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對於好不容易取得了獨立的緬甸來說,分佈於邊陲各邦、與中央政府別苗頭的少數民族武裝一直都是十分頭疼的問題,七個邦中又尤以面積較大的撣邦和克欽邦最不風平浪靜。

同是撣邦“特區”,歷史淵源、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條件也頗為相似,為什麼11年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獨立之後,漫漫統一路

即使以11年果敢自治特區政府成立作為果敢被吞併的標誌節點,果敢同盟軍也至少存在了二十多年——事實上即使到了15年,果敢同盟軍與緬甸中央軍隊之間的衝突仍然夠得上“如火如荼”的形容。

類似這樣的“民地武”還有不少,為什麼緬甸分明是個獨立國家,對邊陲地帶的控制卻如此力不從心呢?如果回頭看看二戰期間緬甸的獨立之路,過程很有些“驅虎吞狼”的味兒。

二戰之前,緬甸一度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實際處於英聯邦的控制之下。後來日本人打了過去,掌權的總理巴莫、將軍昂山與日本人聯起手來,把英國勢力轟了出去;再後來日本露出敗象,緬甸又果斷跳反,站到了反法西斯陣營一邊。

大概也有站隊正確的原因,日本投降之後,國際承認了緬甸獨立的有效性。但哪怕二戰都結束了,緬甸仍在致力於擺脫英國的操縱和影響。直到1948年英國議院正式承認,緬甸才終於獲得了獨立。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昂山將軍

撣邦那些不省油的特區們

從這個過程不難推想,緬甸雖然獨立,但並未擁有過有效控制國內全境的能力,也沒能改變英國殖民時期刻意經營、對不同民族地區分而治之的定勢。

緬甸的行政區劃至今仍是七省、七邦和兩個中央直轄市,其中“省”通常是主體緬人聚居、中央控制得力的地區,而“邦”則歷來少數民族勢力佔優,相當於民族自治地區。

在緬甸國內,緬人大約佔總人口的七成,主要聚居在中部平原地區。他們多數篤信佛教,“緬甸”這個國名的來源就是梵文,有“堅強、勇敢”的意思。

而邊陲地區則往往山高林密,是各個少數民族的地盤。其中,東部與雲南接壤的部分就是撣邦高原,這裡就是包括果敢、佤邦在內的“撣邦四特”所在地。當初,果敢名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與之同級的第二特區就是佤邦。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如果從風土人情來看,由於地理原因,兩者都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並且與中國經濟捆綁極深:漢語是通行使用的語言,人民幣是無障礙流通的貨幣,就連網路IP都是雲南的!行業經營、商品來往更是十分密切。

據統計,僅2007至13年,南方電網旗下的普洱供電局累計向緬甸佤邦境外供電6323.7萬千瓦時,13年時,更是把總供電量的20%以上都輸送到了佤邦。

在2009年緬甸中央控制果敢大部分地區之前,這些特區各有各的強勢領導人,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高度自治,形成了實質上的“國中之國”。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果敢:一朝內訌,土崩瓦解

果敢與中國的淵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元朝,當時在此設有宣慰司,歸屬雲南管轄。到了明末清初,南明王朝末代永曆帝倚仗李定國、孫可望等人,在西南邊陲抵抗清軍,最後逃入緬甸。

永曆帝被殺、李定國病亡之後,跟隨他們的漢人遺民無法再回到清朝統治的中原,只能留在當地。他們就是緬甸果敢族的源頭。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李定國

根據緬甸獨立初期訂立的《彬龍協議》,果敢作為獨立土司邦,理論上擁有自治權利。但當時情況複雜局面不穩,果敢一帶很快被緬甸政府軍實際控制。對此不滿的果敢人彭家聲在緬共支援下帶著果敢人打回了果敢,建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

後來緬共勢力衰退,彭家聲與掌控軍權的兄弟彭家富及子彭大順發動了“311事件”,脫離緬共、與緬甸中央談判,成立了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彭家聲一系有果敢同盟軍作為底氣,宣稱“果敢人管理果敢”,實行高度自治。

不少人認為彭家聲的角色實質就是新時代土司,甚至乾脆把他叫做 “果敢王”。彭家聲在果敢嚴厲打擊鴉片種植和販賣,民眾生活水準橫向對比並不算差。但與此同時,他也掌控賭場,並在果敢實行家族式統治。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彬龍協議》

彭家聲自任特區主席的二十年內,6個兄弟和5個兒子中有九人都位居要職,沒當官的兩人只是因為客觀條件的確不允許——一個早夭、一個痴呆。利益和權柄空前地集中到彭氏家族一門之中。

