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不禁感嘆:這屆考生太難了

今天上午看了這八套題,我尋思現在的孩子們也太不容易了。作文題目一個比一個難懂,看到全國卷三,簡直不想說話。

看到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不禁感嘆:這屆考生太難了

如果讓我以高三那個時候看到這樣的終極三問,我會直接傻掉,完全無法下筆。高中那會兒一沒經歷,二沒眼界,最多就是堆砌一些華麗的辭藻,搬運一些自己都半信半疑的素材。

但是,畢業6年後的我還是情不自禁地作答了,因為在我28歲磕磕碰碰的年華,這種思考一直伴隨這我,每當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都會反問自己:

性格如何?
我渴望什麼樣的生活?

以下是我以自身經歷完成的這篇作文題,大家給評評分。

我的成長經歷,沒有早戀,沒有翹課,甚至沒有打架,從小到大,可以說是一個標準中國鄉鎮青年的成長經歷。憑著7分小聰明加上3分努力,在江漢平原18線小縣城的學習路上可謂順風順水。初升高提前錄取,進了縣城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級。

高考後我知道發揮欠佳,給父親立了一個flag:“考不上一本就復讀。”

看到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不禁感嘆:這屆考生太難了

世事難料,我上了一本。

對,既不是211,也不是985,就是那種剛剛過線的一本。

18歲前的我和身邊大多數的同學一樣,認為社會的金字塔就是一層一層的篩選形成的,我們這些高考的失敗者們,相比於清華、哈佛的同齡人,被排除了某一種可能性之外。

“不復讀了,太累了,以後考研吧,聽說考研比高考簡單!”內心的聲音閃動不停。

殘酷的獨木橋讓我望而卻步,後來也讓我在無數個夜裡後悔到汗流浹背,雖然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將這次放棄歸咎到自己貧寒的家世,可是後來的經歷使我明白:

當時的我不過是一臺悶頭悶腦的學習機器,除了考試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高壓的傾軋之下,拋錨只是一種必然。

除開放棄復讀的nt操作,我專業也選擇的相當隨意。

當一個毫無藝術細胞的「直男」+「手殘黨」去學習素描、色彩、手繪、紡織、模型製作……這些藝術天分要求極高的專業課的時候,你就明白有多絕望了。

規規矩矩的人,也會相信一些規規矩矩的道理:

“世界上沒有絕對合適的專業,只有絕對努力的人。”
“應該是我花的時間不夠,我多努努力就能練好了!”

儘管我大學四年兢兢業業,甚至花好幾千塊報補習班去練習專業知識,專業課還是沒有起色。

畢業後,運氣不錯,簽到一家傳統行業top1的公司做產品設計。當時我幾乎每天都下班很晚,甚至週末也不忘回到公司畫草圖,只希望能出一個更好的方案。

然而3D感覺的缺失、色彩感覺的遲鈍(本人混色盲),讓我感受不到進步,業務能力不出色的我,也漸漸被公司邊緣化。

“你以為的極限,弄不好只是別人的起點。”

讀完韓寒的《告白與告別》,我重重拍了拍桌子。

看到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不禁感嘆:這屆考生太難了

回想之前的決定:

我覺得家裡條件不好,放棄復讀,想要趕緊上大學補貼家用;覺得大學四年的專業沉澱不能浪費,儘管先天條件不適合,仍舊選擇從事設計,想要靠著自己的努力扭虧為贏。

這些選擇穩健、務實,而且在當時看起來絕對理智正確。

可是,這些是我想要的麼?真的適合我麼?

那陣子經常會和朋友聚在一起喝酒,除了女人,聊得最多的當然就是人生。

那時網際網路行業正處在上升期,朋友覺得那裡來錢快,我文筆不錯,建議我去做運營。我說:“網際網路哪那麼好混的,我們都能看到的機會,那就不叫機會。”

話是這麼說,還是偷偷看了這方面的一些書,印象比較深的是黃有璨的《運營之光》。

書上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如果我要招一個好的內容型運營,我覺得理想中他應該具備這樣一些特徵:喜歡看書,喜歡混跡各類內容型社群,喜歡在各類社群上發表言論和內容,並能透過內容引發與其它使用者間的較強互動,文字功底比較紮實,喜歡各種思考琢磨,且一定要想得深,諸如人生人性這類問題最好沒少琢磨過,琢磨過後還能把自己的思考清晰表達出來為最佳。”

這段描述居然和我大致對上了。

這種感覺就像你遇見一個喜歡的女孩,你Google之後發現,你們正好是最合適、最合拍的那對星座。

我開始慢慢關注運營領域的一些新媒體賬號,工作之餘花錢買了一些課程和書本來學習,也有在微博、虎撲等論壇上寫一些隨想,沒想到陸陸續續竟然受到了不少關注。我覺得我好像真的可以在運營這一行做出名堂來。

回顧我找方向的過程,並不是遇到一種大致的可能之後,救命稻草般地將自己的一些經歷努力的往這些條條框框上靠,而是在做過大量閱讀、嘗試後,在多種可能中找到自己最匹配的那種選擇。

那時候想轉行,留給我的選擇已然不多:除了運營,符合我特質,以後發展也不錯的還有這麼幾種:產品經理、碼農、金融, 產品經理&碼農報一個速成班大機率可以完成轉行,而金融對學歷要求較高,需要跨考研究生才能有不錯發展。

但都被一一排除掉了:我雖然數學還可以,但不是特別喜歡說話,幹不了一天到晚逼逼賴賴的產品經理;更喜歡富有創造性的工作,不可能日日夜夜盯在電腦前憋程式碼;腦子不算特別夠用,也沒法進行復雜的計量模型分析……

可我還是沒法下決心。

畢竟讓誰去輕易拋棄大學四年的專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萬一,這也是個坑怎麼辦?
要是轉行,以前的經驗可就都白費了!

回想起自己早早下班的一天。

我照例穿著人字拖,走在觀音山的海邊,夕陽可愛,海風溫柔,熟練地開啟手機放起肥皂劇。沙灘上一家3口在玩耍,大人放著風箏,小孩撒開腳丫奮力追趕,一切都很閒適,安逸。

看著他們,我心裡突然咯噔一下。

已經這麼平靜地度過1年,這段時間以來不管怎麼努力,我總是沒法做出滿意的作品,出方案的能力已漸漸被同事拉開,甚至連剛來的畢業生都猶為不及。

在上司面前唯唯諾諾,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

那個渴望發光發熱,希望被更多人看到的雞血少年,哪去了?

我決心轉運營。

我想絕大多數朋友面臨生活轉型的關口,內心總會無數次閃過這樣的終極拷問:

· 是接受體制內安穩的生活還是跳出體制追求更大的挑戰?

· 去一線城市發展還是呆在老家?

· 留在本行業還是轉到一個新的行業重新開始?

殘酷的社會壓力逼迫我們複製別人的成功路徑來獲取社會資源,卻不明白一個人的內在動因才是決定他發展的根本。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38 字。

轉載請註明: 看到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不禁感嘆:這屆考生太難了 - 楠木軒