後金皇太極舉兵進攻大明,幾處重要的關卡被攻破,袁崇煥率兵前往京城勤王,最後派遣任守忠用火炮攻打後金,這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有大臣趁機進言說是袁崇煥放皇太極的軍隊進北京,所以才會發生這場戰爭,崇禎將信將疑,後金便藉著這個謠言,使了一招反間計,崇禎帝看到袁崇煥被“實錘”便殺了袁崇煥,將明朝無限的推近了滅亡的深淵。
還有比較迷信的一點,崇禎帝即位後災難不斷,饑荒、洪水、大旱、蝗災等等沒有間斷過,在古人看來,統治者在位期間災害連續不斷,是不祥之兆,是亡國之象。
更有甚者,說崇禎是因為找人算卦,卦象顯示國破在即才引咎自殺的,故事是這樣的:
“面對風雨飄搖的明朝,無奈的崇禎皇帝向高人測字。算命先生問崇禎皇帝測什麼,他說測國運,於是他隨意說了一個“友”字,算命先生沉默了一會說:”友”字是“反”字出頭,預示著要有反賊要出頭了,你最近可能會有麻煩;崇禎皇帝又測了一個 “由”字,算命先生說“田字出頭視為由”,那意思就是說沒有土地的人要出頭了,就是說會有農民反叛,要出頭了;最後崇禎皇帝又測了一個 “酉”字,算命先生說“酉”字為九五之尊的“尊”去頭去尾,你說一個皇帝沒有了頭尾,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呢?三字都不利,亡國已成定局,崇禎皇帝心灰意冷的離開了。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北京後,崇禎召來後宮妃嬪、女兒,讓她們一一自盡,但是卻給兒子們找了一個避難所,估計是想留下血脈、光復大明,然後自己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了。“
雖然故事多半是假的,但是崇禎心志不夠、喜歡甩鍋倒是真的,在生命的最後,他曾想最後一次召見群臣,只不過誰都沒有來上朝,於是崇禎義憤填膺到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崇禎皇帝到死的那天都沒明白,自己這樣勤政愛民、兢兢業業,何以會成為亡國之君,還將所有的過錯都歸根於大臣,真是可憐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