如此的局面下,第一特區內部圍繞權與利的軍變頻頻爆發。1992年發生了二楊奪權,2009年又與副司令白所成發生內訌,彭家聲本人也數次離開果敢、又再圖謀著捲土歸來。

然而在果敢內部的不斷內訌中,緬甸中央政府卻步步為營,將清水河、勐古等地理要地一步步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終於,當2009年彭家聲最後一次離開果敢之時,緬甸中央軍隊已經對果敢同盟軍造成了優勢足夠的壓制。緬甸中央政府乘機控制了局面,並於兩年後建立了果敢自治特區政府,曾經的“第一特區”再也不復當初說話有分量的地位。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彭家聲

佤邦:公開拒絕整編

佤邦與中國的淵源則可以上溯到唐代,這裡曾屬於唐的附庸南詔國;到了宋朝,則在大理國控制範圍之內;之後的元、明、清歷代,佤邦地區直接納入中國版圖,由中央政權設定府司進行管理,當然,實際管理者是當地土司。

經歷清末、緬甸獨立時期,佤邦逐漸成為緬甸的一部分。但是,由於世代相傳根深蒂固的土司制度,佤邦地區始終保持著強烈的自治色彩,事關當地事務,中央政府近乎毫無置喙餘地。

佤邦有多個民族雜居,以佤語、漢語為官方語言,官方行文使用漢語,日常口語則以佤語最為普及,部分學校連教材都乾脆用中國官方版。

佤邦的多個民族與我國境內民族系出同源,比如他們的佤族人口最多,佔將近七成,每年必過新米節、木鼓節,這些習俗與國內佤族簡直就是一樣的。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佤邦脫離緬共,組建民族民主聯合軍控制了當地局勢。其領導人趙尼來、鮑有祥即與緬甸中央政府談判,最後,雙方仿照與果敢相似的模式達成共識,佤邦被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

其後,他們不斷收編其他“自衛隊”,改名為佤邦聯合軍。目前佤邦聯合軍是緬甸民地武中勢力最強者,總兵力約4萬人,另有民兵約6萬人。

有了實力做底氣,佤邦對中央政府多次提出的整編計劃從來都是“拒你沒商量”。緬甸中央政府甚至承諾每年給佤邦一定的錢和物資,以換取他們留在緬甸聯邦內,並且不和全國民主聯盟等反對派搞到一起去。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趙尼來

1996年,佤邦聯合軍配合中央政府戰勝坤沙集團之後,直接把原屬於坤沙集團的一片區域也收入囊中。1999年,佤邦推動了超過十萬人的移民南遷計劃,將北佤山區種罌粟的農民搬到南方去,讓他們改種水稻、橡膠、茶葉等作物。

到2005年,佤邦政府開始禁止種植和銷售罌粟相關。2008年,緬甸透過新憲法,試圖將佤邦地區整合成撣邦下一級的佤族自治區,並將部分地區劃出佤邦。

佤邦對此反彈猛烈,不但名義上從不承認自己是比撣邦低一級的行政區劃,乾脆聯合了其他八家民地武重組“緬甸和平民主發展陣線”, 鮑有祥親自出任總司令,這可明顯是叫板的意思了。

隨後雙方丟擲計劃、武裝演習、提出條件、討價還價,其中還夾雜了一次大選,佤邦直接拒絕了大選在自己地盤上進行。

兩邊拉鋸到11年終於初步達成共識,不用打了,明面上看來佤邦也沒吃什麼虧,甚至還拉攏了十多家民地武組織支援他們“申請設立佤民族邦”的請求。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鮑有祥

結語

從緬甸中央政府的操作來看,對這些“自治程度太高”的邦態度是差不多的——抓緊可能的一切機會削減自治權柄。但在兩個“特區”取得的效果卻截然不同: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首先是組織結構。果敢的彭家王朝被人稱作“新時代土司”這不是隨便說說的,也許因為獲得權力的過程中就對家族依賴太深,彭家聲掌權之後幾乎也只信任和自己有血親關係的人。這種類似封建王朝縮微版的“家天下”模式很容易發生政變。

而佤邦雖然與緬共脫離,但組織結構、制度建設方面卻有不少東西沿襲了下來,有相對明確的政治目標和路線。此外,佤邦領導團體以佤族人為主,但也有拉祜族、克欽族和漢族等少數族群人士,具有一定的監督和平衡能力。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其次是身份認同。歷史遺留問題在果敢和佤邦的情況中同等存在,他們從歷史上、血緣上都與中國聯絡更緊密,甚至不少邊民仍維持著跨越國境線的親戚關係。在緬甸,他們才是合法的公民,但卻沒有足夠的身份認同。

但是,佤邦主體民族的族群認同感相當強烈,在認同“保家衛邦”的前提下能夠凝聚起來。而果敢,內部百餘年不斷爭鬥,敵我分野模糊,被稱為 “九反之地”,族群認同嚴重缺失。

15年果敢同盟軍再度打回果敢時,顯然也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變得更加重視思想上的引導與建設,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48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果敢會被吞併,而佤邦卻能保持獨立,看看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