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湖名將
三國雖是亂世,卻造就了一大批名將,所謂有什麼樣的歷史環境,便出現什麼樣的人才。關羽之所以被後世敬仰成為武聖,除了自身素質和獨特個性外,更要得益於三國這段特殊的歷史環境。因為三國就是一段極具“個性”的歷史時期,自然召喚有個性的人,關羽由此應運而生。
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名將也是如此,他便是東吳的“江湖名將”甘寧。之所以說甘寧是江湖名將,是因為在三國時期很少有將領擁有江湖綽號,哪怕如關羽,但甘寧卻被老早就有了個江湖綽號,叫:錦帆賊。
這是因為甘寧在少年時,便大有“梁山好漢”的做派,聚攏起一彪人馬橫行四方。只要給甘寧面子,那麼甘寧便會替你“行俠仗義”,如果敢輕慢他,那對不起,哪怕是地方官吏,照殺不誤,故而《三國志》中,給了此刻的甘寧八個字的評價:輕俠殺人,藏舍亡命!
這不是“梁山好漢”的做派是啥?但甘寧牛就牛在,他不僅只喜歡爽快的“江湖生涯”,還喜歡讀書,所以當他二十多歲時,便意識到了這樣的“好漢生活”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為。故而橫行江湖的好漢錦帆賊隱去,一位橫行三國的“鬥將”,橫空出現了。
公元194年益州劉焉病逝,甘寧反叛出益州歸順了劉表。但劉表也容不下甘寧,因為劉表之所以統治荊州,就是因他跟荊州豪強勢力聯了手。而甘寧雖立志當大丈夫,可身上的江湖氣十分重,兩方氣質就不一樣。
且劉表也早已失去了銳意進取的心,甘寧很快便發現了這點,所以甘寧就依靠了黃祖。但依然是悲劇,因為黃祖他就出身於荊州黃門,代表著豪強勢力,豈能看中江湖習氣濃重的甘寧,哪怕甘寧打敗了孫權。
故而最終甘寧選擇了歸順孫權,一下子孫權的手下因甘寧的到來,而出現了兩派,一派是以呂蒙為首的,力挺甘寧,須知呂蒙就曾經是甘寧類的人物,自然喜歡甘寧,於是對孫權道: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而張昭卻認為甘寧素質太差,不堪重用。好在孫權比較欣賞甘寧,所以甘寧終於尋到了一個滿意的平臺!甘寧很快便展現出其驚人才華,從此橫行三國。
二、關羽不敢爭鋒
公元213年,曹操攻打濡須口,孫權親征,給了甘寧三千人馬當先鋒,結果甘寧親選出一百兵士組成“敢死隊”,來了個夜襲曹營,如旋風一樣在曹營內橫衝直撞,無人敢擋,然後全身而退,無一損傷,喜得孫權大叫:曹操有張遼,我有甘興霸。
用甘寧對張遼,這個評價對甘寧來言,幾乎算頂天了,因為對於孫權來言,張遼恐怕是他見過的最猛的大將,差點活捉了他。但對於甘寧來言,張遼算啥?他要向最牛的名將關羽發起挑戰。
關羽在三國中的地位誰都清楚,以至於許多名將一聽關羽的名字都心裡打鼓,就更不要說,敢小看關羽了,但甘寧卻豪言道:“關羽算啥?我咳嗽一聲,就嚇得他不敢渡河!”
此事是發生在公元215年時,關羽進攻魯肅鎮守的益陽,當時東吳方面得到一個恐怖訊息,說,關羽要親帶五千兵馬自淺水處渡河。急得魯肅立刻跟眾位將領商討怎麼辦?其實這哪裡是商討,因為道理很簡單,關羽渡河你就阻擊。
但問題是,領軍渡河的人是關羽,誰敢去阻擊?這才是重點,總不能指派位一聽關羽姓名,就嚇得想逃跑的將領吧。可想而知當時魯肅手下都啥表情,沒人接茬,誰也不想面對關羽。但這時“江湖名將”甘寧站起來了,輕鬆調侃關羽:我甘寧咳嗽一聲,關羽就不敢渡河,若他真敢這麼幹了,我甘寧就活捉了他!
敢如此小看關羽的武將,整個三國時期,恐怕也就只有甘寧!而究其原因,就在於甘寧曾經是位“江湖好漢”,所謂江湖決鬥,勇於亮劍!甘寧身上就存在著這股江湖豪氣。這是他跟其他名將不同的地方。所以從這點來言,並非甘寧小看關羽,而是他的氣質和性格決定的這一切。
那麼關羽跟甘寧對陣了嗎?沒有!關羽聽聞甘寧來阻擊自己渡河後,便取消了渡河行動,跟甘寧在河邊展開對峙,直至退兵而去。無論關羽出於何種原因考慮,而改變主意,顯然從結果上來看,關羽是有些怵頭甘寧,沒敢跟他爭鋒。
所以甘寧橫行三國的傳奇,依在繼續:擊孫權,敗曹操,“嚇”關羽。誰強甘寧就要跟誰“掰手腕”。如甘寧這類的個性將領,其實便註定了哪怕他去世後,也會“傳奇”不斷。
三、死後成“神”
隨著三國時代的結束,許多三國名將由於功勳卓著,都漸漸成了神,其實最牛的依然是關羽,直至武聖封號。那麼甘寧呢?
甘寧的成神之路,也很順暢,在宋朝時(宣和五年),宋徽宗便追封甘寧為武惠王,從此開始享受“神的待遇”,到了南宋初年,甘寧再進一步被封為:武惠昭毅王,跟著就又被追封為了“昭毅武惠遺愛靈顯王”。
顯然甘寧死後成神,是在兩宋之交時,尤其是南宋。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其實依然是歷史環境造就的。畢竟南宋的主要地盤都在長江以南,這時候當年東吳的名將們,自然就會格外被重視了。
但無論怎樣,甘寧死後成神,是完全擔當得起的,甘寧以“江湖豪氣”為底蘊,一生敢於亮劍,生前橫行三國,死後成神名至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