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教育的“靶”與“標”

“採用‘影片 實物 照片’的模式,把隊史呈現在官兵面前;採取‘誦讀 分析 感悟’的方式,盤活整個課堂……”在基層中隊,一名指導員開啟網頁,輕點滑鼠進入“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平臺”,很快就收集齊了本週開展教育所需的教育提綱、多媒體素材,然後所有戰士按照要求摘抄在學習筆記本上。

時下,藉助新媒體開展政治教育,成為不少授課人員的“最愛”。應該說,在疫情防控期間依託網路海量的資訊,拓寬教育渠道,豐富教育資源,值得提倡。但是,面對泥沙俱下的網路資訊,個別授課人員只是一味地“拿來”,感覺資料多了、形式有了、官兵聽了,便完成任務了。其實,這種“快餐教育”看似手法新穎、寓教於樂,實則有些養分不足、深度不夠。

究其本質,這種“快餐教育”是快餐文化的衍生品,只是單純地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而不注重深厚積累和內在價值。資訊時代,教育素材可以信手拈來,但固本培元卻非朝夕之功。

做好思政教育,授課人員必須抓住教育的“根”和“本”,找準教育的“靶”與“標”。堅持好日常的政治教育,嚴格學習制度,例如透過積極開展學文化、讀經典等活動,組織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所,領悟真理、感悟忠誠。同時,結合新的學習形式,緊貼時代發展、緊貼使命任務、緊貼官兵實際,科學分析,為我所用。

(作者為武警四川總隊樂山支隊副政委)

郵箱:[email protected]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3日 06 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89 字。

轉載請註明: 找準教育的“靶”與“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